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回 虚实之间(1 / 1)

无奈三国 问天 2327 字 24天前

第二百四十六回 虚实之间看着眼前的这份由董卓内线那里传回来的情报。

刘明也不禁有几分感慨。

鲜卑部族得贪婪,导致他们大败,以及战争提前的到来。

这确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而且,那些无敌战车驾驶者的待遇,也令人心酸。

虽然无敌战车部队现在是董卓手上最重要的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

可这些无敌战车的操纵者却不过是一群可怜的炮灰而已,驾驶技术再好,也不过是使他们的生命能在战场生存的几率更大一些罢了。

可他们的地位,甚至连董卓手底下的一个普通士兵都不如。

董卓对他们也从来都是利用。

而不需要他们的忠诚。

刘明稍为的感慨一下,照例不发表意见。

先向一直在这里的郭嘉询问道:“奉孝以为如何?”郭嘉接到这些战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当然也有一定的主意了。

郭嘉微笑着对刘明说道:“主公。

即使您来不及赶回并州,嘉也有信心协助二哥防守住并州。

如今主公您又带大军来了。

咱们当然要他们有来无回了。”

刘明从心里相信郭嘉绝对不是说大话。

郭嘉绝对有这个本领。

可刘明却也知道,郭嘉这人持才自傲得很。

可以说和二弟关羽是天生的一对。

他的那些计策,全都是大胆、偏激的很。

完全是一种走在刀锋上的战略。

只有靠郭嘉这样的战斗直觉和指挥,才能成功的。

这中间,要是有一点的偏差,那立刻就是一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所以此时千万不能表扬,以免滋长郭嘉的骄傲,导致计策的不成熟。

表扬,还是留待战争之后吧。

故此,刘明依然是不动声色的问道:“嗯。

奉孝说来听听。”

郭嘉最怵头的就是刘明的这种表情。

只得打点十二分的小心回答道:“主公您看。”

说着,郭嘉领刘明来到沙盘之前。

指着董卓军队的部署说道:“董卓能有李儒这样的一个女婿。

也真是他的造化。

这李儒为人阴险,冷酷。

胜不骄,败不馁。

真是一个人才。

他以战车配合重甲骑兵联合作战,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创举。

可最难能可贵的却是他在以少胜多,大破鲜卑联军之后,仍然能够冷静的分析战策,以多欺少。

尤其是他列的这个一字长蛇阵,延绵五百余里的战线,变化无穷。

打头则尾应,打尾则头应。

打中间,则首尾呼应。

可以使从每一点攻击的部队,都落入他们的包围之中。

而咱们要是不管,只是固守一处的话,这五百里的长蛇阵,立刻就可以把除这一点之外的所有城镇全部占领了。

然后他们再聚合一点进行围攻。

凭借他们如此众多的兵力。

拔城夺寨,当然不在话下了。”

刘明被郭嘉说的一愣,心说:怎么的了?难道就因为自己没称赞他,就把他吓糊涂了?这郭嘉怎么光说他们的利害。

而不说破敌的方法呢?哦。

明白了原来如此。

刘明看了郭嘉一眼,淡然说到:“怎么?奉孝怕了不成?”郭嘉当时又被噎了一下,郭嘉本想通过对局势的分析,好引起主公刘明对自己建议足够的重视。

没想到被刘明用一顶小帽,轻轻的一扣。

就又把自己给陷里面去了。

郭嘉知道自己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自己暂时还是斗不过主公的。

尤其是主公和自己那不平等的身份也在那里摆着呢。

就算是自己的智谋、言语都和主公一样了。

那自己也还是说不过他呀。

不过,郭嘉对此也不生气。

以自己这样的人才,当然也只有让自己看不透,并能胜过自己的人,才配当自己的主公。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一统天下。

故而,郭嘉嘿嘿笑道:“主公说笑了。

这李儒虽然厉害,可他也得分跟谁比呀。

在我和二哥的眼中,他们这诈称百万的大军,也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而已。

他们这一字长蛇阵,也就吓唬,吓唬别人。

又焉何难得了咱们?您来看。

他这一字长蛇阵的主要变化就在这三点之上,即蛇头、蛇尾,蛇腰。

这三路军马的数量,都要远远大于其他各路军马的数量。

董卓更是亲自指挥中路大军。

足见这三点对他们的重要。

只要咱们针对这三点下手,同时出击,当可把它这一字长蛇阵拦腰斩断。

取得胜利。”

郭嘉说完,那真是信心十足。

可贾诩在一旁却皱起了眉头。

打刚才,贾诩就一直在研究董卓军队的布阵。

刚才郭嘉的分析,贾诩也比较认同。

可郭嘉提议分兵三路出击。

贾诩却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贾诩扬声说道:“且慢。

左军师大人。

这长蛇阵另又一解,当咱们分兵三路出击董卓的时候,他也会自动变成三个圆阵,以二三两路大军支援一路大军,以四六两路大军支援中路大军,以七八两路大军支援九路大军。

照样可以把咱们派去的攻击部队给围困上。

到时候,咱们还是不易取胜。

还请左军师大人三思。”

郭嘉看了贾诩一眼笑了,轻声说道:“文和说得好。

看来你对这一字长蛇阵也是了如指掌的了。

只是,这些变化。

我也知道。

战阵之道,无非就是通过阵势的变化,形成以多打少的有利局面。

使对方有再多的军力,也由于被他们自己一方的兵马困在了里面,而无法发挥优势。

这其中,占领外环,形成包围的局面,则是最有力的阵型。

这一字长蛇阵更是这里面的佼佼者,长圆变化莫测。

实有鬼神之机。

可是,我这三路出击,却也不是盲目出击。

乃是一实两虚。

首尾攻击是虚,中路攻击是实。

咱们幽州骑兵众多,快速突击,千里奔驰,这本来就是咱们的强项。

而据咱们的探马汇报,那董卓虽然从南匈奴那里得了不少的马匹,而且先后击败马腾、韩遂,以及鲜卑部落得兵马,得到了不少的战马。

可董卓也不过才组建了十万得轻骑,五万的重骑,以及那庞大的战车部队而已。

董卓此次出征,为了实现他的首尾快速呼应,十万轻骑,都被他聚集在了首尾两路大军之中,五万的重骑和战车部队则搁在了他自己的中路大军。

其他各路,不过是一些步兵而已。

咱们三路出击,他们虽然仍可合围,可是,由于他们只有两路兵马的支援。

也只能形成三面合围。

而咱们首尾两路的部队都以突骑兵为主。

待他们其余部队合围上来的时候,可以从容的从空缺的一面撤退。

以咱们骑兵的速度,当然可以牵着他们走了。

这样,也就拉开了他们和中路大军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无法对咱们的中路大军进行合围。

而董卓最强横的一点,也恰恰是他的中路大军,董卓他们仰仗的就是战车部队配合铁甲军的强力突破,无人能敌。

在他有左右两翼的兵马支援下,他肯定会和咱们决一死斗。

可咱们也早就准备好了对付他们战车部队的方法。

而且,由于咱们首尾两路部队乃是虚兵。

咱们中路大军集结的兵力当然可以更多。

咱们可以分出两支强骑兵部队主动攻击支援董卓中路大军的左右两翼兵马。

以同等数量的强骑兵对董卓的步军,应可快速的击溃。

而这时,咱们的中路军应该也已经摧毁了董卓所仰仗的战车部队了。

这时,咱们的中路的部队,三面合围董卓剩余的飞熊骑和他的压阵步兵。

咱们当然可以把他们一击而溃。

等董卓的中路大军消灭后,他的其余几路兵马,也就不足为惧了。

要是咱们能一鼓作气的在其他几路军马逃跑前,攻陷了潼关。

那董卓这回派出来的这些兵马,那就都得乖乖的留在咱们并州。

以后,咱们是休生养息也好,继续攻打董卓也罢。

那咱们都是随心所欲了。”

这回,贾诩也觉得郭嘉考虑的不错了。

而刘明则无奈的想道:这郭嘉果然还是在玩险的。

不过,风险大,收获也大呀。

尤其自己的骑兵跑的快,就算是有什么万一,逃跑总是没问题的。

故此,刘明当即传令:“翼德听令!”“在!”张飞美滋滋的应道。

还是俺老张第一个。

“命你带骑兵五万,三日后,午时,攻击董卓一字长蛇阵的阵首。

不得早至,不得延时。

待敌军援兵到时,不得纠缠,不得恋战。

引敌军向北而去。

不得有误!”张飞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

怎么这样?不让打胜仗也就罢了,怎么还这么多的不许呀。

当下,张飞嘟囔着说道:“大哥。

这也不许。

那也不许。

让俺老张杀个痛快。

把那些兔崽子都杀了不好吗?”刘明被张飞这话说得是又好气,又好笑。

气得是张飞太好杀了。

他也不是一个笨人,怎么就老想不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呢?笑得是张飞永远是这么直得可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总比自作主张,误了大事的好。

故而,刘明故意把脸一沉,对张飞说到:“三弟。

你率领的这支人马,乃是配合整体作战的一路诱敌之兵。

当然要按时出击,这才能配合整体作战的需要。

而当你受到三面包围的时候,即使你神勇无敌,可你率领的那些战士,也难免要大量死伤,就算你最后战胜了,那也是一个惨胜。

这种无谓的伤亡,你又怎么对得起把生命交托给你的战士?你又怎么对得起那些盼着自己孩子平安归来的父老乡亲?如果你自认为无力指挥好这场战斗。

本公叫别人去好了。

你就不用去了。”

张飞一听,不让自己打仗了,这还了得?当即,张飞慌忙说道:“大哥,别。

俺老张全听您的。

坚决完成任务。

绝对听令行事。

这还不成吗?”刘明点了点头。

把令箭交给了张飞。

张飞欢天喜地的点兵出发了。

随后,刘明又拿起一支令箭说道:“子龙听令。”

“在!”“命你带骑兵五万。

三日后,午时,攻击董卓一字长蛇阵的阵尾。

不得早至,不得延时。

待敌军援兵到时,不得纠缠,不得恋战。

引敌军向南而去。

不得有误!”“遵令!”赵云也高高兴兴的接令而去。

“云长听令!”“在!”“命你整合大军,随本公亲征董卓的中路。”

“遵令!”关羽也接令准备去了。

人马分派出去,暂时也就只能多排探马关注董卓军队的动向了。

而这时,郭嘉抓住决战前的短暂空隙对刘明进言道:“主公。

虽然鲜卑部族战败了,并没向咱们索要补偿和花红。

可咱们也不能对他们不管不顾呀。

确实,如今鲜卑部族的实力大减,对咱们今后统一草原,减少了部分的阻力。

可是,这回鲜卑部族得实力减的也太大了,这也不符合咱们的战略需要呀。

咱们需要的是鲜卑部族和南匈奴的兵马。

两败俱伤。

而不是一方大败,一方坐大。

咱们是不是也应当适当的扶植鲜卑部族一下,让他们有能力跟南匈奴的兵马战斗下去。”

刘明听得点了点头,觉得郭嘉想得不错。

有远见。

而这时,贾诩也认可的说道:“主公。

左军师大人说得不错。

鲜卑部族落败,元气大伤。

他们不向咱们索要补偿,而咱们也置之不理的话。

他们必定会心生怨恨。

认为是咱们引得他们出兵而造成的损伤。

这对主公您今后的融合政策不利。

不如咱们大大方方的把这些东西给他们送过去,安抚他们一下,并指明他们这回会落败,不是他们的实力不行。

而是他们遭到了卑鄙无耻的南匈奴人的偷袭。

这样一来。

他们自然把怨恨转嫁到南匈奴人的头上去了。

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是草原上互相争霸的宿敌。

宿怨以深。

他们想不打起来,那都不行了。

到时候,咱们再资助点他们打仗用的粮食和兵器,保准让他们两败俱伤。

而且,咱们再给他们分配东西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偏袒一下靠向咱们的部落。

保准可以让他们逐步的全都归顺在主公的旗下。”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