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就是通过锚定实物商品以后,一步步艰难走过来的。
“一战”之前英国的国际地位就是现在的美国,工业产能已经全部转移到海外,本土只留了一堆大银行和少量军工企业。当时美元地位和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差不多,只能在少数地方使用,英镑才是全球货币。
后面是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一战”开始以后,战场上每天都是天量物资消耗。这些物资英国人有的能生产,有的不能。战争到了紧要关头,每天几千辆火车的物资和前线的上百万发炮弹都造不出来,只能从美国买。
一开始用英镑买军火,美国人还是认的。因为之前英国垄断了全世界殖民地以后,搜刮了大量黄金给英镑做背书。黄金在手,英国人宣布帝国英镑就是可兑换黄金的银票。只要拿着黄金来换就行,英国人刚性兑付不违约。时间长了,英镑就有了黄金般的信用,大家也都认了。不过仗打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黄金存量有限,而每天需要的工业制成品是无限的。
战争不知道何时结束,时间长了,背后的黄金迟早耗尽,所以美国人不收英镑了,提出只能用黄金购买。英国人也没办法,工业产能都在美国,战场那边物资一天都不能停。只能接受条件,大批黄金流入美国。战争结束后,美国人的手里有不少黄金,又有世界第一工业产能,就想把美元国际化,但是受到一些大国的限制。后面“二战”终于爆发了。
虽然“一战”把英国人折腾得半死,但老底子还在,“二战”才是彻底的伤筋动骨。美国在“二战”中卖给英国物资,也卖给纳粹和日本人。两边打得越厉害,美国赚钱越多。反正只要有人买,美国就到处卖。不过“二战”期间美国要求购买商品必须要用实物交换,主要是黄金。
而且战争时期美国到处出借美元,拿着美元就能买到美国造的任何东西。仗打完以后,美国拥有了世界70%的黄金和一半的工业产能,还有大量的美元债务。尽管这时候美元还不像英镑那样全球通用,但是你拿着美元可以买到美国的东西。美国又可以生产大家需要的一切东西,后面美元的信用就越来越强。
不过“二战”以后的美元暂时还没有达成国际化目标,虽然这时候全球70%的黄金已经在美国了。后面美国想的办法是,学着英国人宣布美元和黄金挂钩建立信用。宣布自己的美元就是黄金兑换券,并且承诺大家拿着美元就能换黄金。
大家本来用美元就能买到各种美国货,现在美元又和黄金挂钩了,自然对美元更加信赖。这时候的英镑却不行了,国内没工业产能,黄金也都去了美国。等于拿着英镑却买不到什么工业品,货币信用背后的抵押物黄金也没了,全球货币的地位自然就被美元取代了。
讲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货币国际化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过去美国人占据全球工业产能的一半以后,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加持,获取了世界的大部分财富。之后又花了80年时间,才真正实现美元的国际化。不过数字货币无疑会加快这个进程。
货币数字化是一次革命性的治理变革。随着其全面推行,会解决两个令国家困扰已久的问题——一个是税收,另一个是贪腐。每个国家发展到后期都会碰到税收不上来的问题,最终导致国家财政崩溃。贪腐也是从古到今国家治理的最大难题,因为人性是永存的。
数字货币的全面推行,会改变这一切。财政和税收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数字货币时代会彻底打破之前的王朝周期律问题。贪腐得到解决倒不是说人性变了不想贪,是技术手段保证了人没法贪,贪了也没地方藏。我个人认为率先全面推行数字货币的国家,有望成为未来世界最廉洁、社会治理结构最先进的国家。
(1)????边际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商品带来的效用。
(2)????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
(3)????劝退:网络用语,指没有资格继续下去。
(4)????内卷:网络用语,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
(5)????指先做生意,实现一定的原始积累,求得生存,然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进行销售,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6)????康波周期是指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分析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
(7)????QE即是量化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8)????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9)????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10)????ETF:全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Fund),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开放式基金。
(11)????SWIFT指的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营利的国际合作组织。
(12)????CHIPS指的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