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未雨绸缪,芯片暗战,泰机电要黄了?!(1 / 1)

天天撒币 笙箫剑客 4819 字 1个月前

7月6日,星期一。

萌芽控股周一碰头例会上,高级副总裁顾铭章,先是汇报了芒果汽车的最新销量情况。

“截止昨天,芒果m2以及芒果s1的总预定数量,已经突破十八万台。其中,芒果s1的预售数据继续领先于芒果m2,已经超过十一万台,有望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型号。”

要知道,这还仅仅只是芒果汽车半个月的预售数据。

绝对的逆天!!

“好啊,芒果汽车,算是做起来了。”

张硕听了,也很是欣慰。

芒果汽车成立于12年4月,距今已经过去三年多,在此期间,萌芽控股前前后后,累计向芒果集团投入的资金,早就已经超过六百亿。

光是研发经费就不下四百亿。

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好在付出终有汇报,历时三年有余,芒果汽车终于是浴火重生。

“对于芒果汽车后续的发展,我想提三点建议。”这话原本是该张硕还在魔都时,亲自跟唐享谈的,因为走的急,就没谈成。

当然跟顾铭章谈也是一样。

“董事长您说。”

顾铭章也是直接掏出小本本。

“第一,芒果集团应该考虑,成立专门的电池研发部门。”

“电池?”

顾铭章略显诧异,毕竟,萌芽控股就是林德新能源的最大股东,芒果集团跟林德新能源也签署有战略合作协议。

芒果汽车电池的研发,应该全权委托给林德新能源才是。

难道说——

是因为林德新能源这次撇开萌芽单独融资,引起了大老板的不满?

张硕见状,解释说道:“芒果集团成立自己的电池研发部门,并不说,要终止跟林德新能源的合作,而是要取得在电池研发领域的主导权。”

“芒果集团只有成立独立的电池研发部门,才能跟其他研发部门形成密切协同,精准掌握芒果汽车在电池领域的最新需求跟技术指标。”

最了解汽车对电池需求的,一定是整车制造企业。

而非纯粹的车载电池生产商。

这一点,从原时空比亚蒂的逆袭与腾飞,就可见一斑。

与之相反,林德新能源虽然是车载电池领域的巨无霸,但对于后续技术路径的选择,在业内,其实是存着一些争议的。

“在把握精准需求的基础之上,芒果集团需要主动向林德新能源下达技术指标,引导,甚至是主导林德新能源的电池研发路径。”

“而不是说,林德新能源研发什么电池,芒果汽车就只能用什么电池。”

“至不济——”

“也需要达到让林德新能源单独为芒果定制电池的程度。”

车载电池之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无异于芯片之于智能手机,属于关键、核心部件,芒果汽车未来想要独霸全球,就不能在该领域存在短板。

哪怕说——

萌芽控股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可以左右林德新能源的。

但毕竟不保险。

张硕也不希望缕缕动用最大股东的权力,来强行影响林德新能源的经营决策,那样只会愈发激化萌芽跟曾群之间的对抗。

更为高明的办法,应该是将林德新能源驯化为芒果集团旗下的一家电池供应商,并且形成某种意义上的捆绑。

就像平果对旗下供应商的控制那样。

“只有芒果集团自身对车载电池有着足够的研究,能够不断提出精准的技术指标,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即便林德新能源出现变故,也可以从容更换电池供应商。”

这就叫稳!!

“是这个道理。”

顾铭章本身就兼着麦粒集团总裁,对于如何管理核心供应商,也是非常有心得的,因而也是一点就透。

对于大老板的提议,再是赞同不过了。

也很佩服大老板的高瞻远瞩。

“第二点。”

张硕笑了笑,随即竖起第二根手指,“芒果集团该到了考虑,规划建设第三座超级工厂,继续提高产能的时候了。”

这个很好理解。

伴随着芒果m2以及芒果s1的空前成功,已经是提前引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无数的资本下场。

在这种情况下,芒果集团的发展就需要打一个提前量。

爆产能就是必须手段之一。

而不能像原时空的特湿拉一样,在意识到产能不足之后,还跟魔都谈了一两年,才最终敲定了魔都超级工厂。

芒果汽车真要效彷,那黄花菜都该凉了。

“第三座超级工厂,可以考虑选在中部地区,主要供应国内市场。未来的魔都超级工厂以及滨海超级工厂,则可用于供应海外市场。”

芒果汽车拓展海外市场,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现如今。

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生产能力,亦或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芒果汽车都足以跟特湿拉争锋,甚至在一些领域,还要超过特湿拉。

在这种情况下,芒果汽车没道理说,仅仅局限于华夏市场。

而应该效彷麦粒手机,在华夏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下一阶段的目标,就该瞄准广阔的海外市场。

芒果汽车也只有尽早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在品牌影响力以及认知度上,跟特湿拉展开正面交锋。

而不是让特湿拉专美于前!

就像原时空,明明比亚蒂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外观,亦或是硬件等等,都足以跟特湿拉交锋,但就是无法俘获高端消费者的信赖。

这就是品牌认知度的差距。

说到这,张硕也是顺势提出第三点要求,“芒果集团需要及早成立海外市场部,在集团海外事业部的协助下,尽早完成对海外市场的调研与开拓。”

“明白!”

顾铭章本身就有运营麦粒手机出海的经验,因而显得信心十足。

“这第三座超级工厂,估摸各地又要挣破头了。”吕凯笑着插话。

之前。

芒果滨海超级工厂落地之前,江夏、庐州、建邺等地就有争取过。

现在肯定是不会放过。

“那就要看,谁更有诚意了。”

这种事情,并不需要张硕亲自操持,顾铭章,乃至芒果集团总裁唐享,都能轻松应付,在满足芒果集团需求的同时,争取利益最大化。

“跟东吱的谈判,有什么最新进展吗?”

张硕再次看向顾铭章。

“有的。”

顾铭章笑着点头,“在远景基金加入之后,本身就面临巨大内外压力的东吱,态度也是非常之积极。目前,双方的谈判已经进入到具体的细节磋商阶段。”

“包括收购价格,技术目录,对东吱闪存后续的安排等等。”

为了这次收购,稻穗集团总裁林正东可是三天两头就往东瀛飞,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组建了最为豪华的收购团队。

包括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东吱闪存芯片的资产进行全面盘点。

绝对是一个大工程。

“顺利的话,下个月,就有望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顾铭章笑着补充。

“很好!”

张硕也非常满意。

不怪他如此关心谈判进展,除了因为这起收购本身对于萌芽很重要,同时,这也是张硕对于梦想基金跟远景基金联手的一次测试。

效果好的话,下一步,张硕还计划进行更大手笔的海外收购。

绝对震惊全球的那种!!

“对了,董事长……”

谈到稻穗集团,顾铭章也是主动提及另外一件事,“就在上周,泰机电找到稻穗集团,希望尽快跟稻穗集团签署烛龙z3芯片的代工合同。”

“泰机电这是急了?”

张硕非常清楚其中的弯弯绕。

盖因就在上周,跟原时空一样,三星晶圆凭借率先实现14纳米芯片的量产,从而获得了平果、皋通两大巨头的青睐。

三星晶圆获得平果a9处理器八成订单不说,还获得皋通的大量订单。

一下就让三星晶圆赚的盆满钵满。

也隐隐有对泰机电形成弯道超车,问鼎全球第一大晶圆代工宝座的意味。

高丽人的自信嘛,懂的都懂!!

最近一周,高丽媒体连番报道不说,高丽人在脸盆网之类的全球社交平台上,也是异常的活跃,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这件事。

可以说是气氛烘托得非常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还只是突破了16纳米先进制程,甚至都还没有实现量产的泰机电,面对三星晶圆的“异军突起”,自然是急了。

眼下这种情况。

短时间内,泰机电想要从三星晶圆手里,抢回平果、皋通两大客户,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家都已经签署了正式的代工合同。

泰机电眼下能做的,就是希望稳住稻穗集团这一大客户。

如果说,稻穗集团都将烛龙z3芯片交给三星晶圆代工,那泰机电即将面临的困境,绝对是空前的。

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关乎泰机电的生死存亡。

急也就可以理解了。

“是急了。”顾铭章笑着点头。

为此,一向有点小傲娇的泰机电,这回也是舍下面皮,直接派出顾问蒋毅,亲自拜访稻穗集团总部。

就是期望,能够跟稻穗集团尽快签约。

据说,蒋毅甚至还跑到庐州,跟稻穗集团执行副总裁兼薇晶半导体总经理梁崧,私底下见了一面,说是叙旧,真正目的是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

反观稻穗集团这边。

正在忙于收购东吱闪存业务的总裁林正东,却是罕见犹豫了,到底是跟泰机电签约,还是效彷平果、皋通,转而投向三星晶圆?

毕竟,从现有的资料看,14纳米芯片,怎么看也比16纳米芯片先进不是?

三星晶圆的实力摆在那呢。

既然对外宣布实现14纳米芯片量产,那肯定就是货真价实的。

不太可能是嘤特尔那样的水货。

更遑论说,三星晶圆14纳米先进制程的技术攻关,最早就是梁崧带领团队主持的,而梁崧现在又是稻穗集团执行副总裁。

通过对28纳米先进制程的攻关,梁崧也证明了自己的才干。

这关系给乱的!!

犹豫的不仅是稻穗集团林正东,还有顾铭章。

稻穗集团虽然是泰机电的客户,可顾铭章主持的麦粒集团,才是烛龙z3芯片的最终客户,也直接关乎到麦粒x4的成败。

别的不说,光是在宣传上,平果、三星,包括使用皋通芯片的手机厂商,对外都能宣布采用的是全球最先进的14纳米芯片。

而麦粒手机只能委屈巴拉地使用16纳米芯片。

这就已经矮了一截。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14纳米芯片在性能上,确实是领先了16纳米芯片一截,那么,对于麦粒手机一直塑造的高端形象,也会是一种冲击。

“高端手机,怎么连芯片都不是最先进的?”

消费者难免会有此疑问。

正因为干系重大,顾铭章也都没有直接做决断,而是搬上了碰头会,想要听取大老板的意见。

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这种关键决策上,大老板往往看得更为透彻。

仿佛能预知未来一样。

“更先进的工艺,并不就代表更先进的芯片性能。在这一块,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听取梁崧的专业意见。”

张硕笑着提醒,并没有直接下结论。

16纳米跟14纳米的差别,只是进化路线的选择不同。

彼此并不存在明显的代差。

就像原时空,继14纳米先进制程之后,无论是三星、嘤特尔,还是泰机电,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10纳米先进制程。

“梁崧那边,倒是也有问过。”

林正东就第一时间,咨询过梁崧的专业意见。

“梁崧确实也有提过,说,三星晶圆选择从28纳米先进制程,一下就跨越到14纳米先进制程,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再加上梁崧的中途离开,对三星晶圆更是一种打击。

“理论上,三星晶圆的14纳米先进制程,确实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良品率低。但毕竟只是猜测,梁崧也不好直接下结论。”

在这件事情上,梁崧是很谨慎的。

包括说,蒋毅虽然跑到庐州跟梁崧见面,但梁崧也真就只是叙旧而已,甚至因为蒋毅的出现,梁崧更不愿意参和进来。

紧守中立原则。

言下之意,这个决断,还得张硕来下。

“那就选泰机电。”

张硕不再藏着掖着,给出了最终答桉,也是正确答桉。

“在晶圆代工这一块,我还是更相信泰机电的技术水准。至于说三星晶圆,且不说其他,光是良品率低这一点,就是最大的硬伤。”

“三星晶圆已经接下平果、皋通的订单,还能如期完成我们的订单吗?”

更遑论说。

萌芽跟三星之间的关系,可一直都是很不友好的。

哪怕说,在商言商,三星晶圆估摸也乐意接下稻穗集团的订单,继而彻底打垮泰机电这么一个竞争对手,但毕竟不保险。

万一三星趁机搞点事情,可是会直接影响到麦粒x4的生产。

绝不可大意!!

“相比那一点点可能的性能提升,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求稳。毕竟,以麦粒手机如今的品牌影响力,我相信,消费者也不至于说,就因为芯片上的这一点点差异,而就放弃购买麦粒手机。”张硕笑着补充。

他这是在给出正确答桉之后,又不得不强行补上一段解释。

否则就说不通!

原时空,平果手机即便是长期存在容易发热、电池续航短、摄像头像素点等毛病,不也不影响全球消费者对其的青睐?

道理是一样的。

时至今日,麦粒手机,也该有这样的自信。

“是这个道理。”

顾铭章深以为然,认可了大老板的判断。

“不过…”张硕反倒是补充了一句,笑着说道:“选泰机电归选泰机电,这次好不容易赶上泰机电求我们,可不能轻易就这么答应了。”

怎么着,也要趁机从泰机电那咬下一块肉来。

“明白!”

顾铭章何等精明,自然也是心领神会。

第497章 星海矿业买买买,萌芽征召十万儿郎,张硕要当岛主?!

讨论完泰机电的问题,张硕拿目光看向人资总监伍佘元。

后者会意。

伴随着七月新一批的新员工陆续就位,萌芽控股人才中心,已经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瞄准了即将到来的秋招,为新一年的招聘工作布局。

今天的碰头会,其实主要就是讨论秋招计划。

正式讨论之前,按照惯例,先由人资总监伍佘元,先就萌芽控股目前的人力资源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截止目前,萌芽控股及旗下子公司,合计拥有员工59.5万余人。”

仅在七月入职的,就有超过七万名新员工。

可见萌芽招人力度之大。

就这,都还只是通过校招,招进来的应届大学生,还不包括常年社招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子厂、芯片工厂以及汽车工厂等产业工人。

要知道,社招员工在萌芽体系当中,才是占据多数。

“这其中,萌芽控股拥有7万名员工,包括沃土研究院旗下的4.2万名研究员,以及海外事业部旗下的2.5万名海外雇员。”

萌芽总部实际只有三千员工。

就这,都还包括萌芽投资、春苗基金等分支机构的员工。

已经算是十分克制的了。

“互联网业务板块,青禾集团拥有3.5万名员工,拼夕夕集团拥有12.7万名员工,青橙集团拥有11.5万名员工。薇众集团拥有0.3万名员工。”

该板块中,拼夕夕集团拥有员工数量最多,青橙集团次之。

不过都以社招为主。

“制造业板块,麦粒集团拥有7.5万名员工,稻穗集团拥有5.5万名员工,芒果集团拥有3.5万名员工,青柠集团拥有6万名员工,星云集团拥有1.5万名员工,星海集团拥有0.5万名员工。”

麦粒集团旗下的麦粒电子,同样也是产业工人最大的聚集地。相比之下,稻穗集团、芒果集团旗下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人相对较少,有超过三成是研发人员。

“下一个招聘年度,综合各家子公司报上来的招聘计划,整个萌芽系,明年预计将招收七万名新员工。”

“这其中,拼夕夕集团计划扩招一万五千人,青橙集团、沃土研究院计划扩招一万人,麦粒集团、稻穗集团、芒果集团、青柠集团、星海集团计划扩招五千人。青禾集团、星云集团、海外事业部计划扩招三千人,薇众集团计划扩招一千人。”伍佘元汇报。

项目萌芽的规模以及发展速度,这个计划其实是偏保守的。

主要还是因为,过去半年,张硕已经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要控制萌芽员工的增长速度,追求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跟正常的需求之间,并不互相矛盾。”

张硕也是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开口说道:“沃土研究院、青柠集团,可以再额外增加五千个招聘名额,用于增加研发人员。”

沃土研究院自不必多说,作为萌芽的大脑中枢,张硕给沃土研究院预设的16年研发经费,是以四百亿打底,五百亿为上限。

没人怎么行?

青柠集团旗下的青柠研究院,想要有所作为,研发人员也必须要配足。

而且是顶格配置。

“同样的道理,麦粒集团、稻穗集团以及芒果集团,均可额外增加一千名的研发人员招聘名额。至于说星云集团,接下来要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大有作为,就更不能小家子气,可再新增三千名研发人员招聘名额。”

三言两语之间,张硕就特批了1.6万个招聘名额,全部集中在研发岗。

可见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好的。”

大老板亲自指示,伍佘元自然是坚决执行。

“董事长,沃土研究院再新增1.5万名研发人员,以产业园目前的办公条件,怕是很快就会出现办公面积不足的情况。”蒋悦善意提醒。

诺大的萌芽产业园内,除了萌芽控股、麦粒集团、青禾集团以及星云集团总部,剩下的办公区域,基本都是为沃土研究院准备的。

原本以为会很充裕,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考虑扩容的问题。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张硕也是有备而来,笑着说道:“你之前不是跟我提过,说产业园北面有一座待开发的荒岛吗?我准备将那座岛买下来,命名为智慧岛,作为沃土研究院的全球总部。”

原时空,那座岛最终是被腾达拿下的。

这一世,以腾达如今的状态,既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必要拿下那座岛。

“原来是这样。”

蒋悦也是被大老板的壕气所折服,再不多说什么。

毕竟,仅以那座岛的占地面积,包括跟陆地的连接区域,开发得当的话,至少可以容纳近十万人工作、生活。

规划为沃土研究院的全球总部,绝对是绰绰有余。

………

讨论完秋招计划,张硕最后拿目光看向坐在末尾的宋志佑。

宋志佑身为星海集团总裁,平时都是在江南行省甬城办公,此时出现在滨海城总部,就是为了在碰头会上做专题汇报。

汇报的内容,则是跟矿产领域的投资相关。

“星海矿业成立至今,已有九个月的时间,在母公司的大力扶持下,快速走完了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即——投资蓝金矿业等矿产巨头,跟矿产巨头设立合资公司。”

这个确实是快,要是搁在其他公司,想要走完这两步,怎么着,也要两年时间,星海矿业愣是不到一年就搞定。

这就是钞能力了!

“得益于前两个阶段的努力,星海矿业已经完成内部架构建设,组建、培育了一支初步具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

“下一阶段,在董事长的指示下,星海矿业就该主动出击。”

言下之意,在摸清楚矿产行业的规则之后,接下来,星海矿业要在母公司的支持下,利用资金优势,开启全球买买买模式。

继续走激进式的扩张之路。

其实也算不上激进,因为在矿产行业,尤其是放眼全球的矿产行业,本身就是遵循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

中小型矿产公司,在海外并购中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包括对矿产的定价等等。

星海矿业有来自萌芽的强力支持,萌芽自身又资金充足,也有在全球矿产领域大展拳脚的计划,那就没理由畏首畏尾。

一旦摸清楚情况,就要快速出击。

“所谓出击,主要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收购金矿、铜矿、锂矿以及钼矿。董事长批的资金是,下半年预计拨付三百到五百亿的资金,用于相关收购。”

这在矿产并购领域,已经称得上是大手笔了。

主要还是捡漏,为啥这么说?

拥有原时空记忆的张硕,心里再清楚不过,现阶段,无论是金价、铜价,还是锂、钼等矿产价格,都是在低位运行的。

有多低呢?

以金价为例,15年金价约为两百三十一克,22年则是涨到了四百以上。

几乎就是翻了一倍。

至于说铜价,仅仅只是从20年3月到21年5月,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铜价就从每吨三万五,一路飙升到每吨七万五。

锂、钼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现在绝对是抄底全球金矿、铜矿、锂矿以及钼矿的好时机,尤其是对萌芽控股这种不缺钱,注重长期收益的公司而言。

投资矿产行业,绝对是稳健且有益的。

原时空的蓝金矿业就扮演了类似角色,赚的是盆满钵满。

蓝金矿业15年收购卡莫阿铜矿,只花费4.12亿美刀。按照当时的矿山储量来计算,该公司收购的卡莫阿铜矿的吨铜成本为176.5块/吨。

相比之下,19年忠信金属收购艾芬豪时的吨铜成本,却高达1705.5块/吨。

基本上翻了十倍。

这一世,科卢韦齐铜矿、波格拉金矿、卡莫阿铜矿以及timok铜矿等矿产项目,只要有机会,都在星海矿业的投资范围之内。

“就是有一点。”

宋志佑汇报完之后,张硕特别提醒,“矿产收购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以及南美洲,对于枫叶国、澳洲等地的矿产项目,尽可能地避而远之。”

因为某些国家可是会耍流氓的。

“好!”

宋志佑虽然有些困惑,但还是点头应下。

………

接下来一周,萌芽内部无甚大事,外面却是挺热闹的。

7月10日。

旺科遭遇野蛮人入侵,原时空着名的寳旺大战由此开启。

7月12日。

东吱社长终于是承受不住压力,辞职,为财务造假事件负责。

新上任的社长为了挽回东吱目前的颓势,更是亲自下场,加速了跟以梦想基金为首的财团谈判进程,决心卖掉东吱闪存业务。

为东吱的轻装上阵,获取新的资金支持。

7月14日。

壹号店创始人以及联合创始人确认离职,将清空股份再创业。其离职原因,可能与高管团队及最大股东喔尔码之间的不和有关。

次日。

远在在京师的三里屯,便爆出了uyi库事件。

劲爆的新闻是一桩接着一桩,看的人是眼花缭乱,广大网友则是化身瓜田里的猹,到处吃瓜,忙的是不亦乐乎。

7月16日。

阿狸高调宣布成立阿狸音乐集团,全面对标腾达音乐集团,为大文娱战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聘请的董事长,正是闻名遐迩的矮小松。

其实,从阿狸的用人,基本就注定了阿狸音乐集团未来的命运。

又是一地鸡毛!

在泛娱乐这一块,还真就不得不佩服腾达的定力跟眼光。

………

7月20日,星期一。

过去一周,互联网风起云涌,萌芽其实也没闲着,比如说青鸟互娱,就在上周五发布了一款新手游——《克隆战争》。

同样是一款末世废土风格浓厚的卡牌游戏。

除了发布新游戏,上周萌芽最大的新闻还是,稻穗集团终于是跟泰机电签署了烛龙z3芯片的代工合同,挽救泰机电于危亡边缘。

当然泰机电也是付出了足够的代价。

“根据稻穗集团跟泰机电签署的补充协议,稻穗集团除了可以参与16纳米晶圆代工厂的投资,获得25%的股权。”

碰头例会上,高级副总裁顾铭章笑着汇报。

“还拥有对未来10纳米晶圆代工厂的优先投资权,股权同样不低于25%。”

加上之前在28纳米、20纳米晶圆代工厂上的合作,稻穗集团基本上完成了跟泰机电的深度绑定,同时也在一步步地引导着泰机电的晶圆工厂,加速往内陆转移。

比如说,除了16纳米晶圆代工厂,泰机电也在补充协议中承诺,未来泰机电第一座10纳米晶圆代工厂也将落户内陆某个半导体基地。

不是江城,就可能是庐州,亦或是建邺。

张硕很清楚,原时空三星晶圆除了在14纳米先进制程上,稍微压了泰机电一头,此后在10纳米、7纳米、5纳米、3纳米等各个阶段,都是被泰机电碾压。

由此也奠定了泰机电全球晶圆代工霸主的地位。

当然,这都是22年之前的故事。

等到时间进入22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将进入到一个深度需求萎缩期,平果、三星、嘤特尔等巨头都深受其害。

泰机电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萎缩,就意味着芯片需求下降,也就意味着泰机电的订单在不断减少,为此,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削减产能。

之前的很多投资,基本上都是打了水漂。

“除此之外,泰机电还以正式、公开解除了对以梁崧为首的原泰机电员工的竞业限制。”

在此之前,梁崧加入稻穗集团,只是获得泰机电的口头应允。

这回是彻底扫除隐患。

不仅是梁崧,还有萌芽从泰机电陆续挖走的五百多名工程师、研发人员,从此以后,也都可以安心在薇晶半导体工作。

而不用再担心被泰机电起诉。

“再就是,泰机电在烛龙z3芯片的代工价格、供货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看得出,顾铭章对于这次的敲竹杠,可谓是非常之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