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同去镐京(1 / 1)

陆铭被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随后又觉得可行。他虽然不能像神仙一般做到‘肉死人、生白骨’,但如果只是催眠,他还是可以办到的。只要柳韵书放开戒备,他就能把周遭的景象用幻术送入她脑海里。

他连忙往上官府走去,不到片刻,就来到门前。

陆铭被人放进大门,指明要找柳韵书,然后就直奔去了柳韵书门口。屋内黑漆漆的,他敲门喊道:“……柳韵书?”屋内很亏就有了回应:“是你?找我何事?”她声音异常的冷静。

陆铭迟疑片刻,说道:“我想到个办法,或许能让你重见光明。”

“当真?”

屋内传来个激动的声音,随后又是疑惑:“……你?能怎么做?”

“你随我去集市,一去便知。”

柳韵书在黑暗中动了一下,随后又坐定下来。陆铭不解道:“你不愿意去?”柳韵书摇了摇头:“夏前辈早与我说过,这双眼睛只有地仙才能救治,你又要如何去治?”

“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我不信你。”

陆铭闻言一窒,这才醒觉她其实并不信任自己,甚至抱有戒备。他出言嘲讽道:“堂堂法家学徒,竟然怕我一个小童的戏耍?你这般脆弱,还不如早些去嫁人。”

柳韵书一听,顿时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她已经决定赴死,自然容不得别人的污蔑。

陆铭又道:“你敢不敢随我出门!”

柳韵书嗤笑一声:“言语相激,于我无用。”

陆铭真是服了,但此时柳韵书又站起身来,说道:“我随你去!”说罢在陆铭愕然的目光中,缓缓摸出门来。她瞎了这段时间内一直在修炼,所以还不能适应瞎子的生活,甚至走路也不敢迈太大的步子,生怕撞到什么。陆铭见她小心翼翼的模样,伸手搀扶住了她的手臂。柳韵书怔了一下,但也没反抗。

两人慢慢的走出了宅院。

夜间的镇子十分冷清,但东面有一处热闹的地方,那里有戏曲和杂派散人的表演。陆铭来到这里的时候,四周依旧点着灯笼。

柳韵书听见热闹的人声,不知为何心中安静了下来,她一直躲在屋子里不见外人也有点孤独了。她原本警惕的脸上也放松下来,不由得问道:“走了这么久,你说的重见光明又在何处?”

陆铭道:“便在此处。”

柳韵书不解道:“我并不能看见亮光。”

陆铭沉吟片刻,说道:“我在离开营丘这段日子,改投了别派,拜了一个散人为师。”柳韵书顿时变了脸色,因为这不仅是欺师灭祖,而且是对‘志同道合’的一种背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信仰’的不同,两个人可能前一刻是朋友后一刻就变成仇敌。陆铭连忙道:“你别那种表情,并不是每一个门派都像法家那般严谨。我投的是道家一个小分支,名唤胡梦,是走江湖卖艺的散人,这些人平时用些光怪陆离的幻术赚些小钱,他们所坚持的并不会和法家相互冲突,只是理念不同而已。”

柳韵书听了舒展眉头,随后又嘲讽道:“借宿上官先生家中,却第一个背弃法家,你很好!”

“我天性懒散,本来就不适合当法家之人,算不得背叛吧。”陆铭不想再和她纠缠,转而说起了正题:“胡梦派擅长幻术,能把一些奇怪的幻象灌入脑海中,我想,如果把我看到的景象当做幻象带给你,就能让你重见光明了。”

说罢,连击三掌,往柳韵书眉心一指。

毫无防备之下,柳韵书顿时被拉近了幻术中。她的灵台中一阵光芒闪过,已经出现在热闹的街道上。只见街道两边是一排客栈,有不少客人来往,而且不远处就是一个大广场。但今日没有戏曲表演,显得有些冷清。只是她定睛细看,发现街道上的人没有面容,或者说,无法看清楚面容,只知道这些人有鼻子有眼睛,但要细看,却看不清楚。

她先是愣住,随后转过头来,看见陆铭站在眼前。陆铭的面容很清晰。

“……这是……幻术?”

陆铭解释道:“要弄出建筑不难,但要细细的刻画每一张人脸实在太难了,我也没那么多心思去观察街道上每一个人。不过这样,你就能自由活动了吧?”

柳韵书实在不敢相信,她走到街边一个木梁旁边,用脚踢了踢,发现真的可以触碰到。她惊喜的转过身,又去摸了摸一片树叶,触感冰凉,又有种温柔的感觉。

“都是真的!我并未改变这里的一切,只是原封不动的给了你。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分毫未差。”

柳韵书并未搭理陆铭,兴许是她太兴奋了,来不及去表达。她只是东看看,西看看。忽的,等她绕到一处栅栏后面,不由得道:“这里……怎么一片模糊?像是有个泥水潭飘在空中似的。”

陆铭道:“别离我太远,你看见的一切都是由我传达给你的,若是太远,我便看不清楚了,所以在你眼中也变成了一片模糊。”柳韵书回道:“这样……岂不是只有在你身边我才能看得清?”

陆铭点了点头。

柳韵书又道:“若我所见的一切都是你传达的,岂非要日日与你在一起,与你同行?”

“这是胡梦派的‘真如幻令’,若你有兴趣我可以传你,等你参悟了其中的奥秘自然就能脱飞出来,离开肉体的束缚。”

但‘真如幻令’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练成的,陆铭因为机缘巧合才渡过了‘本我非我’的难关,其他人没那么容易理解它的奥妙。就像陆铭说的,他天生懒散适合道家,而柳韵书并不是一个天生懒散的人,她本来就不适合道家,更不说去参悟道家中最偏门、最邪门的胡梦派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对一个秉持严谨的法家学徒来说,简直堪比天书。

不过柳韵书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她得知可以重见光明,顿时满怀欣喜。唯一让她有疑虑的是,这门功法并不是法家的心法,她想到要背弃之前的坚持,仍旧心存疑虑。她沉思片刻,说道:“我暂时与你同行,但不学你的术法,只是借你的双眼去历练,等我参悟了铭心令便不用借助你的视线了。”

陆铭惊讶道:“你要一直跟着我……?”

柳韵书反问道:“这有何难?”

她恐怕还不知道,陆铭并不打算在某一处定居,而是准备去镐京闯荡。此去千山万水,而且没有时间的期限,她要如何跟过去?又怎么能带着她?

柳韵书听了陆铭的打算,顿时沉默下来,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我与你一起前往镐京,如今先生已死,等给先生报仇之后我们就随夏前辈一起去镐京,你找你的人,我学我的术法,等到了镐京,我会想办法再找一个胡梦派的人帮我,不会拖累你。”

和夏启封等人一起去镐京是个不错的主意,至少能确保自己的安全。陆铭同意了柳韵书的请求,但因为夏启封是法家之人,所以陆铭为了不被察觉,要把幻术压制下来。也就是说,他只能传给柳韵书一种很模糊的画面。再让柳韵书自己配合听力,去判断周遭的场景。

这样至少比瞎子好许多,也能做些简单的事情。

就这样,二人打成了协议。

…………

一夜过去,第二天众人在门口集合,然后一起去了长音山。陆铭知道那妖已经走了,所以不甚在意,只是默默的跟在众人身后。经过七八日的搜索,果然没有半点痕迹,入眼的只有绿树葱葱的山脉。陆铭还带众人去了妖怪的洞穴,可奇怪的是,并没有找到什么宫殿,甚至连洞口也没找到,似乎只有在灵魂离体的状态下才能见到那个洞口。

在第十一日的时候,发现了庄华的尸体,已经变作枯骨了,他手里还拽着那柄偃甲刀。陆铭走上前,用布包裹了骸骨,然后将他的偃甲刀收了起来。

众人商议片刻,都觉得妖怪可能走了,想必这里只是它一处暂时落脚的地方。

如此一来,就没法报仇了。

上官琳气得牙痒痒,怒道:“该死的妖怪!定是怕我们寻上来,提前逃走了!”妖怪不是人类,如果要逃,也是往深山里逃,那种地方没办法用通缉令追踪,也没办法派人搜索。

众人甚至都不知道那妖的真正面目。

至此,只能返回营丘。

既然妖怪逃了,夏启封便不想久留,打算三日后就回镐京。上官琳建议道:“娘孤身一人在此十分不妥,我和大哥商量好了,让娘和爹的几个妾室一起去镐京,就由我二人护送。至于夏前辈,身兼要职,不方便久留,所以要先行离去。”

上官夫人对搬家的事没有异议,只是看向柳韵书,因为这姑娘双目失明,还没来得及找个人家。

柳韵书当即说道:“从今日起,我会和陆铭一起出门历练,不再打扰夫人了。”

陆铭之前假借‘秦柱’的名字,这件事已经和上官夫人解释过了,其他人也都知道了其中的曲折。虽然众人都觉得陆铭应该站出来说清情况,但考虑到没有证据,所以也没强迫陆铭。

上官夫人惊讶道:“你双目失明,还要去历练?”

柳韵书撒了人生中第一个谎:“可以凭耳力听风……”其实她根本做不到,不过有陆铭在身边,她能勉强辨认一些事物,不会像之前那样乱摸乱抓。

上官琳也十分佩服:“柳姑娘这次同我们进山,都走在前边,她就算没了双眼也能行动如常呢。”

上官夫人这才释然。

次日的时候,陆铭去了营丘的偃甲堂,把庄华的骸骨葬在了那儿。同时得知庄华并无亲属,他的刀也成了无主之物。陆铭见刀神细腻,索性就当剑插在自己腰间。堂口一个老者见了,不由得疑惑:“你当真是法家之人?”毕竟法家的人肯定不会轻易的占据别人的财物。

陆铭微微一笑,并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