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房屋是由一块块砖瓦建成的,科学以事实为基础;但简单的事实累加不能称之为科学,就像一堆砖瓦摞在一起不一定是房子。亨利·庞加莱,法国哲学家、数学家
多年以来,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身上融入了数不胜数的元素,这才塑造了如今的罗纳尔多。他并非生来如此。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和底页,一次次的努力与学习,才让一个男孩脸上的惊恐表情变成了一个男人充满自信的凝视。
如果按照教师赫苏斯·贝尔特兰·列拉在回答“我们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时的著名言论,上述的转变需要5个必经的步骤。
很简单,通过选择(或者窃取)、组织、个性化、应用以及评估。
何谓窃取呢?贝尔特兰·列拉用名扬天下的作家、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一个故事阐释了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造访泰戈尔家中,为了感谢其一家人的热情好客,他提出为他们提供免费的音乐课程。泰戈尔的母亲接受了音乐家的好意,但泰戈尔却从那些课程中收获甚微。不过,那位音乐家客人每天都会表演一场不可思议的音乐会。“那才是我真正学到东西的地方,”泰戈尔说,“正是从那美妙、优雅而悦耳的音乐演奏中,我窃取了一切。”
学习的过程还包括组织,如摆放家具一般,组织好你所获取的信息。精心选择、有序组织之后,那些信息才能转化为知识,只不过你还要为它们打上个性化的标签,让它们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打个比方,就像混合两种以上的颜色就能创造出新的色彩一样。
这之后,你应该多做尝试,把学习的知识应用起来。贝尔特兰·列拉把这类比为骑自行车——在你累积了足够的经验前,总是要一个人来帮你保持平衡。从你脱离辅助的那一刻起,你就可以脚踩踏板,放肆骑行了。
评估,是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你必须清楚哪些目标已经达到,关注那些你曾犯下的错误,并且逐渐掌握如何保持学习状态。
在这个终极阶段,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遇上了几位引路者;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也是成熟老练的导师。在曼联夺得英超欧冠双冠王的那个赛季,这项工作由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的荷兰助教勒内·穆伦斯丁负责,他很细心地完成了任务。
尽管他们每天都会在训练场上见面,但勒内还是充分利用了红魔对阵朴次茅斯赛后罗纳尔多被禁赛3场的时间,回顾这位球员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帮助他找寻自我,并且给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勒内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罗纳尔多的肢体语言对他产生的影响。
穆伦斯丁用视频记录下了罗纳尔多的表现,并且播放给他看。“看看你自己。”穆伦斯丁对他说。他们先看了一个片段,罗纳尔多在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打入一粒关键点球之后明显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他转身,向队友致意,表达感谢。而另一个片段中,罗纳尔多被犯规以后冷静地站了起来,仿佛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
然而,在某一次被侵犯的时候,他做出了厌恶的表情,把自己的愤怒写在了脸上,很明显他被当时的事件影响到了。那记对阵朴次茅斯时惊世骇俗的任意球破门得分也在剪辑当中,进球后他转身庆祝,一副“只有我能踢出这样的进球,我就是真命天子”的样子。在对阵里斯本竞技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他进球后冲向角旗区,来了个经典的罗纳尔多式的火箭升空庆祝动作,然后他面向主队球迷,耸了耸肩,嘴角向下一撇,双手一摊。
“你想表达什么?‘不好意思,我又进球了’?”勒内问罗纳尔多,“还是想说‘只有我能打入这种球’?”
穆伦斯丁把这视为一种自满的表现。“很多球迷也会抱有同样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觉得你非常傲慢,”他对罗纳尔多说,“当你被放倒时常常会有同样的表现。‘你不能踢我,老子是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你给出这样的反应是不对的!”
理解对手的行为非常关键。罗杰·费德勒打网球的时候永不疲惫,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影响到他。这也就是为什么甚至在很多比赛开始前,他就已经赢得了胜利。
罗纳尔多必须接受,对手总是试图踢倒他或者对他犯规,远比他们不这样做要好。“当他们不再做这些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击垮你的办法。”勒内对他说。罗纳尔多所需要做的,就是默默地看着一切发生,给出聪明的反馈,表现要勤奋且坚毅。他假装对手根本不存在,仿佛他们为了拦住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与尝试都无法影响到他。
弗格森爵士的这位助教还建议罗纳尔多通过窃取其他前锋的绝招来丰富得分手段。“为新赛季设定一个目标。”勒内提议。“我可以打进30~35个进球。”这位前锋说。“好吧,我觉得你有能力达到40球。”在球技方面指导罗纳尔多,帮助他提升自我之前,勒内教练就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第一步,勒内让罗纳尔多认清了一个事实:他不是一个终结者,至少目前还不是。罗纳尔多在之前一个赛季打入了23个进球,假如他抛弃“进球就要进得完美”的念头,这个数字绝对是可以打破的。“听我说,我一直把这点放在首要的位置,真正的顶级球员都是能够扛起球队前行的,而不是只让自己表现出色。”勒内坚持道。似乎每次勒内都会给罗纳尔多灌输相同的理念。
“训练之后,我会带他上楼,让他观看丹尼斯·劳、乔治·贝斯特、鲁德·范尼斯特鲁伊和索尔斯克亚的视频剪辑。”
“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勒内这样要求罗纳尔多。
“总体来说,他和乔治·贝斯特风格最相近,能打入最令人激动的进球,不像其他几位球员,都是球风简洁的终结者。他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把球打入网窝:轻巧推射、凌空抽射、触球一脚或两脚后的直接爆射……我对他说,‘你和贝斯特很像,但我们还是需要把其他人的技能引入你的比赛中去,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于是,他们组织了个人训练,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罗纳尔多的射门嗅觉、身体动作、寻找禁区的最佳得分位置、技术细节以及无球跑位上。
2007—2008赛季的1月末,罗纳尔多已经打进了27粒入球,于是穆伦斯丁要求他调整自己的目标。
一个精神力量强大且永不止步的罗纳尔多最终在这场与自我的竞争中给出了单赛季42球的成绩。尽管勒内认为,在极其关键的时刻,这位球员又一次陷入了旧习之中。
就是欧冠决赛对阵切尔西时他罚丢的那粒点球。“那么关键的时刻,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他就是宇宙的中心。他又一次把注意力完全地放在了自己身上,而非整支球队。所以最后发生了什么呢?他错失了点球。因为他并没有想为球队得分,就只想为自己进球。”
欧冠决赛后,在莫斯科的混合采访区,罗纳尔多的回答带来的疑问比它们解释清楚的东西还要多。而几天前,在面对西班牙媒体的时候,他刚刚给出了这样的言论:“我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在西班牙踢球是我的梦想。有时候你的梦想未必会成真,但这并不妨碍我依然做着那个梦。在曼联踢球我非常开心,不过说到我的未来,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很明显皇马便是罗纳尔多的追求者之一。这个西班牙巨人是否已经和豪尔赫·门德斯进行过初步对话?或者克里斯蒂亚诺的言论只是想简单地反映出他渴望转会?答案很简单:当球员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时,那**者和被引诱的人之间一定是已经发生过一些事了。不然为什么要把这些摆上台面来说呢?
罗纳尔多是2008年的世界最佳球员,正是皇马的菜。有人说,同年在奥地利和瑞士举行的欧洲杯将会是罗纳尔多最完美的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挎着他的脖子说:‘来吧,兄弟,留下来吧,我们将在这家俱乐部创造历史。我们将会组成曼联历史上的最强阵容。’”里奥·费迪南德回忆说,“他则回答:‘当然,我也愿意这样……不过……’我另一只手挎着豪尔赫·门德斯:‘伙计,帮帮忙!让他留下来吧!’”
从罗纳尔多降临老特拉福德球场的那一天起,弗格森爵士和卡洛斯·奎罗斯先生便常常问自己:我们能拥有他多久?葡萄牙教练奎罗斯心里很清楚:“如果你能让他效力5年,那就是捡到宝了。一位17岁的葡萄牙青少年球员前往异国他乡并且待上5年,这是毫无先例的。”弗格森爵士也知道这一点,现如今罗纳尔多已经是全球偶像,而5年之期又即将过去,想像以前那样掌控他变得困难重重。
除了在卡林顿训练基地送上日常的温暖与关怀,针对罗纳尔多,这家俱乐部一直还有一项任务:确保涉及薪水合同方面的事情不出问题。他们之间只爆发过一次小冲突,2005年2月门德斯通过葡萄牙媒体传达了“当前合同不够大”的信息。曼联当然做出了反应,尽管协商过程以蜗牛般的速度在推进,一份新的合同还是在11月时签署了:合同延长两年(到2010年),周薪5万英镑。
2007年4月,门德斯和曼联俱乐部都认为罗纳尔多在打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赛季后理应收获一份全新的合同作为奖励:2012年到期,周薪11.9万英镑。
赢得欧冠英超双冠王的赛季正好是克里斯蒂亚诺在曼联的第五个赛季,这也是奎罗斯当初所认为的“可能是罗纳尔多在曼联的最后一年”的赛季。
“2008年夏天我们就知道他想离开,”加里·内维尔解释说,“他曾在更衣室中公开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想在更火热的氛围下踢球,而皇马显赫的地位与雄厚的财力对他来说就如同磁铁一般。”
这位葡萄牙球员很快便成为赢得当年金球奖的最大热门。尽管按照往常习惯,弗格森爵士倾向于摆脱那些可能会对整支球队产生负面影响的个人成就,但在克里斯蒂亚诺身上,他愿意破例一次。
“我们所能做到的极致就是让他在这里再多待12个月。”加里·内维尔说。
* * *
我第一次和克里斯亚诺说话是在老特拉福德球场的中央。气氛可能会让人感到一丝奇怪,但如果你常常看电视,一些过多的介绍就显得毫无必要了。而那时候的我也已经为天空体育工作了10年,彼此点头示意一下便足以开始一段对话。当时我们谈到了皇马对他的兴趣,克里斯蒂亚诺也知道,我们在每周一次的西班牙语足球节目《西甲周刊》(Revista de la Liga)中常常提及这件事情。
这个平台后来也渐渐为罗纳尔多所用。
我注意到了在欧冠决赛即将来临的前几天他是如何与西班牙媒体打交道的,也发现了他是如何在莫斯科夺冠的夜晚传达他的疑虑的。离开卢日尼基体育场的新闻发布厅时,他带着一脸顽皮的笑容看向我。
2008年欧洲杯我们再次见面,他给了我一次特别专访的机会。那是一次非常美妙的对话。
* * *
作为葡萄牙国家队过渡时期的主教练,斯科拉里不得不在前往奥地利和瑞典之前解决队长人选这个小问题。毫无疑问,罗纳尔多是绝对的巨星球员,但是球队中的其他人并不认为他是队长。更关键的是,大菲尔很明白,任命罗纳尔多很可能会助长其他球员中已经弥漫开来的对于这位马德拉群岛人的嫉妒情绪。
前一任队长是努诺·戈麦斯,葡萄牙“黄金一代”的英雄之一,也是建立起迟暮的老将和满怀野心、迫不及待想要上位的年轻人之间桥梁的完美人选。斯科拉里最终决定采用多队长制度:努诺、克里斯蒂亚诺(作为第二队长他已经在伦敦酋长球场对阵巴西的友谊赛中戴上过队长袖标了)、佩蒂特、里卡多·卡瓦略、西芒·萨布罗萨。
尽管如此,这位巴西教练并没有考虑到会在未来变得异常关键的一些因素。罗纳尔多已然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发表的那些有关于未来与人生的言论令人疑惑,它们即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并且影响他的表现,而后知后觉的斯科拉里最终也承认了这一点。
足球方面,这位国家队主教练卸掉了年迈的后卫线身上的大部分职责,并且开始以罗纳尔多为中心,安排能对他起到促进作用的帮手和天赋异禀的中场球员,为他提供支持。掌握中场节拍的虽然不再是鲁伊·科斯塔和菲戈,但是占主导地位的德科在那个夏天表现得异常出色,而里卡多·卡瓦略也全面取代了费尔南多·科托。
欧洲杯小组赛阶段,葡萄牙在接连战胜土耳其和捷克之后锁定小组头名,最后一战输给瑞士的比赛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德国出人意料地仅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这也意味着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就会与斯科拉里的球队早早相遇。
由霸气外露的迈克尔·巴拉克领衔的德国队兵不血刃地制服了葡萄牙队。埃尔德·波斯蒂加在87分钟的破门将比分差距缩小为一球,但终场前扳平比分只是葡萄牙一个短暂的美梦,时间匆匆流走,他们最终也自然而然地被淘汰出局。
巴拉克就是德国的护身符,而罗纳尔多对葡萄牙的作用却还未到这一步。这位前锋并没有和坐镇中场的德科建立起联系,在比赛当中几乎处于消失的状态。
又是一场罗纳尔多发现自己难以克服困难的关键比赛。
* * *
那一天,正是我觉得自己离罗纳尔多最近的一天。
欧洲杯被淘汰以后,这位葡萄牙球员径直穿过混合采访区中等待着的成群的记者,未做任何停留。他是当时的焦点人物,而这是那个夏天最后一次听他发声的机会了。
也就是在同一天,皇马承认他们正在等待罗纳尔多采取下一步行动,允许他们和曼联展开谈判。他已经为曼联踢完最后一场球了吗?为什么他可以公开谈论自己前往西班牙踢球的渴望?
他拎着洗漱包,眼睛盯着地板,避免回答任何问题,走起路来还稍微有点儿一瘸一拐。
我一般都会站在混合采访区的末端,这样就能和那些与我关系不错的球员们进行一些私人的小对话。
我看向他。他冲我笑了笑并放慢了速度,我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于是,我掏出了录音笔,和他聊了起来。
“我有一个梦想。”
“并非所有梦想都会成真,但我希望实现这个梦想。”
“每个人都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在这个夏天圆满解决。”
“我永远都会对曼联心存感恩。”
采访结束后,我马上为我新建立的网站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天空体育新闻台打了电话。我先是大概解释了下罗纳尔多刚刚对我说了些什么,然后告诉他们完整的采访已经被放在我的网站上了。
但不幸的是,网站那天不知怎么地崩掉了,所以几乎没有人看到过那篇文章。
无论如何,罗纳尔多的信息已经被清楚明了地传达出去了。
是什么促使他公开宣布自己的意向?
接下来便是一场有关于阴谋和分歧的博弈,一个混乱不堪而又令人着迷的故事。
* * *
罗纳尔多和皇马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其实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
尽管豪尔赫·门德斯向这所西班牙俱乐部推荐了那个年仅17岁就引起大半个欧洲争夺的天才少年,皇马并没有认真尝试过从里斯本竞技签下罗纳尔多。
克里斯蒂亚诺在土伦杯中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之后,白衣军团收到了几份有关他的报告,并且派出了一位球探去观察他对阵曼联的友谊赛。那个夏天刚刚加入皇马教练组的奎罗斯把这位同胞天才的潜力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他的新雇主,但也没有过度坚持让球队签下他,因为他知道弗格森爵士正在追求罗纳尔多。
两年之后,也就是2005年的夏天,皇马董事会在一通电话交流中对罗纳尔多展示出了真正的兴趣。那是一次基本毫无意义的对话,但也只能说是基本上。
当时负责俱乐部日常运营的首席执行官何塞·安赫尔·桑切斯在车中接到了一通来自于豪尔赫·门德斯的电话。他立马问:“你准备什么时候把克里斯蒂亚诺带过来?”
“完全不可能!”这位经纪人回复说。罗纳尔多才在曼联待了两年,而且仍然在努力奋斗,以兑现自己的天赋。
“那好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在未来某一天把他带到皇马来。”桑切斯对门德斯说。
这样的对话前前后后发生了几十次,每一次都是非常含蓄的口头承诺。何塞·安赫尔,一个总是洋溢着热情微笑的男人,身上带着一种“我从来不刻意跟你谈生意”的魅力。他刚刚埋下了一个系列交流的引线,从那一刻起,他和门德斯的谈话中基本上都会提及克里斯蒂亚诺。
这条“他必须到这里来”的引线是进入未来转会谈判的门票。很明显,罗纳尔多是非常符合皇马“银河战舰”打造策略的。何塞·安赫尔还知道罗纳尔多(就和他母亲一样)对于皇马没什么抵抗力。不过这位首席执行官不知道的是,当年16岁的罗纳尔多在电视上观看皇马比赛时就对小伙伴们说过:“总有一天我会为那支球队踢球。”
2005年夏天皇马的主席是弗洛伦蒂诺·佩雷斯,一个似乎拥有上千件颜色相同西装的男人,他总是暗暗地行使自己的权力,身上带着一种如经验老到的政客般的轻松自如。
数月之后,在2006年2月,他出人意料地辞去了俱乐部主席的职务,由于常常屈服于队中巨星们的种种要求,这种宠坏球员的行为最终导致了“银河战舰”美梦的破灭。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他从未明确地解释他为什么会离开,这看上去更像是脑袋一热的反应而非精心谋划后的决定。事实上,打他离开主席座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计划自己的回归了。
弗洛伦蒂诺令人费解的行为是后来皇马俱乐部展开内战的根源,这也使得罗纳尔多的转会变成了一场颇具传奇色彩的政治斗争。
佩雷斯决定把主席的位置留给当时的董事会成员费尔南多·马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打算接受这个决定。身为律师的拉蒙·卡尔德隆曾是佩雷斯手下的执行官之一,他深知一场大选在所难免。拉蒙是一位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传统老人,他说话的方式、他的经典装扮以及量身定做的西服套装都是最好的证明。听他说话看他做事就仿佛是面对一个从世界尽头归来的人。
他从未想过要去当球队主席。事实上,以二把手或者三把手的身份,躲在围栏后面看他人角斗,是让他感到最舒服的方式。尽管如此,在与家人商量之后,他还是决定加入竞选主席的战争,而费尔南多·马丁也同意在2006年7月2日举行大选。
整个竞选的过程从第一天起就污浊不堪。为了玷污其他候选人声誉而进行的指责与控告你来我往,邮寄投票的形式也让人充满怀疑。在卡尔德隆提出诉讼后,邮寄投票的有效性也最终被法庭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