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宋辽榷场(1 / 1)

大宋的变迁 浓雾行者 1230 字 2个月前

烧烤那不是丁睿的拿手好戏,他手脚又快,旁边又有数个家仆帮忙削竹签、切肉、串肉,旁边又是榷场,要什么西域调料没有。

不到一个时辰,什么烤羊肉串、萝菔,豆腐干、菘菜香喷喷端上了桌子,廊下的家仆们狼吞虎咽吃着烤肉串,连声夸赞好吃。

李恨宋和济生吃了几口丁睿的烧烤,确实美味爽口,李恨宋连吃了几串,喝了一碗酒,叹道:“小哥的烧烤之术真是妙方,如此美味老夫还是第一次吃到。”

那小茹姑娘也忍不住香味的诱惑,小口小口的啃了好几串。

丁睿脑海里一转,自己若是想逃离此地,只怕还着落在这吃食上,于是装出一副媚笑道:“长者也爱美食否?小子不但烧烤烤的好,一手炒菜之术也甚是不错,明日给长者露上一手如何?”

李恨宋连连点头道:“甚好,小哥庖厨之艺明日就品尝品尝。小哥在此安心住着,老夫在此处开个酒楼,你来掌厨,断不会比在昆山县赚的少了。”

丁睿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连连抱拳道:“多谢长者了。”

李恨宋笑道:“别一口一个长者,老夫姓李名成骥,字恨宋,日后和众人一样称呼老夫总坛主即可。”

说罢又指了指济生和小茹道:“这位是我教中原之地的香主成如林,字济生,小女李茹。济生,日后多多以本教的教义感化吴小哥,让小哥也入本教,一起共举大业。”

成如林抱拳道:“谨遵总坛主之令,光明之神普渡苍生。”

丁睿也赶紧抱拳道:“小子参见总坛主,光明之神普渡苍生。”

翌日,丁睿便装出老实童子状,卖力的做出种种美食讨好这些明教中人,他做的那炒菜岂是煮食可比,吃的这帮教众连连大赞。

李茹吃了丁睿的烧烤后对他的敌视减轻了许多,丁睿在这院子里的自有度大大提高。

过了两三日,成如林来传丁睿教义,丁睿通过师娘景灵早就了解过一些明教的教义,成如林讲一他便能反三。

成如林不由大赞丁睿与明教有缘,对他放松了警惕。

如此又过了几日,李恨宋与成如林二人带着两三百教众拖着几十辆大车进了院子,每辆大车皆是两匹马拖曳,显见这大车沉重之极。

丁睿装作好奇的模样上前看了看,只见大车里满满装的都是铁钱,丁睿不由暗自嘀咕,这些明教中人莫非自行铸币不成?

正思量间,七郎走近他身旁道:“丁小哥,你怕是从没见过如此多的钱吧。”

丁睿一副傻乎乎的模样连连点头,说道:“七郎哥说的是,小子自出娘胎还未见过恁多钱,坛主真是富甲天下。”

七郎呵呵笑道:“非也非也,此钱乃是北朝所有,我明教中人无非是帮忙走货,赚些花销而已。”

丁睿奇道:“这些钱都是用来买货的么?”

七郎拍了下丁睿的肩膀道:“买个甚子货,是去南朝买铜钱的。”

说罢迈着方步施施然走远,丁睿却沉思起来,去南朝买铜钱,师父曾说过大宋和契丹都有钱荒的弊病,这莫非是用铁钱去换大宋的铜钱?

难怪大宋的铜钱外流,原来契丹在想尽办法弄大宋的铜钱,嗯,待我回去后定要禀报师尊,让他设法阻止铜钱外流,但自己又怎么能逃回大宋呢?

如此又过了上七八日,眼见已是十一月中了,丁睿此时可以自由出入榷场,不过后面还是会跟着两个尾巴,丁睿也不以为意,正好瞧瞧榷场是何等模样。

宋辽会盟之后双方设置了五处榷场,分别为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榷场、新城榷场,前面四处榷场在大宋境内,新城榷场在辽国境内,便是此处。

新城,之前名为威虏军,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勇军。景德元年也就是辽人攻入宋朝那一年,改名为新城,位于大宋边境雄州城的西北部。丁睿便仔细回忆了师父教过的地理,想了想新城榷场的位置,知道此处离大宋其实不远。

大宋与契丹的榷场贸易是宋辽两国经济交易的主要手段,大宋向北方辽国榷出的主要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如漆器、字画、书籍、茶叶、细布、丝绸以及海外香药等,书籍只有一些佛经、普通儒家学说,其他的书籍都是禁榷的。

西部和北部的游牧部落吃多了牛羊肉,又缺乏蔬菜,对中原的茶叶有大量的需求,哪怕是茶叶沫子都大受欢迎,大宋对辽国的贸易是占压倒性优势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外贸顺差。

辽国向大宋榷出的商品主要是牛羊牲畜、皮货、粗布、珍稀药材、产自东北女真人的东珠,一些手工雕塑等。

大宋西域商路时时受到夏州李德明的干扰,很不稳定,来自西域的商人往往到契丹的南京、中京、上京交易,西域的香料、珠玉首饰便通过宋辽榷场卖到了大宋境内,而宋朝的丝绸、瓷器、茶叶通过榷场又流向西域。

辽国主要是靠东珠这般的奢侈品来骗大宋富豪的银钱,曾一度因东珠和青盐的走私引起大宋的铜钱大量外流。

两国还有不少货物是禁榷的,比如大宋的铜铁、硫黄、焰硝、箭笥、明矾、金银等物资禁榷,辽国对大宋禁榷的主要是战马,即算少量卖出一些,也是骟马(阉马)。

商贾们在榷场交易却不是后世那般面对面一手钱一手货,双方基本无法见面,是通过官方的牙人交易,一般都是以货易货,官方牙人会为双方定义货色,兜揽承交,收取官府的牙税。榷场为双方官方的交易带来了不少经济利益,且商贾来榷场互易也缴纳了些许商税。

大宋和契丹的贸易本就不平衡,契丹的货物大宋完全可以不买入,不会影响大宋百姓日常的生活。可大宋的茶叶、丝绸是契丹的必需品,贸易一开始便是个一边倒的架势。

双方私下里小动作不断,契丹贸易入超,于是走私食盐,契丹的盐便宜,大量走私到大宋。大宋对契丹的马匹垂涎三尺,便想尽办法让对方的商贾走私战马。

宋辽两国当然也有合作,比如大宋的北方禁军远离南方粮食产地,运送困难,缺粮时还买过辽国的粮食,而辽国受灾时大宋也通过榷场卖平价粮食给辽国。

丁睿所看到的榷场有点类似在吴梦在画册上描述的蔬菜批发市场,整个榷场过道是碎石铺地,旁边的摊贩则是石砖铺地,过道两侧均是横七竖八搭建的草棚铺子,砖瓦房极少。

榷场里牛羊是最多的,此处的牛羊真是便宜,一头牛就买三贯钱,大宋可是要价五贯。也有些铺子摆放着牛羊肉干和一些插着鸟毛的雕饰,丁睿看着那雕饰格外不顺眼,想不到这玩意还有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