第一百九十六 擎天柱(1 / 1)

无奈三国 问天 2225 字 24天前

第一百九十六 擎天柱本周准备冲击一下周点击榜,稍后还会解禁,望众位书友支持——说实在的,刘明之所以说要亲自前去接见甘宁,一个是刘明真的想早点看看这传闻当中,胆比天大的豪杰到底长得什么样。

另一个则是刘明盘算着自己这要是还在这里呆下去,一会儿指不定还得出点什么事呢。

毕竟自己好几个月没在幽州呆着了,这回可算让他们给得(dei)着了,他们怎么可能会轻易的放过自己呢?还不如自己借这个茬口出去,然后见到甘宁之后,再摆一个接风宴,招待招待甘宁,那自己也就能借机歇一会儿,睡一觉了。

虽说刘明是打着偷懒的盘算,可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对刘明这一行为,那可全都是各顶各得佩服无比,觉得刘明这一手礼贤下士,千金买马的手段,用得不错,玩得漂亮。

今后幽州的这个招贤馆,那肯定会能招徕更多的贤士、豪杰。

至于那蒋方则更不用说了,美得屁颠,屁颠得。

紧赶着在头前带路。

当然了,刘明这样做,也不是没有不良反应的。

最少刘明的那些武将当中就有不少人憋着劲,准备好好的和那个甘宁较量一番,看看那个甘宁,甘兴霸到底何许人也?有什么本领?竟然值得主公刘明这样待见。

不过,万幸的是,有如此想法的武将却不包括张飞,赵云,典韦等人在内。

这几个人,那全都是刘明的心腹大将。

而且如今这几个人的身份那也全都不低了,并且又全都了解刘明爱才的心态,所以才没产生和甘宁别苗头的心态。

这既是刘明得幸运,那也是甘宁的幸运。

可刘明现在还没察觉到自己手下这些人各自的心态,所以刘明还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准备作战略性转移呢。

可刘明这一动身,刘明的那些文武大臣能不跟着吗?那呼啦一下子,那是多大的动静,一大片的人就跟在刘明的后面,准备和刘明一起去接甘宁。

这声音立马惊动了刘明,刘明一看,这太不象话了,这么多的人跟着自己,那算什么?一会儿就算是自己想歇会儿,那也没地方跑呀。

于是刘明把手一挥,对着这些人说道:“各位,甘宁那里有本公亲去,足矣!尔等也是公务繁忙,还是各自回去处理政事要紧。”

刘明这样一说,这些人也就各自的散去了。

只剩下了典韦和张飞陪同在刘明的身旁。

不多时,刘明来到了蒋方的家中,见到了甘宁。

只见那甘宁浓眉大眼,五官端正,身材修长,相貌堂堂,头戴逍遥巾,身穿文士衣,脚踏无忧履。

好一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

刘明看到甘宁的第一印象,觉得这个甘宁不应该当将军,而应该是当明星,而且还是偶像派的明星。

不过,虽然甘宁的相貌给刘明带来了一定的震撼。

可这并不影响刘明对甘宁的看法和态度。

而且刘明也没忘了自己是干嘛来地。

刘明双手抱拳,对甘宁深施一礼说道:“吾得兴霸相助。

实乃是三生之幸也!兴霸为汉室尽力,不惜千里来投,请受吾一拜!”刘明这一拜,那对甘宁心中的震撼,就别提有多激烈了。

其实,甘宁早在得到蒋方的通报,知道刘明亲自来见自己的时候,那心情就已经是够激动的了。

本来这甘宁就兴奋不已,此时又看到刘明如此厚待自己,甘宁这样的豪杰也忍不住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叩首还礼道:“公乃当朝的太尉大人,兴霸不过是一个布衣草民而已。

如何当得了太尉大人如此施礼?太尉大人折杀小人了。”

刘明扶起甘宁说道:“咱们今日不论出官位,只论朋友。

来来来。

兴霸与我回府,我为兴霸摆酒接风。”

刘明这几句话说得,甘宁听得别提有多痛快了。

那甘宁也是一个痛快人,又是真心投奔刘明来得。

受到刘明如此的厚待,那甘宁还有什么好说的。

走呗。

酒席宴上,刘明对那个甘宁的招待,那叫热情周道呀。

感动的那个甘宁把自己所会的,所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并因此决定对刘明死心塌地的卖命了。

而且甘宁当场发誓,誓死追随刘明,永无二心!而刘明在通过和甘宁的交谈当中,也知道了几件趣事。

例如:那个教书匠蒋方,自己就看走眼了。

如今这个蒋方在江湖上的那个名望,那可了不得。

那蒋方自打在刘明跟前立誓要做一个好大侠,改变大侠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之后。

那蒋方可就真的下了功夫了。

尤其后来蒋方帮刘明组建了百艺门之后,这蒋方既有势力,又有金钱,故此蒋方对江湖上的人等,那是有求必应;而蒋方平常为百姓做的善事,那也海了去了。

现在江湖上的好汉再提起蒋方来,那可没有谁再叫什么教书匠蒋方的了。

现在江湖的英雄提起蒋方来,谁不恭恭敬敬的说一声:及时雨,赛孟尝,无所不能,蒋大先生。

就连刘明现在那都沾了蒋方得光了。

原来那蒋方出于对刘明的崇拜,那人前人后的,蒋方对刘明的事迹和语录是从来不离口的,以至于每个知道蒋方得江湖豪杰,那就没有不知道刘明,刘大善人的。

而且,更由于刘明现在还是百艺门名义上的门主,并且刘明还组建了一支全部由大侠组成的特种部队。

而那刘明手下的几员大将,如关羽、张飞,典韦、臧霸等等,又全都被那些归顺于刘明的原太平道将领在江湖上宣扬了好大的名声。

故此,刘明现在也被江湖上的豪杰们送了一个绰号:擎天白玉柱。

甚至于刘明更有两句顺口溜,广为流传于江湖之上。

即所谓的‘平生未见擎天柱,就称豪杰也枉然!’刘明对此哭笑不得之际,也不禁是沾沾自喜。

最后,甘宁被刘明封为:靖海中郎将。

负责为刘明筹建和训练水军,一应费用支出,由糜竺全力供应。

而水军所需人员,则在那新近训练的十万步兵当中挑选。

暂时水军的编制定为一万人众,今后视水军的规模和应用,再逐步的扩大。

这一顿酒宴,当然是各自尽兴,皆大欢喜了。

唯一的小瑕疵,就是刘明没有坚持到酒宴的最后,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不过,甘宁倒是因此对刘明更加的感激和忠诚了。

甘宁觉得刘明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刘明没拿自己当外人,和自己在一起高兴,故此才会如此失态的。

而主公刘明如此看重自己,厚待自己,那自己当然要竭尽全力的为主公效力了。

其实,甘宁哪里知道,那刘明哪里是高兴得,那刘明其实是累得,困的。

那刘明连日行军,日夜兼程的赶回幽州之后,连气都没喘,就忙乎乌桓和吕布得问题,随后夜里又没得歇着,天一亮又被糜氏兄弟叫起来处理公事,这体力和脑力,那都是双疲劳了。

就是一个铁人,那也受不了。

何况刘明呢?不过,这回刘明这么一睡,倒也睡了个痛快。

足足睡了三天。

刘明起来之后,美美的伸了一个懒腰,还没等自己叫人过来支应那。

那一旁就有一个侍候的女子,高兴的对外面喊道:“大人醒过来了。

小红,快去禀告夫人去。

春兰,快去把给大人准备的人参燕窝粥端过来。”

这个女子说完,就从一旁的铜壶里面倒出了不少热水到脸盆里,随后伸出纤纤的玉手,把面巾在水里揉了揉,然后递给刘明,低声细语地说道:“请大人净面。”

刘明随手接过了面巾,搽了把脸说道:“柔儿,我睡多长时间了?”这个女子就是当初乌丽雅带过来的陪嫁侍妾之一,原名叫乌啼娜雅,后来刘觉得绕嘴,就根据她的性情给改了一个名字叫水柔儿了。

水柔儿低声地对刘明说道:“大人,您睡三天了。”

刘明心中一惊,连忙问道:“真的么?我怎么睡了这么长的时间?”水柔儿噗哧一笑道:“大人,您宿醉未醒得时候,华老爷子给您看过。

他老人家觉得您的身子空的厉害,应该趁着最近没事的时候,好好的睡一觉,好好的缓一缓,于是就给您配了一服补药,叫我们给您灌了下去。

所以,您就睡了这么长的时间了。”

刘明这才恍然。

不过,刘明的心中还是放不下来,不知道这幽州如今的政事都怎么样了。

于是刘明连忙叫道:“来人,传郭嘉和杨军来此。”

空寂处有人应了一声:“是!”随后,人影一闪。

自有人向郭嘉和杨军他们传令去了。

那水柔儿不敢影响刘明办公,可那神情却明显有些幽怨。

刘明看在眼里,心中一痛,暗自念道:冤孽呀。

这都是谁说的一个男人老婆多了,那是无比幸福的事情。

真是瞎鬼呀!那么多的好女孩,他也疼得过来。

不可能的吗?除非他是一个只有性欲,没有感情的混蛋!刘明稍为感叹了一下,把水柔儿揽在了怀里说道:“柔儿怎么得了?伤心了?”水柔儿强颜笑道:“没有。

柔儿看大人醒过来,高兴着呢。”

刘明也不好多说什么,轻轻的吻了一下水柔儿说道:“我最近比较忙,没什么时间陪你们,以后我回补偿你的。”

刘明刚说完,屋外同时有人说道:“大人,您的燕窝粥来了。”

水柔儿一下羞的脸蛋通红,从刘明的怀中挣了出来,低声说道:“大人,我给您端粥去。

一会儿夫人也该带少爷来了。”

刘明这才想起,自己的那宝贝儿子都快一岁了,自己竟都没陪他待过几天,真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

就在刘明喝粥的同时,蔡琰带着儿子来了,刘明逗逗小家伙,陪蔡琰说会话,那也真是其乐融融。

可是好景不长,从人报道:“郭大人和杨大人来了。”

刘明忙吩咐把这两个人领到自己的书房相见。

待刘明见到这两个人,问起最近怎么样了。

这二人的回答让刘明挺放心的。

现在各部门都在稳定的运转,所有的琐事都已经处理的差不离了。

张辽也走马上任了,吕布也回来进了军校了。

董卓的使者也打发走了,乌桓各族也都斥责过了。

万事底定,现在就剩糜竺的商会和甘宁的水军在忙了。

其他就没什么事了。

刘明高兴地说道:“嘿嘿,没事就好。

万事有你们二人在此,本公也落的清闲了。”

现在刘明的这个书房里面,就刘明、郭嘉和杨军这三人。

郭嘉和杨军对刘明来说,那都不能算是外人。

故此,刘明在他们面前还是很放得开的。

而杨军、郭嘉这俩人在没有外人的时候,那也是少了许多的束缚。

此时,杨军就嘿嘿的笑道:“还是主公回来的好。

您没回来的那阵,都快把老朽忙得手脚朝天了。

如今您回来了多好。

各行其是,连老朽都悠闲了许多。”

郭嘉则笑着说道:“杨老,您闲着,也只能闲这么一会儿了。

过不了多久,咱们就又有的忙了。”

杨军眼睛一亮说道:“你说那公孙度?”郭嘉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刘明却管不了那么许多,反正打公孙度,那是早就既定的方略,要不是自己手下没步兵了,那早就打过去了。

对于公孙度,刘明根本没放在眼里。

不过,刘明对一件事情却有些疑虑,当时,刘明就向杨军问道:“杨老,我最近一段时间不在幽州。

怎么咱们前几日会议的时候,那群臣之中竟然好像出来了几个派别的苗子?”杨军高兴得说道:“噢。

主公您也看出来了。

这可是我为了您的大业,而巧妙安排的。

您能看出这一点来,这也不枉我的一番心血了。”

刘明没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杨军搞得鬼,而且这杨军还摆出了一幅劳苦功高的样子。

刘明没好气地说道:“杨老,您这是搞什么?咱们现在应该精诚团结,一致对外。

你没事让他们分为几个派别干什么?”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