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回 恐怖,曹操父亲的真面目“丞相,咱们此时言及出兵,恐怕为时尚早。
咱们司隶今年的春耕完全被幽州的兵马破坏了。
司隶个个县乡的库粮也都被那幽州的兵马散光了。
咱们为了维持司隶地运转。
咱们徐州的存粮也都掉过去支援了。
即使咱们想趁着此时攻击袁术,咱们的军粮也有所不足。
此事可容后再说。”
一直没有说话的戏志才,看出曹操此时心中的矛盾,于是以一个目前的实际情况,推迟了眼前的问题。
同样的冬天。
许都虽然不像蓟州城哪样寒冷。
可同样让人感到严冬的威严。
然而,坐在温暖书房之中的曹操,心中却烦躁不已,恨不得走出这温暖的书房,让那寒冷的天气把自己冷却一下。
但是,丞相的威严、仪态,让曹操不能这么放纵自己。
只能在书房之中独自思考。
说实在的,曹操自打出世以来,还是头一回陷入这样的难以决断的困境之中。
袁术的损兵,孙策的身丧,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动的机会。
而刘备的壮大,那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全都令曹操难以抑制自己的躁动。
然而北方的刘明,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曹操的头顶,让曹操不敢妄动,这才是曹操心烦的根本。
先前的会议,众人扩张的心声,那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心声,同样也是曹操的心声。
要想超越刘明,只是困守当今之地,慢慢发展,那绝对是不行的。
快速扩张,那是唯一的途径。
而这一点,曹洪、夏侯敦等等,那都说出了曹操的心声。
深深地符合曹操的心意。
然而,如何在扩张的同时,合理,正确的对待幽州的刘明,使其不会冒出来干涉。
这才是曹操召开会议的目地所在。
可是,就连曹操这些心腹对刘明的看法,那不能令曹操满意,那就更别提对待幽州的合理态度了。
曹操只能借着戏志才的提议,暂时休会,让大伙各自回去再思考一下,各自准备一下自己的方案。
反正不管如何,吞并袁术。
那已是既,定的方案。
现在差的只是出兵之后,如何来防范幽州的刘明趁此机会破出牢笼,以至于无法制衡。
其实,曹操心中也明白。
不管自己的部下如何想刘明。
主要还是自己并没有把刘明看清楚。
看不懂刘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若说刘明无心争霸,以曹操多疑的性格,那是打死也不信的。
可是,当初曹操与刘明共同平定黄巾的时候,曹操确实从刘明言行当中看出刘明真的没有什么野心。
只是想保护他那一份家业不在这个乱世遭到损失。
尤其是刘明买卖人口。
那更是令曹操感动的一件事。
外界的人都知道刘明是一个最大的人口贩子。
可亲身接触此事,并亲自操办此事的曹操却知道,当时地刘明并没有销售那些战俘地渠道。
刘明的那个提议。
纯属是为了给当时的那些黄巾战俘留一条活路。
那绝对是一种悲天悯人地伟大情操。
故此,这令曹操十分尊重刘明。
可是也更加的看不透刘明了。
曹操自己都看不透刘明,他的那些心腹对刘明的看法。
那只能是更加的困扰曹操。
而只要看不透刘明的真实目的,那针对刘明采取的计策,不管如何的完善,那都有可能从根本上就是一个笑话。
这才令曹操迟迟不能决断。
与之相比,戏志才所提的那个借口,虽然也是一个实际问题。
但对曹操而言,那却根本不成阻碍地。
善战之兵,粮不过旬日。
取之于敌,以自用。
而有了兵粮之后,敌方的百姓死活。
曹操管得着吗?都死干净了,哪有与我何干?只有在那些地方被自己占领了,那才是自己领下的子民,他们的生死才会由自己操控,到时候,给他们留出一点口粮,让他们集中到一起屯田,那也就是了。
若是那些地方没被自己占领。
他们的死活,那就是敌人操心的事了。
这又关自己什么干系?就在曹操烦躁不安之时,忽有人报来:“禀丞相,老太爷驾到。”
外面的话音刚落,曹操的书房门随即被人推开,曹操的父亲,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
“哎呀,不知父亲大人驾到。
儿有失远迎。
万望父亲大人恕罪。”
曹操连忙迎过来给父亲失礼道。
“免了吧。
我也就过来看看。
咱们父子俩,哪来的那么多的俗礼。”
曹操的父亲曹嵩慈祥的笑着说道。
二人坐下。
曹操恭敬地问道:“不知父亲大人驾临,有何事垂询?”“儿啊。
为父听闻你最近比较烦,故来看视。”
“有劳父亲大人操心了。
此乃小事,儿自会处理。
却不知父亲大人从何而知此事?”曹操心中一动。
连忙打听到。
“儿啊,为父如何知道的,你就不用多加打听了。
本族子弟为官的甚多,为父知道一些,那也不足为奇。
为父此来,也是要告述你一些事情的。”
曹嵩一反常态,精神抖擞的说道。
对于自己的老爹,曹操除了孝顺之外,也是比较看不透的。
虽然老爹一直表现的比较庸碌,可无论是曹操幼年之时闯的祸事,或是少年为官之时,不知天高地厚惹得官非,那都是老爹在无意间给摆平的。
甚至是后来倾家兴兵,哪也得到了老爹的大力资助。
自己的父亲大人究竟还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能耐,哪一直都是曹操比较感兴趣和猜疑的。
此时曹操闻听老父之言。
连忙垂手站起说道:“儿恭聆父亲教诲。”
曹嵩笑道:“坐下,坐下。
用不着这样。
我说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些陈年的往事尔。
你可还曾记得,在你少年之时,曾有名士南阳何颙当着你的面跟别人夸道: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此后,又有一个名士乔玄也曾对你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父亲大人,这些往事,孩儿怎么可能忘却。
这可是激励孩儿向上的动力。
孩儿还曾记得。
那时孩儿年少。
还曾为此事走访过名士许劭,那许劭也回答孩儿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为此,孩儿还兴奋了许久,并一直以此勉励自己。
只是父亲今日何故提起这些往事?”曹操有些得意,又有些不解的问道。
曹嵩神秘的笑道:“儿啊。
以你之材,难道你就不觉得你当时名声不显。
却有如此评价。
这其中没有什么可疑的吗?”“啊?”曹操太惊讶了。
曹操自打被那些评价激励以来,一直以为自己乃是天命之人。
还真没对这些话产生过什么怀疑。
一个人哪能没事去怀疑自己的信心根源呢?可此时曹操听老父如此说。
那肯定是有所指了。
故此,曹操也不禁重新思考了一下。
可曹操这一想,那还真了不得了。
这几个人天南地北的,没事吃饱了撑得跑自己那里,跟自己说这些废话干什么?不过,这毕竟是曹操相信了许久,并为之奋斗了许久的事情,曹操不想任它破灭。
强自辩解道:“父亲大人。
这应该没有什么可疑地吧。
毕竟何颙、乔玄、许劭都是当代地名士。
而孩儿那时不过是一介布衣。
他们应该不至于无聊到谎骗孩儿吧。”
“嘿嘿。
他们当然不会无聊的去谎骗你。
可名士也是人。
他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来应酬。
而你老父我,别的没有,钱财还是有几个的。
为父请他们说些什么。
那还不是简单的很。”
“啊?”曹操再次的惊讶了。
一向表现地平庸的父亲。
怎么会好不眼地在自己少年之时让那些当代的名士跟自己说那些话?而且。
虽然父亲说的很轻易,可为政多年的曹操却知道,就那几个当代名士。
要想让他们胡说八道,那是多么的不容易。
老父花费的力气,那绝对小不了。
而父亲花费了这么多的心力,图得是什么?那可就真令人猜疑了。
曹操随即联想到自己进入仕途,心高气盛。
打了权贵赛硕之叔,被调离了权力中心,最后,却是父亲帮着自己又重新成为了西苑八校尉。
而自己兴兵之时,父亲指点自己获得军粮,起兵之后。
那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这帮弟兄,立马就各自带着本族的子弟数千人来帮自己。
这些要是没有事先多年地准备,那绝对不可能仓促办到地。
看来父亲的图谋,以及能力那还真得不能小视啊。
曹操为自己的猜测而心惊,同时也为自己这么多年才真正的有点了解自己的父亲而惭愧。
“父亲大人,我明白。
只是,父亲大人为何在今日告述孩儿此事?”曹操不愧是曹操,即使是自己的父亲。
那也是有所怀疑。
“儿啊。
这些事,为父本来是不惦着说的。
可是,你如今碰上了对手,而且还在因此困惑,我就不能不来跟你说了。
要知道,世事流长,不争朝夕。
你虽努力,可是你所挣下来的基业,你也享受不过百年。
家族,只有家族,那才会千年万年地流传下去。
你不是家族一切,而家族却是你的一切。
只要你把眼光放长,那你就会看到,那刘明虽然兴旺,可他的根基却不如咱们深厚,只要刘明一死,他的基业无人继承,天下照样是咱们得。”
曹嵩神采奕奕地说着。
而曹操此时却觉得自己头一回了解自己的父亲。
而这个时候,曹嵩却突然向曹操问到:“儿啊。
你可知道为父我地来历吗?”曹操激灵灵打一个冷颤。
这要是以前,曹操当然知道他是谁了,自己的父亲,那还有的假?可如今,曹操却有点不知道了。
看着曹操迷茫的眼神,曹嵩感叹道:“当初谯郡有两大世家,一为曹家,一为夏侯家。
曹家乃是近百年来的新贵。
而夏侯家却乃是夏禹之后。
先祖曾被周武王封于杞,后杞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
鲁悼公以佗为夏侯,受爵为侯,因以为氏。
至今已七百余年。
乃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
只可惜,夏侯家虽为天下八大世家之一,可在这一代的朝廷上却有点没落了。
而曹家虽然乃是新近崛起地世家,可资历尚浅。
也进不了八大世家这个***。
于是,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为了各自的发展,进行了联盟。
而作为联盟的纽带,为父我被过继给了你地祖父曹腾,并成了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下一任的指定族长来培养。
为了家族的发展。
我已经默默的耕耘了数十年。
而且,我在研究了夏侯家族的发展史,以及曹家的发展史,我明白了,只有操控了朝廷的家族,那才是真正长盛不衰地家族。
只是我那一代,汉室的力量还很强大。
你祖父也只能联合其他的十常侍才能左右朝廷一二。
故此,我那时只能坚忍,并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曹操彻底的明白了。
可曹操还有一事不解的问道:“父亲大人,为什么选我?”“嘿嘿,你忘了你装中风害你叔父的事了?你那叔父,老实得很,他怎么敢骗我这个大哥。
何况还是那么容易被揭穿的小把戏。
你小小年纪就如此机诈,如此果决,那正是为政的天分。
而你其他的几个兄弟,又都是那么的老实,老是被你领着走,我不选你选谁?”曹嵩狡诈的笑道。
而曹操也彻底的无言了。
不过,首次发现自己父亲真实面目的曹操,却也明白,老父今天既然是来给自己交底的。
那也一定有对付刘明的具体办法。
而且,暗中努力了这么多年的父亲,肯定还有他自己的一套底班。
那也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于是,曹操诚恳地说道:“父亲大人既以筹划多年,当有足够的经验指导孩儿渡过眼前的困境,还请父亲大人明示。
孩儿定当谨遵教诲。”
无奈三国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