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8章 《劝世良言》(1 / 1)

写到这里,不得不中断故事。

咱们撇下洪仁坤不提,特意用一章的篇幅,说说这本《劝世良言》。

没办法,后面的故事,都与这本书有关!

甚至,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都肇始于这本书!

这个世界很奇妙。

泉口的一块石头,有时往往就能改变小溪的流向。

就是说,如果洪仁坤没有与曹大宝住隔壁。

或者,即便隔壁住的是曹大宝,但并没有拉洪仁坤去怡红院。

再或者,即便俩人去怡红院,路上没有遇到那两个传教士,没有得到这本书……

那么,洪仁坤就还是洪仁坤,不会改名洪秀全,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拜上帝教,更不会有什么太平天国!

不过,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洪仁坤拿到《劝世良言》这本书,在客栈里,仅仅也就是翻阅了一个钟头。

当时,他百无聊赖,翻阅这本书,也仅仅是读书人得到一本书后的习惯而已。

此时此刻,尚未出榜,他哪里有读书的心情呢?

更何况,《劝世良言》中的内容,他一知半解,味同嚼蜡,也读不进去。

对基督教,天主教也好,新教也罢,之前,洪仁坤闻所未闻,读起来望文生义,是很自然的。

所以,他浏览了一番,有了个大致印象,就塞进了书箱。

那么,《劝世良言》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由中国籍传教士撰写的基督教新教派中文布道书。

说句实在话,说它是书,有些夸张,名不副实。

为啥?

两个原因。

一个是,从篇幅和装帧上看,《劝世良言》也就薄薄几十页,纸张下乘,印刷的质量又不咋滴,字迹也很模糊。

如果放在今天,就跟街头散发的小广告差不了多少。

另一个,小册子的内容也杂乱不堪。

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从《圣经》中寻章摘句,比如,《创世纪》第三章及释文,《马太福音》第五、六、七章,等等。

另外,对《圣经》的解释,也断章取义,甚至,有的解释前后矛盾。

为了通俗易懂,便于中国读书人的理解,作者独辟蹊径,把《圣经》中的故事与中国神仙妖魔鬼怪杂糅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简直就是个四不像。

可能是觉到内容太单薄了,最后,作者又摘录了若干首赞美诗,给人以滥竽充数之感。

总之,这本小册子,就是一锅大杂烩!

然而,你千万别小瞧这本书。

正是它,改变了中国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叫梁发。

梁发,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即西元1789年),卒于咸丰五年(即西元1855年)。

他又名梁阿发,字济南,号澄江,老家在肇庆府高明县西梁村,即今天的佛山市高明区。

梁发出身于农民家庭,为了谋生,青年时期就只身来到广州,在制笔厂和印刷厂做工。

因为读过三年私塾,梁发是识字的,在印刷厂当刻字工。

因为基督教会印刷《圣经》等宣传品,梁发由此结识在华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及其助手米怜。

novel九一。com

同时,他也对新教的教义产生了兴趣。

西原1815年至1821年,六年间,梁发随同传教士米怜赴新加坡马六甲,参与海外对华传教中心的工作。

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

1816年,由米怜主持受洗礼,梁发正式受洗入教。

他是近代史上中国第一个受洗入教的基督教徒,也是基督新教的第一位中国传教士。

1818年,梁发返回广东传教,官府认为他传播邪教,予以抓捕。后经教会营救出狱,他再次回到马六甲。

道光二年(即西原1822年),米伶病逝。

梁发再次返回家乡。

由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要回国探亲,于是,就委任梁发为第一位华人基督教牧师,继续传教事业。

道光八年(即西原1828年),梁发再次遭官府追捕。

他提前闻听消息,连夜逃到了澳门。

在传教的过程中,梁发深深认识到,宣讲教义,得有个载体。

毕竟,你讲得口干舌燥,讲完就完了。

如果有一本教义,印发给识字的读书人,就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上帝,吸收更多的会众。

于是,在澳门,他也没闲着,开始着手撰写《劝世良言》。

两年后的1830年,他又悄悄返回广东传教。

1832年,梁发在广州传教,将《劝世良言》印成了小册子。

该书分为九个章节,大约10万字。

此后的几年间,他的《劝世良言》广为散发。

洪仁坤到广州应试这一年,正是道光十六年,即西原1836年。

就这么阴差阳错,他得到了梁发的《劝世良言》。

咱接着说梁发。

梁发其人,还很有爱国情怀。

道光十四年(即西原1834年)秋,鸦片在中国已经泛滥成灾。

梁发痛心疾首,写就一篇《鸦片速改文》。

他在文中直指鸦片的危害,大声疾呼,所有的基督教徒不准沾鸦片,还主张外籍传教士写信回国,劝告本国人不要再向中国输入鸦片,铲除毒根。

呵呵,梁发的想法当然好,可是,太幼稚了。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屁股决定脑袋,外籍传教士怎么能听他的呢?

但是,这篇文章,却引起了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关注。

1838年12月31日,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一看到梁发的《鸦片速改文》,顿时觉得找到了知己。

他立刻召见梁发以及其子梁进德。

一番畅谈下来,林则徐盛情留用梁发。

梁发也深为林则徐的热情所打动,但他本人的传教工作繁忙,实在分不了身。

于是,梁发就留下儿子梁进德,成为林则徐的幕下翻译。

后来的禁烟运动中,梁发父子尽心尽力,功不可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林则徐主持编译、梁进德主笔编写,出版了《四洲志》一书。

《四洲志》是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书中简要叙述了亚欧非美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

这对于“睁眼看世界”的近代中国,意义非凡!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