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老师的研究动机来自他个人,不过正好在那个时候,也就是世纪交替之际,全世界都开始把火热的目光投向了木材。
这种变化的契机是全球变暖。用当地的木材搭建建筑,然后爱护建筑,将其长期使用下去,这种做法对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是有效的,这一点已经被科学地证明了。
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树木内部。如果地球上数量庞大的建筑都用木材来搭建的话,就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减少的量是非常惊人的,这一点已经通过全球规模的模拟实验被证实了。
当然,乱砍滥伐是不行的,而且,如果燃烧木材的话,二氧化碳就会回到空气中。不过,如果爱护木结构建筑,延长它们的使用时间,并且在砍伐木材之后能够保证种植新树,保持自然循环的话,对防止全球变暖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现存的全球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7世纪建成的法隆寺。延长木结构建筑的寿命并非难事。目前已经有实证研究证明,防止全球变暖最有效的方法是以6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有计划地进行采伐和栽植。如果把一处森林搁置60年以上,不加采伐,就会跟超过60岁的人一样衰老,逐渐固定不住二氧化碳了。
另外,研究还表明,如果任由森林生长而不加养护的话,土壤就会变得无法保持水分,从山上流下来的水的水质也会恶化,成为引发洪水的原因,甚至还会破坏海洋中丰富的生态系统。
对地球环境来说,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尽量使用当地的木材。如果贪图便宜,从遥远的俄罗斯、加拿大进口木材的话,那么运输木材的船、车等就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这样一来,就算使用木材来搭建建筑,也是得不偿失的。
日本的木匠中间流传着一句口头禅:“最好的木材是后山的木材。”后山的光照,包括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与建筑用地相同。因此,建筑搭建好之后木材也不太会变形。从防止地球变暖这一目的来看,这句口头禅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世纪交替之际,也就是2000年前后,木造建筑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一动向产生的契机不仅是全球变暖。IT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生活被不断与大地割裂开来,我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木造建筑拥有一种力量,那就是能够缓解压力。同样是在2000年前后,有关木造建筑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木造建筑可以治愈儿童的心灵创伤,有时甚至还能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在欧洲,不仅是木材不燃化的研究,就连使用木材搭建大型建筑的研究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用纤维方向不同的木材可以做成胶合板,再把多张胶合板黏接在一起就可以做出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用这种胶合木来做墙壁和地板,就可以搭建起纯木结构的10层左右的中型建筑,这已经被实验证明了。在欧洲用石头和砖块搭建起的硬质的街道上,已经开始出现木结构的公寓,木材的新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