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只要自己手里的资金还没有到达可以左右股价的程度,这个时候最需要学习的东西,其实不是单纯地阅读财报,而是做最基础的技术分析,这才是我们在股市里能够自我保护的不二法门。因为无论是我们拥有的资金、信息还是我们研究的深度、广度,都比不上专业的机构。然而就连专业的机构也会马失前蹄,因此一个普通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更是难上加难。这个时候,技术分析就更加直观和简单一点。
技术分析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其实就是概率论。基础技术分析在告诉我们当股票某个图形出现之后,以当前的数量和价格大概率可能会出现什么走势。
越是长周期的技术分析,准确率就越高;越是短周期的技术分析,相对准确率越低。很多人觉得技术分析没用,是因为用错了方向,天天拿短周期的技术分析来判断全局。资金可以影响短周期的走势,但很难撼动长周期的走势,所以在长周期上判断的趋势往往比较可靠。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重视长周期,如月线、季线,因为确实比较重要。
除了数学与统计学,技术分析也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在如今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投资者群体效应和信息差带来的变化会越来越明显。由于人们在交易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考虑自己的成本价格,所以散户在某个区域集中买入或者套牢以后,就在技术上形成了压力位或者支撑位。技术分析已经二十年没什么新东西了。以前我在最开始学习技术分析的时候,阅读的是期货技术分析教父约翰·墨菲的著作《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其实这类书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都是对统计学、概率论和心理学的研究。
很多做价值投资的投资者都看不起技术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二者研究清楚了,就会发现它们殊途同归。认真观察一个公司股票的图形,会发现往往从成交量和价格上,基本能反映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