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1章 起义口号(1 / 1)

洪秀全匆匆下山,只恨爹娘没生四条腿,夜色中往紫荆山狂奔。

不得不说,贵人自有好运。被掳到山寨,居然还能碰到花县老乡,遇难成祥,化险为夷,不服不行。

午时,他赶到金田村韦昌辉家里。

恰好冯云山也在。

洪秀全惊魂未定,大口喝了一碗茶,这才说了被绑二郎山的意外。

众人听罢,也是一惊。

忽然想起匪首莫云要胡以晃送银子赎人,洪秀全说:

“昌辉小弟,赶快找个得力人手,往山人村跑一趟,莫要胡兄着急。也顺便喊他过来一聚,塿议大事。”

韦昌辉便让弟弟韦俊速速出门。

?时,又让家人去通知杨萧二人,也来相聚。

洪秀全本还想叫上秦日纲与石达开,但贵县路远,只好作罢。

至于罗大纲,暂时先不暴露为宜。

安排完,洪秀全实在困乏至极,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夜幕已经降临。

众好汉齐聚韦家,韦源玠、韦昌辉父子自然要尽地主之谊,酒肉菜蔬,热热凉凉,七七八八,摆了一大桌。

胡以晃早已到了,见洪秀全双眼泛著血丝,关切问道:

“秀全弟,在二郎山上,没有受皮肉之苦吧?”

洪秀全如实说了山寨上的遭遇。

胡以晃听罢,赞叹道:

“先生德高望重,众人景仰,即便海盗匪帮,也能点石成金,实在传奇!佩服!”

洪秀全自然要谦虚一番:

“哪里,哪里!都是天父的恩典,赐福予我。敬拜上帝,乃天王大道,自然能感化众生,洪某岂敢贪天之功,窃为己有!”

胡以晃告诉洪秀全,送绑票的前脚刚走,韦俊就到了。

说完,他又责备道:

“弟弟,从今往后,吃一堑长一智,切莫独自出行,以防不测!”

洪秀全点头称是。

正说话间,门外有人高喊道:

“洪大哥,在哪里?”

听声音就知道,是萧朝贵。

洪秀全一把拉他进屋,热切地问:

“萧妹夫,月余未见,别来无恙?”

萧朝贵双手抱拳作揖,急急地说:

“大哥,吉能胜被抓走了一个月,眼下还不知死活,得赶快捞出来啊。”

“萧弟所言极是!今夜群英聚会,正要合计此事。”

说说话话,杨秀清也到了。

众人入席,洪秀全谦让一番之后,坐了首位。

冯云山与韦源玠左把相陪,其他人随意坐了。

韦俊起身,给各位斟上了酒。

洪秀全仍然以茶代酒。

也正因他酒精过敏不饮酒,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军中禁酒。

今夜的相聚,意义重大,需要商议的事情很多。

当务之急,是营救吉能胜、黄维正等人。

洪秀全让杨秀清与萧朝贵组织教友科炭,仍由黄玉昆出面搭救。

而组织科炭,也不仅仅是为这几个人赎身。

novel九一。com

既然准备扯旗造反,就需要大笔钱财,购买红粉(即火药)以及武器。

因此,这次科炭,不比以往。募捐的力度要再大些,倡导信众们,拿出家中一半的钱粮做贡献。

谈到贡献家中余粮,杨秀清推荐说:

“洪先生,我认识一个?余廷璋的,是个粮贩,去年冯先生已经给他施过洗。信众们捐的粮食,是否先由他保管?”

洪秀全不认识其人,便问道:

“余廷璋人品如何?能否靠得住?”

杨秀清回答说:

“余廷璋也是本地人,做生意童叟无欺,看重信誉,很有美名。”

冯云山点头认可,分析道:

“秀清所言,颇有道理。否则,大家捐了粮食,不论放在谁家,都难以掩人耳目。尚未起义,就已经暴露了。”

韦源玠也说: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个大事要事。粮贩子囤积粮食,名正言顺,此计甚好!”

洪秀全便欣然?意了。

却说这余廷璋,也是桂平人。

余廷璋的家境,虽谈不上富甲一方,但属于小康。

他为人忠厚,诚信经营,经杨秀清举荐,也被冯云山拉入拜上帝教。

金田起义时,余廷璋组织了部分商贩参加了太平军,是金田起义的元勋之一。

后来,在从广西到南京,太平天国建国前后,余廷璋被任命为正典圣粮,职?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韦源玠饮下一杯酒,说道:

“正式扯出义旗之前,恐怕得先造舆论,就像当年,红巾军起事前,先散布童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冯云山也极其赞成,附和道:

“咱是得有自己的纲领。纵观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口号,用来号召民众,鼓动人心。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北宋王小波的‘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杨秀清与萧朝贵没读过书,插不上话。

韦昌辉虽然是只花头鸭,但也多少知道一点,就说:

“在下以为,要论口号,还是后汉的张角的说辞,最有煽动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胡以晃深表赞?,也说:

“张角的口号,四句话四层意思,方方面面都有了。”

众人就看向他。

胡以晃又解释道:

“苍天已死,就是说,起义的时机已到了;黄天当立,说明要造反的合法性;岁在甲子,是明确了举事的时间;天下大吉,是向教友们描绘了起义的前景啊。”

众人点头称是。

韦源玠手捻胡须,又说道:

“这句口号,还好在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咱的口号,千万别学王薄。”

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就纷纷问道:

“王薄?他谁呀?”

韦源玠也只好解释说:

“隋朝末年,王薄在长白山起义,也编了一首歌谣: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编的那么长,谁能记得住呢?”

萧朝贵忽然开了口,说:

“要说便于记诵,还是夌闯王的最好: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众人都笑了。

洪秀全沉思片刻,说道:

“众兄弟言之有理!综合诸位意见,咱拜上帝教的口号:有田?耕,有饭?食,有衣?穿,有钱?使!如何?”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