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一夜暴富,张硕再次成为资本公敌!(1 / 1)

天天撒币 笙箫剑客 6824 字 1个月前

10月18日,星期五。

诺米典评以15亿的价格,全资收购喵喵单车。

收购完成之后,喵喵单车前期仍旧维持独立品牌运作,之后用户数据什么的都将跟诺米典评全线打通,最终完全融入诺米典评。

其他还有两个变化。

一是主要付工具将由薇信支付,转为腾达旗下的才付通。

二是地图导航将切换为千度地图,蒿得地图黯然退场。

而为了不引起喵喵单车用户的过度反感,诺米典评还算有点良心,允许用户继续使用薇信一键登录,薇信支付也只是隐藏,并没有被真正取消。

玩的都是一些小心思。

可不管怎么样,随着诺米典评对喵喵单车的收购成功,意味着诺米典评在这一场共享单车烧钱大战中,已经是大幅度领先了阿狸点评。

就凭这一点,15亿的收购价就很值。

更遑论说,收购喵喵单车之后,还能进一步拓展才付通、千度地图、ICQ等的应用场景,绝对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

当然。

喵喵单车创始团队也不亏。

成立不到一年的喵喵单车,注册资金才一个亿,加上天使轮投资的五千万,最终估值十五亿,等于是翻了十五倍。

上哪找这么划算的买卖?

所以,就在交易完成的第二天,又恰逢周末,蔡淼淼、许佳很是豪气地包下一处私人会所,宴请亲朋好友,举行小范围的庆功大会。

老张、二舅他们也都巴巴从江城赶了过来。

很是热闹。

“小硕,多亏你帮衬,喵喵单车才总算是平安落地。”

看得出,二舅非常之激动。

之前得知女儿淼淼创业时,二舅就一直担心淼淼将公司给搞砸了,整天提心吊胆,平时不怎么看新闻的他,最近一年却是经常上网。

为的就是关注跟喵喵单车的相关新闻。

最近两个月,随着共享单车领域风起云涌,阿狸点评、诺米典评掀起补贴大战,二舅就更是忧心,时常半夜失眠。

就怕喵喵单车翻车。

现在好了,喵喵单车成功被诺米典评收购,而且还获得了高额回报,二舅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是落地了。

只能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舅也非常清楚,无论是喵喵单车的创立,还是喵喵单车被收购,背后都是张硕在指点迷津,自然就越发感激。

“二舅你说这话就见外了,其实淼淼也挺能干的。”

张硕可不是完全恭维。

创立喵喵单车时,蔡淼淼还只是一名大一新生,就算是有许佳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但能一路支撑下来,本身就证明了蔡淼淼的能力。

寻常大学生哪有这个水平?

要么就是被困难吓倒,要么就是创业还没有成功,就已经飘到没边了。

在蔡淼淼身上,张硕是有看到一些优秀特质的。

听到张硕夸奖,蔡淼淼也是难得翘起小尾巴,搂住二舅胳膊,得意说道:“听到了吧,老爸?我很能干的,别老是看不起人。”

不怪蔡淼淼骄傲,她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喵喵单车被诺米典评收购之后,各大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自然都是赚的盆满钵满,根据持股比例,共同瓜分了这十五亿账面收益。

风雷基金投资五千万,持股20%,分得三亿收益;

败家子基金投资四千五百万,持股36%,分得5.4亿收益;

嘉薇文化投资两千五百万,持股20%,分得三亿收益;

蔡淼淼投资一千万,持股16%,分得2.4亿收益;

许佳、林薇薇分别投资五百万,持股4%,各分得六千万收益。

而蔡淼淼2.4亿收益中的一半,因为是来自败家子基金的借款,按照相关规定,先要偿还一千万本金,再平分这一部分的收益。

也就是说——

蔡淼淼要向败家子基金支付(2.4亿2-0.1亿)2+0.1亿,合计0.65亿。

即便是这样。

通过这次创业,蔡淼淼还是一举成为亿万富翁。

当然了,以上这些还只是账面收益,无论是作为个人投资的蔡淼淼、许佳、林薇薇,还是机构投资人败家子基金、嘉薇文化以及风雷基金。

等到交易全部落地之后,都是要按规定缴纳相关税款的。

比如个人所得税什么的。

可不管怎么说,败家子基金通过对喵喵单车的投资,一举获得近六亿的巨额收益,即便是后续张硕不再注资,也足可以支撑起一片天地。

更遑论说。

败家子基金还是嘉薇文化的最大股东。

如果嘉薇文化选择上市,那体量,可那就不是喵喵单车所能比拟的了,保守估计,市值也要百亿以上。

妥妥的优质股!

“别翘尾巴,接下来更要低调,安心把大学读完才是正道。”

对于女儿突然成为亿万富翁这件事,实话说,二舅也是有点懵圈的,根本就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建设。

昨天晚上又失眠了...

好在家族有张硕这么一个标杆,倒也是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知道了。”

蔡淼淼其实也是这么个打算。

从创立喵喵单车,到卖掉喵喵单车,虽然中间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对蔡淼淼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非常难得,也非常难忘的历练经历。

虽然侥幸成功,却也让蔡淼淼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要多读书,好好学习,多充电,向表哥张硕看齐。

由此可见,身边人榜样的作用,确实是潜移默化的。

张硕当然也支持蔡淼淼的决定。

他都跟老张沟通过了,等到淼淼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愿意,完全可以加入败家子基金,成为老张的得力助手。

“真是羡慕啊!”

同样受邀参加庆功会的唐雨,却是要馋哭了。

张硕那么优秀也就算了,哪里想到,张硕的表妹,一个比她还小的小学妹,竟然也一转身,完成了最为华丽的蜕变。

看着就很魔幻。

一亿财富,这是多少人奋斗十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轻松攒下。

跟蔡淼淼一比,之前还挺得意的慕容燕之流,都要自惭形秽了。

“淼淼,有了这么大一笔钱,之后有什么计划吗?”张硕问。

“还没想好。”

蔡淼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准备给爸妈在江城买一套别墅,跟姑姑、姑父当邻居。其他的,我还在读书,也没什么地方好花钱的。”

“哦?”

张硕就有点诧异,“你不准备,给自己买套别墅什么的?”

没记错的话。

蔡淼淼一直是个小财迷来着,天天就羡慕他的别墅豪宅。

“我也想啊,可还在上学,这也不合适啊。”

蔡淼淼却是铁了心,要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行吧!”

见蔡淼淼自个儿有主意,张硕当然不会再说什么。

………

庆功宴的时候,受邀出席的陈露,面对张硕这个“老熟人”,却是不能表露出任何一丝异样的情绪,以免被看出端倪。

只在分别的时候,给了张硕一个幽怨眼神。

张硕终究是不忍心,散场之后,绕了一圈,偷偷去了西丽大厦,陪着陈露打了一晚上的扑克。

第二天仍旧沉浸在温柔乡中,惬意享受着陈露精心提供的家政服务。

期间。

陈露主动谈及风雷基金最近的投资动向,“学弟,悲视值得投资吗?”

“悲视?”

张硕眉头抬了抬,没想到,甄耀亭都找上风雷基金了。

也是。

随着上次一百五十亿资金的注入,风雷基金在业内早就声名赫赫,又成功押宝了喵喵单车,谁不佩服喵喵单车的投资目光?

被甄耀亭看上也是正常。

虽然说,原时空悲视在17年的时候暴雷,但在14/15年,却是悲视最为风光的两年,尤其是在跟视频相关的行业,更是压得三大视频网站喘不过气来。

悲视开创的“视频网站+智能电视+影视制作+应用”的全产业链运作,虽然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却成了一场悲剧。

但不可否认。

这一套商业模式,其实是有其潜在价值的。

只可惜,甄耀亭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在这一领域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又将目光瞄准了手机、新能源汽车、体育等各个领域。

想要打造一个超级商业帝国。

最终还是因着不自量力,而在最为辉煌的时候,轰然倒塌。

属实让人唏嘘。

只能说,甄耀亭是没有张硕的命,却得了张硕的病。

甄耀亭所梦想打造的超级商业帝国,可不正在张硕手中,已经变成了现实?而且比甄耀亭预想的还要辉煌。

也就难怪说。

甄耀亭有一次面对媒体采访,却不吝对张硕夸赞,说是同道之人。

“悲视可以投资,但只能做短线,不能做长线,最多三年,就要想办法从悲视退出。”张硕倒是没有阻止风雷基金投资悲视。

未来说不定就会是一步妙棋。

“明白!”

有了张硕的指点迷津,陈露一下就变得信心十足。

“对了,还有一件事,淼淼昨天晚上跟我提了一嘴,说希望拿出一个亿的资金,投入到风雷基金。我该怎么答复?”

“哦?”

张硕再一次被蔡淼淼的操作给惊到了。

难怪说,昨天他问淼淼是否要在滨海城购置豪宅时,淼淼一直支支吾吾,敢情是在打着这个算盘,想要将资金交给风雷基金打理。

这理财意识,绝对是一流的。

想了下。

张硕笑着说道:“淼淼既然有心,你答应便是。”

有张硕在背后指点,风雷基金绝对是华夏,乃至全球最有潜力的私募基金之一,蔡淼淼的眼光也是没谁了。

“好的。”

陈露始终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风雷基金,是张硕的基金。

她只是个台前管理者。

………

10月21日,星期一。

新的一周,华夏互联网圈子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巨美优品计划明天赴香江上市,即将成为又一家成功上市的电商公司。

只是。

伴随着拼夕夕的强势崛起,华夏电商领域已然呈现“一超双强”新格局。

光是阿狸、惊冬、拼夕夕三家,就已经抢占了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留给巨美优品这等垂直电商的生存空间,其实非常有限。

就这。

都还有维品汇、舒宁、悲视等跟着抢食呢。

虽然这一世的巨美优品得到了腾达的加持,但一则腾达本身就不擅长做电商,能够给予的帮扶也就资金跟流量。

在业务层面,甚至可能还在起到阻碍左右。

再加上腾达自身的光环黯淡,导致资本市场对于巨美优品的前景也不是很看好,很有可能上市即破发。

注定了会是炮灰!

另外一条新闻,则是小咪宣布进入天竺市场。

就在昨天,亲自奔赴天竺,主持小咪3在天竺发布会的雷布斯,还上演了一段名场面,在中文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但不管怎么说。

排除采取代理商模式的麦粒手机,小咪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这种“开拓”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有了小咪打头阵,最近在华夏本土市场同样受挫的魅镞、不敢想、OV三大手机厂商,也都是跃跃欲试,想要跟着进入天竺市场。

想必未来又将是一番龙争虎斗。

张硕看到这,也只能祝这四家手机厂商好运了,像雷布斯,肯定是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

“天竺赚钱天竺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同样是在昨天。

芒果集团旗下的芒果超级工厂二期正式竣工,开始量产芒果M1,也将开启芒果汽车真正的高光时刻。

相比之下。

急匆匆进入华夏市场的特湿拉,因着超高的定价,却是在市场预冷。

预定数量,寥寥无几!

搞得特湿拉直接就没心态了,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北美市场。

毕竟现在还只是13年。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到底如何,除了张硕,恐怕谁都没有底。

包括老马…

接下来一周,无甚大事。

最大的热闹,还是发生在诺米典评跟阿狸点评之间的共享单车烧钱大战。

在诺米典评完成对喵喵单车的收购之后,财大气粗的阿狸却是不服气,当即宣布,向子公司阿狸点评增资二十亿。

针对诺米典评的意味,不要太过明显。

前不久刚完成上市的阿狸,也确实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稳住股价,提振投资者的信心,证明阿狸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发展前景。

因为之前雄心勃勃推出的莱往,不出意外,再次遭遇滑铁卢。

网上已经有传言——

说出了电商业务,阿狸是干啥啥不成,投啥啥不行。

最近几个月,阿狸在极短时间内,连着两次对魅镞的投资,却没能挽救魅镞的颓势,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

气得大爷再次发飙。

结果就是,阿狸在这一场补贴大战中,彻底是打出了火气,为了彻底压过诺米典评一头,开始不计成本地投入。

一边加大补贴力度,一边又加快对其他共享单车初创公司的收购。

很有一种秋风扫落叶的架势!

诺米典评这边呢?无论是腾达,还是千度,当然也都不是缺钱的主,正好趁着收购喵喵单车的气势,势必是要跟阿狸来一场天王山之战。

结果就是——

仿佛一夜之间,红黄两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就铺面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问题,有消费者将共享单车乱丢乱放,阻碍通行的;也有将共享单车扛回家,甚至是给丢到河里的。

还有故意破坏共享单车车锁的。

一时之间,很多犄角旮旯地,共享单车是堆积成山。

搞得市民怨声载道。

“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改变生活?搞乱生活还差不多。”

“所谓的高科技,就是垃圾堆?”

“国民的素质,在这一刻,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真是讽刺,共享单车号称绿色环保,本身却成了最大的资源浪费。”

一片汹涌的声讨声中,原本还很时尚的骑行方式,似乎一夜之间,就又变得不那么香了,悄悄从朋友圈退散。

这是阿狸、腾达之流,所始料未及的。

但箭在弦上,已经是不得不发,哪怕是面对各种各样的负面舆论,两家公司也只能是一边展开危机公关,一边继续进行疯狂的补贴大战。

这个时候,谁先停下,谁就等于被击败。

之前的投入也就全都打了水漂。

哪怕是以腾达这样的体量,也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损失。

只能是硬扛到底。

更遑论说,阿狸、腾达之间本身就有着嫌隙,在萌芽横空出世之前,就一直是宿敌一般的存在,彼此更是憋着一股劲呢。

就更不可能轻易认输!

如此一来,也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谁也无法预料。

这一场明显已经失控的补贴大战,最终将走向何方。

………

10月29日,星期二。

张硕来到京师,出席了礼部跟春苗基金共同主持的捐赠仪式,将他之前承诺的每年拿出百亿资金支持基础学科研发,真正落到实处。

消息一出,自然是受到全网好评。

“看看,什么叫格局?这特么才叫格局!”

“相比阿狸、腾达只会砸钱搞毫无疑问的内卷,萌芽现在干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有那么多钱烧的,拿出来支持一下科学研究,它不香吗?”

“天下只有一个萌芽!”

“萌芽这一百亿甩出去,真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

“就问一句,疼不疼?”

“真希望萌芽把腾达给反向收购了,省得再这么闹心。”

“真的,哭死,萌王就是一股清流!”

或许也是受到最近补贴大战气氛的影响,捐赠仪式上,也有记者很勇地向张硕提问:“张总,能谈一下,您对最近的共享单车补贴大战的看法吗?”

随行的萌芽新闻官见状,就要站出来圆场。

傻子也知道,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问题,怎么回答都是要得罪人的,要么得罪阿狸、腾达,要么就干脆得罪消费者。

完全的吃力不讨好!

而且,张硕也完全没有义务,来回答这样一个刁钻的问题。

没想到的是。

张硕竟然示意新闻官不必阻拦,因为他也意识到,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发声,对外界表明他的态度,就当是又一次的“警示”吧。

虽然这样肯定又会得罪一大票的人。

“首先一点,共享单车的初衷是好的。”

“共享单车其实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或者商业模式,在青橙单车之前,各地公园附近,其实就有类似的租用公共自行车服务。”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手随身携带一台移动设备成为现实,从而将原本不方面的共享单车模式,变得非常之便捷。”

“其实就这么简单。”

“这也就意味着说,共享单车这么一种商业模式,注定了不会是一项非常赚钱的生意,甚至还带着一点公共服务的属性。”

“现在的问题是——”

“有的企业,企图将原本只有一块钱利润的生意,包装成可能会有十块钱利润的生意。然后为了去追逐那十块钱利润,不惜在前期烧掉五块钱成本。”

“为的,就是要赢者通吃!”

“可就算是获得了绝对的市场占有率,最终的结果,怕是未必就能如一些人的原,因为这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逻辑。”

“一块钱利润的生意,怎么都变不出十块钱来。”

“强行提高盈利前景,强行包装,强行烧钱的结果,最终的解决,只可能是把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彻底搞乱,落得一地鸡毛。”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可能。”

张硕终究还是给阿狸、腾达之流,保留了最后一丝颜面。

没有直接点名。

可在场的记者也好,嘉宾也罢,当然都听懂了张硕的潜台词,却并没有关注这样的细节,而是被张硕说话的内容本身所吸引。

在这之前。

大家只是下意识觉得,阿狸、诺米这种疯狂烧钱的方式不对劲。

却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劲。

直到刚才张硕的那一番简洁生动的解释,才总算是彻底揭开了谜底,因为从最底层的商业逻辑上,从根子上——

它特么就不对劲!!!

“对啊,一块钱的生意,再怎么包装,也变不成十块钱的生意。”

那么——

是阿狸、腾达、千度这些个巨头,疯了吗?

第425章 阿狸、诺米欲合并,风雨欲来,张硕一句话顶十亿营销!

阿狸、腾达之流未必是疯了,也有可能是另有所图。

比如说,纯粹只是为了在阿狸点评“做大做强”之后,推动阿狸点评分拆上市,或者用于堆高营收,稳定阿狸母公司的股价。

又或者说,仅仅只是为了争夺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用户基数。

看中的。

也仅仅只是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所扮演的流量入口的作用。

对于阿狸、腾达这样的巨无霸来说,旗下各项业务非常之繁杂,其终究目标,就是要塑造一个独立的生态圈,将尽可能多的流量,也就是用户、消费者,像鱼一样,圈养在自家的生态圈子里。

如果还能排斥其他的生态圈,那就再好不过了。

因此,看待阿狸、腾达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上的决策,不能仅仅从单项业务的层面,来简单地下判断,说这项业务是赚还是亏,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烧钱之类的。

而是要放在整个生态圈,来整体地衡量得失。

为此。

阿狸、腾达这些个巨头可以顶着长期亏损的风险,一路烧钱到底。

但本质上还是破坏了正常的行业生态。

“其实不止是在共享单车领域,外卖、在线票务、旅游等各类本地生活服务,本质上,都是在把一块钱的生意包装成十块钱。”

“以外卖为例——”

“外卖平台前期的疯狂补贴,想要在后续收回投资,继续产生盈利,那就只能一手割消费者的韭菜,将外送费、打包费、服务费什么全恢复。”

“一手割商家的韭菜,祭出什么服务费、流量费,甚至是直接分成。”

“双向割羊毛的结果,一是让消费者在补贴大战中占到的便宜,全给吐了出来;二是在商家端,必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最终的结果就是——”

“消费者既要忍受被平台割韭菜,还无法享受到合格的服务。”

“图啥呢?”

“长此以往,消费者势必又将回归线下,最终导致外卖行业一地鸡毛。”

张硕却是来了兴致,火力全开。

台下瞬时一阵寂静。

就连之前那位站起来提问的记者,此时都有点懵圈,他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提问,没想到张硕不仅回答,还主动衍生了话题。

这就很淦了!!!

“所以,张总,这就是青橙集团,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外卖、共享单车等领域补贴活动的商业逻辑吗?”那位记者也是机敏。

“是的。”

张硕点头,“青橙集团应该是目前唯一接近盈利的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可即便是这样,对于青橙的盈利预期,依旧是偏保守的。”

“可青橙集团的估值,早就已经突破了一千亿?”

记者可也不是吃素的。

言下之意,既然青橙集团的盈利预期不高,那又怎么配得上高估值?

明显自相矛盾嘛!

“青橙集团的估值,体现的,是投资人对青橙集团长期发展态势的看好。正因为我们不搞激进式的补贴,才能成为消费者最后的选择。”

“因为至始至终,青橙集团都知道,我们是在做着一块钱的生意。”

“不贪心,正是青橙集团最大的底色。”

“而且我们坚信,以华夏庞大的市场容量,再加上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即便是一块钱的生意,只要认认真真做好了,也是可以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

张硕又怎么会被问住。

话音刚落,现场突然响起热烈掌声,显示对张硕观点的认可。

也是对青橙模式的认可。

而所谓的青橙模式,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搞激进式的营销,踏踏实实提升服务品质,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这样一种模式,在如今这个浮躁的互联网市场,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难怪被称之为异类。

就连台上的李侍郎、陶老等人,都是笑着鼓掌。

………

张硕的一番论断,很快就传到网上,立即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萌王说的太对了!”

“还是萌王牛哔,一下就戳破了补贴大战背后的脓包!”

“不得不说,萌王是真的刚,也真敢说!”

“全行业公敌了属于是!”

“公敌就公敌,反正萌芽背后有我们在力挺,萌王必须继续刚下去。”

“指望资本大发慈悲,果然是错觉,对吧?”

“所以才需要萌王这样的正义使者!”

“今天领补贴有多欢,未来被割韭菜就有多惨!”

“万幸还有青橙集团这么一道防火墙,让我们现在可以安心享受阿狸、腾达的补贴,而不用担心被割韭菜。”

“青橙集团:所以,我成了无数人的备胎?”

“噗哈哈,咱们这么做,对青橙来说,好像是真的有些残忍。”

“但没办法,补贴它是真香啊!”

网友就是这么的真实,该占的便宜,那是一样也不愿意落下。

尤其是在明知有青橙兜底的情况下。

这是人性,谁也无法扭转。

哪怕是在原时空,在陆续经历了购物补贴、外卖补贴、共享单车补贴、打车补贴之后,等到了买菜补贴,不还是上当吗?

所不同的是,在吃过多次亏之后,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鸡贼了。

也学会了反向收割资本的韭菜。

就像是买菜业务,新app上线的时候,就使劲薅羊毛,等发现补贴消失,或者是菜品质量不行,就果断卸载。

导致各大买菜平台,亏的连底裤都没了。

弱一点的像什么天天生鲜,最终也就难逃解体的命运。

当然了,自始至终,青橙集团也没有指望说,除了核心用户群体,也就是都市白领,其他的消费者能够那么的大公无私。

只要别卸载青橙app就行,早晚要回来的。

而网上的这样一波舆论,对于正在外卖、共享单车两条战线上,还在进行补贴大战的阿狸点评、诺米典评而言,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直接就懵圈了!

如果只是某个大V或者媒体人,哪怕是不怎么知名的创业大咖,说出这么一番言论,阿狸、腾达都有信心公关过去。

可是面对张硕这个大魔王,就只有一种无力,甚至是绝望。

公关张硕?

被张硕给反杀了还差不多。

再加上张硕在华夏的信誉跟超级影响力,阿狸、腾达甚至都还来不及讨论出应对策略,这一波舆论就已经迅速发酵,席卷全网。

庆幸阿狸点评、诺米典评还没上市,否则比较引发一场股灾。

但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面对这样一场舆论风波,在底牌,或者说是真实意图被张硕揭穿之后,无论是阿狸点评,还是诺米典评,其实都已经陷入两难之境。

继续补贴?

以消费者如今的人间清醒,那无异于等于是白送,补贴效果势必是要大打折扣,而且很可能沦为业界笑话。

不补贴?

以两家的口碑以及服务水准,在同行青橙集团面前,没有补贴的加持,将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只会被消费者慢慢抛弃,最终沦为市场的弃儿。

“怎么选,都是一个死字!!!”

………

腾达大厦。

二爷第一时间将陆建叫到办公室,讨论如何处置这一场危机。

礽鱼缺席。

“张硕这一招,实在是太阴险了,直接就掀开了皇帝的新衣,让我们的所有应对,都将变得无所遁形。”

陆建自然是气愤的。

以他的思维,下意识就认定,这是张硕祭出的商业竞争手段。

目的也不难猜。

无非就是要拉踩阿狸点评、诺米典评,扶持萌芽旗下的青橙集团上位。

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这一波舆论发酵之后,青橙app下载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保守估计,至少也为青橙集团节省了十亿的营销支出。

不可谓不高明。

相比之下,阿狸点评、诺米典评就惨了,花了钱,还要被消费者骂。

这上哪说理去?

“我不要听抱怨,我要的,是有力的应对措施。”对于张硕其人,包括张硕的所作所为,二爷已经不想去下判断。

因为没有意义。

无论张硕是否有私心,随着舆论发酵,都已经无足轻重了。

因为张硕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我跟千度那边,包括诺米典评的管理团队,经过紧急磋商,初步达成的意见就是,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逐步降低补贴力度。”

一上来就发点小牢骚,并非陆建不知趣,而是他的一点职场生存小技巧,要隐晦将老板不方便说的话,巧妙地说出来。

就像现在。

二爷嘴上说不像听牢骚怪话,神情还是有那么一瞬间的舒展的。

跟阿狸点评不同,诺米典评因为是腾达、千度联手控制的,遇到这样的大事,往往就需要三方通气,沟通成本会比阿狸点评更高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或许,也正因为是三方互相制衡,使得诺米典评的经营策略,相对来说,没有阿狸点评那么的激进,会更温和一些。

就像现在拿出的解决方案。

前面提过,因为张硕的一番言论,直接就将阿狸点评、诺米典评逼到了墙脚,是烧钱也不是,不烧钱也不是。

面对这等困境。

比较务实的解决办法,既不能一下就断了全部的补贴,又不能蠢到继续维持原来的补贴力度,只能是悄摸拉低补贴额度。

也算是及时止损。

先在大的方向上稳住局面,再在暗中观察这一波舆情的后续发展情况,也好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调整接下来的经营策略。

“可以。”

对于陆建拿出来的解决办法,二爷还是很满意的,随即说道:“现在的问题是,诺米典评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呃,这个……”

陆建神情尴尬,事发突然,他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

更主要的是。

腾达集以往在各条新业务线上的打法,要么就是凭借自身绝对的流量优势,大幅度借鉴同行的做法,然后实现“李鬼代替李逵”,后来居上。

这在游戏、新闻客户端等领域,都是百试不爽。

当然也有没做好的,比如说地图业务,又比如说最大的心结电商业务。

另外一种打法,那更就简单粗暴了,就是利用资金实力,直接掀起投资收购,或者搞补贴大战,直到将竞争对手打趴下为止。

诺米典评就是这么一种打法。

除此之外,再高端的操作,就有点超出陆建的认知范畴了。

完全不会呀!!!

如果没有萌芽的横空出世,以华夏互联网的环境,加上腾达的超级体量以及在流量、资金方面的优势,这两套打法,至少在实践层面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吃相不太好看,但是赚钱嘛,不寒碜!

现在不是有了萌芽,才让腾达累累碰壁,从游戏,到社交,到新闻客户端,现在都特么蔓延到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了。

陆建真担心,腾达哪一天会被萌芽给整个吞了...

“可不可以,也借鉴青橙集团的经营模式,也不搞什么补贴了,就踏踏实实赚那一块钱?”二爷却是有点想法。

听这表述就知道,二爷指定是已经将张硕的那番讲话给背会了。

泪目啊!

“咳,搞是可以搞。”

陆建挠了挠头,对于腾达的运营能力,他还是非常自信的。

本身也有其独到之处。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固有印象,在没有补贴的前提下,青橙集团就是最优选择。我们跟阿狸点评,就是次一等的选择。”

“再怎么努力,怕是也难以追上青橙集团的脚步,只能是跟在背后吃灰。”

不然。

诺米典评也不会祭出补贴的大战。

真要能躺着就把钱给赚了,就像游戏代理业务一样,那腾达、千度也没有大方到说,将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的资金,不当钱一样往外撒啊。

他们又不傻。

“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本身就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赛道,无论是我们,还是阿狸点评,是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

如果没有补贴撑着,青橙集团早就一家独大了。

“这样。”

二爷眼神略微黯淡,说不失望肯定是假的。

却又怨不得别人。

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无论是新零售,还是外卖、共享单车,还是还没火起来的打车等新业态,青橙集团都算是行业里的先行者。

人牛哔是正常的。

要怨,那也只能怨腾达内部的创新能力太过差劲,只能跟在青橙集团后面,不断的拾人牙慧,可不就是被人嘲笑吗?

而偏偏,无论是流量,还是资金,人萌芽集团都不怵腾达。

这还怎么整?

完全就没招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青橙集团也跟着打补贴大战,那早就没有阿狸点评、诺米典评什么事了,还能轮得到两家蹦跶。

可以说。

从一开始,青橙集团就走了一条最正的路,也是最难的一条路。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这又是一条最为持久,最不可被战胜的路。

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

这还怎么斗?

二爷是真的很好奇,张硕那么年轻,怎么就有着那样的眼界跟格局呢?

实在是很不可思议。

“咳……”

见老板神情变幻不定,陆建适时插嘴,“老板,我这还有一件事。就在来见您之前,我接到猩红资本打来的电话。”

“说了什么?”

二爷收回思绪,意识到,这里面有事。

“猩红资本提出了一个,嗯,非常大胆的设想,就是想牵头,让阿狸点评跟诺米典评合并,组成一家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巨无霸,去跟青橙集团打擂台。”

陆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显然他本人对于这个提议,是有些意动的。

真要合并。

那新生的巨无霸背后,站着的可是三巨头啊。

想想就很刺激!

很有一种说,三巨头联手对抗萌芽集团的赶脚。

“合并了,就能赢得了青橙集团?”

二爷面无表情,这一刻,谁也无法猜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包括陆建这个心腹。

“就算赢不了,分庭抗衡,至少是能办到的。”

在老板面前,陆建没有把话说满,毕竟,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青橙集团,还有站在青橙集团背后的萌芽集团。

一座压在三巨头头顶的大山。

而在这座大山的山顶,还站在张硕那么一个妖孽。

谁不畏惧三分?

“最起码一点,阿狸点评、诺米典评合并之后,就不用在补贴领域互相消耗,凭白便宜了青橙集团这么一个看客。”陆建补充。

“这倒是大实话。”

在这一刻,二爷真就有点意动了。

事实上,原时空在打车领域,阿狸、腾达两大巨头,也是经历过互相烧钱,然后到谁都扛不住,最终走向合并的戏码。

从中撮合的,也正是猩红资本。

可以说,眼下的这一出大戏,几乎就是原时空的翻版。

“一旦合并,新的公司,完全可以继续开启补贴,但因为不是互相恶意烧钱,在舆论上需要承担的压力,就会小上很多。”

陆建都没意识到,他现在很像是一个说客。

也不知道。

猩红资本总裁在电话里,到底是跟陆建怎么聊的。

“消费者都是健忘的,而且也都习惯了占眼前的便宜。只等这一波的舆论风潮过去,补贴持续的周期又足够的长,加上新公司在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上,不断地向青橙集团看齐。没有理由说,不能最终战胜青橙集团。”

三巨头同时背书,在当下的华夏互联网圈子,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绝非泛泛之辈!

现在毕竟还只是13年,三巨头也都还有着各自的拥泵。

口碑并未完全崩塌!

“最绝的是,张硕的那一番话,虽然起到了拉踩效果,但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青橙集团的发挥。那就是——”

“未来,无论如何,青橙集团都不能发起补贴,跟我们打擂台。”

“否则就是人设崩塌!”

也就意味着,面对新巨无霸的挑战,青橙集团只有被动承受的份。

这还怎么输?

“我想想.....”

二爷罕见变得犹豫,忍不住起身,来到落地窗前,眺望远方,仿佛能够看到远处萌芽产业园的雏形。

以及在那产业园里,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摩天大楼。

仿佛就像是一根根刺,扎进了二爷的肉里,不断提醒着他,腾达再不是滨海城最靓的崽,其耀眼光环已经被另外一个天选之子夺去。

甘心吗?

肯定是不甘心的。

“那就由你出面,先谈谈看吧,我原则上同意。”二爷没有转身。

声音一度显得很缥缈。

“好!”

陆建却是异常振奋,识趣告辞离开。

………

就在二爷做出决定的同时,远在临安的大爷,在猩红资本的游说之下,几乎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授权任逍遥参与合并谈判。

如果说。

二爷对于张硕的感官,是既欣赏,又忌惮的话。

那么。

这一次,随着张硕再次“口出狂言”,让阿狸点评损失惨重,大爷对张硕的感官,已然是恶劣到了极致。

就像老大哥私底下说的那样——

“华夏,就容不下像张硕这么牛哔的存在!”

所以,这一次,大爷也是铁了心要给张硕,给萌芽集团一个深刻教训,哪怕是要跟他最不愿意的腾达合作,也要坚决打掉萌芽的嚣张气焰。

“华夏互联网,还轮不到张硕一人来指点江山!”

简直太不把他们这些老大哥、老前辈放在眼里了。

要知道。

伴随着阿狸上市,最近半年,可是大爷最为高光的时刻,却没能真正享受到应用的待遇,光芒都给张硕给抢了去。

这怎么能忍?

最让大爷忌惮的是,张硕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行业潜规则,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全行业的神经,行事也是愈发的出格。

再不对张硕加以约束,谁知道张硕以后还会干出什么更疯狂的事情来?

想想就很头疼!

………

就这样,伴随着大爷、二爷,以及远在京师的三爷,三巨头同时发力,再有猩红资本、老大哥等各方势力从中撮合。

一个看似针对青橙集团,实则针对萌芽集团的联盟,正在悄然成型。

而这么多股力量汇聚到一起,又是用来对付同一个目标,势必要在黑暗中,掀起一场看不见的惊涛骇浪。

“起风了……”

远在萌芽产业园的张硕,嘴角却突然露出一丝笑意。

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