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胸有成竹(1 / 1)

苏宁心情无比的高兴,对于这次的提纯他还是胸有成竹的。

苏宁却笑了笑,“盐等会就出来了。”

说完,他又继续加大火力。

让整个宫殿内都有些发热,尤其是这个天气。

让一干大臣热的想要找把扇子,好好给自己扇一下。

煮得越久,众人就越难受。

还不能走,因为现在在商议民生大事。

就在李世民都想催促他什么时候可以完工时,却突然发现。

水慢慢被烧干,锅里糊上了一层白色的结晶。

直到水被彻底烧干,锅底沉积了一大块结晶。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雪白的盐状结晶,不由地发出了惊呼。

“这是盐吗?”

“太神奇了,盐居然又出来了,这是什么法术?”

“没想到盐都融进水里了,还能被煮出来。

苏宁见到这层厚厚的结晶也笑了出来,“终于被煮出来了,要是火力能更大些就好了。”

但众人最关心的还是,这雪白的盐能吃了吗?

李世民当然也有这个疑问,“苏宁,这盐像这样就可以了吗?”

“当然不行,这只是过滤,人吃下去一样会中。”

“啊?”李世民有些不解,“那过滤完有什么用?”

“接下来就要用到豆腐水了,这才是关键。”

于是乎他叫人把豆腐水全部倒在锅里,又开始煮了起来。

和第一步过滤几乎一模一样,煮一遍过滤一遍。

然后又用豆腐水过滤,一直持续五次。

豆腐水里的石膏等物质能够中和山奈钾,再加上过滤。

这些山奈钾全部残留在纱布上,只要每次过滤时换纱布就行。

直到最后一次,整个过程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

只为了提纯几斤盐,当然提纯后这些盐还剩下了一半不到。

因为蒸煮的时候,就会挥发。

但得到的盐将无比洁白,而且无。

要是用后世的技术,这些盐至少可以剩下三分之二还多。

因为后世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抑制这些盐水的挥发。

所以留下来的盐就会很多,但如今是完全做不到的。

不过能留下来这么多也算不错了。

当大家看到洁白的盐状结晶,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苏将军。”长孙无忌凑了上来,“这就可以了吗?”

“可以了,只要把这些盐捣碎就能够食用,而且这样的盐比刚采出来的盐还要好捣碎。”

这种盐状结晶,比刚开采出来的盐松散了许多。

几乎都是颗粒状的,所以很好捣碎。

不过有没,还得试过才知道。

但能看到这么洁白的盐,李世民也是大开眼界了。

红光满面的一拍大腿,“把这些盐混在肉里,拉一条狗试。”

“是!”

当即有人拿着这些提纯的盐,混合在肉里。

然后又拉了一条狗上来,把肉放在了狗的面前。

见到肉的狗十分兴奋,直接吃了起来。

这让在场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是这条狗没出事。

那么说明这个办法有用,要是死了,那就说明这个办法彻底宣告失败。

所有人都不希望狗死,所以死死盯着那条吃肉的狗。

狗吃第一口时发现有点咸,但还是吃了下去。

甚至还想吃第二块。

看到狗吃完肉后,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想看看它会不会发。

因为盐吃下去之后不会立马发作,而且苏宁这些盐还用水稀释过。

所以大家特意等了一炷香时间,要是普通人吃了盐。

最多半柱香不到的时间就会发作,产生腹痛。

但这条狗一炷香过去后,还没有任何异常。

吐着舌头看着众人,显然是还想吃一块。

看到这一幕,众人面面相觑。

李世民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这个办法成功了!”

其余大臣也是议论了起来,脸上都挂着兴奋的表情。

“没想到这个办法还真有用。”

“那是,苏将军的办法能出错吗?”

“怎么以前我们就没想到?”苏宁表面非常淡定,其实心里慌得不行。

这个办法是他以前上网时无意中看见的,也不知道行不行。

今天突然发生这种事,也只好用来试试。

没想到还真行,倒是皆大欢喜。

长孙无忌当即表示祝贺,“恭喜圣上,从今以后大唐将不会缺盐!”

“国库又能充盈了!”杜如晦也是喜气洋洋,“苏将军真是立大功了!”

“是啊。”房玄龄跟着符合,“虽然不懂是什么原理,但这个办法也太神奇了。”

李世民听后哈哈大笑,“如今大唐的盐井,盐田加上盐矿以及海盐等等,足够让大唐使用百年。”

其实李世民还低估了,这些盐井,盐田,盐矿,海盐都是现目前发现的。

没发现的更多,足够整个大唐使用上千年都不成问题。

尤其是那些盐,占了大半部分。

现在有了这个提纯方法,盐也可以食用了。

于是他笑盈盈地看着苏宁,“苏宁,你提纯盐有功,我将长安那几座盐田全部给你,

产出的盐全部由你自由分配。”

长安那几座盐田可不小,每年产盐数十吨。

但很可惜的是,这些盐田都是盐。

所以用现目前的提纯法来说,每年的盐至少要减半。

不过这样也好,于是他赶紧谢恩,“多谢陛下!”

没想到今天还搞到几座盐田,简直太好了。

苏宁和李世民皆是皆大欢喜,一个得到了提纯法。

一旦得到了盐田,从此以后困扰大唐盐的问题,基本解决。

告别皇帝和一众大臣后,苏宁回到家里。

带上房婷婷,骑上盗骊前去查看自己的盐田。

李世民总共封给自己三座盐田,都是盐田。

这些盐田靠在一起,加起来差不多有三百多亩地。

望过去一望无际,但如此肥沃的盐田。

却没有人来开采,现在这些盐田属于自己。

苏宁当即让人过来开采盐田,准备把盐加工成精细盐。

然后出售,毕竟这么多盐自己府上就算顿顿把盐当饭吃。

吃几辈子,都吃不完。

而大唐的盐价可是很贵的,简直就是贵的离谱。

因为大唐免去了很多农业税收,但国库又不能没有税收。

所以就把免去的那部分税收,很大部分加到了盐价上。

历朝历代都这么做的,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不多时,从苏府找来了许多采盐工人。

当大家看到这些盐时,都打了退堂鼓。

毕竟对于苏宁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对于他们来说可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