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7章 苏三娘(1 / 1)

天地会中,并非都是大头羊张钊这种小人,也有真豪杰。

男子,自然是罗大纲;

女子,非苏三娘莫属!

金田起义前,天地会投奔太平军的,当时塿有八支队伍。

可惜,好景不长。

没多久,这些队伍因受不了严格的军纪,走的走,溜的溜。

大浪淘沙,烈火真金,最后留下来的,也只有罗大纲与苏三娘了。

苏三娘,娘家姓冯,原名冯玉娘,广东高州人(即今天茂名市代管的高州市)。

她出身于武技世家,一手飞镖,?发?中,颇有盛名。

苏三娘从小跟着父亲,闯荡江湖卖艺,勉强糊口度日。

却说这一天,父女俩来到横州,摆下了摊子,开始叫卖。

苏三娘虽是杂耍艺人,却身材高大,面容娇俏,很招人眼球。

结果,就招惹来了当地的五六个地痞。

地痞头目,绰号泼三儿,混迹横州街头,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泼三儿一伙围在摊前,先是看热闹。

此时的苏三娘,还叫冯玉娘。

冯玉娘躺在一张小板凳上,一个陶罐在她的脚尖翻飞,时而旋转,时而跳跃,但就是不会落地。

这是传统杂耍中的蹬技。

围观者不由赞不绝口:

瞧!这女子真不简单,人家的脚,比咱的手都灵?啊!

于是,大家纷纷掏出赏钱,放进了他爹端著的碗中。

这里需要啰嗦两句。

冯玉娘表演时,是赤着脚的。

她从小也未缠足,是一双大脚。

泼三儿也假模假样掏出一个铜板,丢进碗里,说:

“小娘们,蹬罐蹬得不错啊。”

冯玉娘收了罐子,站起身,道了个万福说:

“承蒙大哥夸奖,小女子献丑了!”

泼三儿又掏出一串制钱,嬉皮笑脸说:

“你再接着献丑,大爷我今天就破破财,这一串铜板就都打赏啦!”

冯玉娘不知是计,就问道:

“不知大哥要小女子怎么献丑?是要看飞镖表演么?”

泼三儿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声说:

“大爷对那个不感冒!还是蹬这个陶罐吧。”

冯玉娘心里话,这个不是刚刚表演过吗?

她就再次走向那条板凳,准备躺下。

没成想,泼三儿淫笑着说:

“你不是要献丑嘛,这得脱了裤子表演啊!”

一干地痞也跟着起哄道:

“就是嘛!脱了裤子,丑于见人的地方才能献出来嘛!大爷们就好这一口!”

哎哟,是这么个献丑的意思!

泼三儿奸笑着又说:

“不是你说要献丑的吗?快脱吧!蹬不蹬罐子都无所谓,这一串制钱,大爷我都打赏啦!”

冯玉娘听罢,不由杏眼圆睁,怒火三丈。

见过无耻的,可是,从未见过如此无耻的。

她不由满脸羞愤,破口骂道:

“回家找你娘啊!让你娘给你献丑呗!你就是从那个丑地方生出来的!”

novel九一。com

这话骂得真解气!

泼三儿哪里受过这待遇啊。

他立刻恼羞成怒,一挥手,说:

“弟兄们,这骚娘儿们居然敢骂我等!还愣著干嘛?砸了她的摊子!”

这五六个地痞一拥而上,开始打砸。

冯玉娘父女俩护住这个,却看不住那个,陶罐啊啥的,登时碎了一地!

正在这时,人群中一声断喝:

“住手!光天化日之下,你等欺负人家卖艺人,还有王法吗?”

众人一看,是一位好汉!

但见他五大三粗,威风凛凛,站定在摊子内。

泼三儿见来了个管闲事的,便骂道:

“你他娘的,吃饱了撑的?兄弟们,上!”

这五六个地痞就扑向来者。

可是,这位好汉身手矫健,三拳两脚,把几个地痞打得满地找牙。

泼三儿见碰到了练家子,嘚,好汉不吃眼前亏,一使眼色,几个小痞子屁滚尿流,溜之大吉。

出手相救者,不是别人,正是苏三!

苏三,何许人也?

他还真不是一般人。

苏三是广东灵山县人(灵山,今属广西),因受当地豪绅的长期欺凌,忍无可忍,离家前来横州,加入了天地会。

很快,苏三成为天地会横州分会的头目之一。

苏三生性豪爽,广交豪杰,领导一支农民起义军,专门与官府作对,提出了劫富济贫,杀官放囚的口号,深受贫苦农民的拥护。

这个故事很老套。

苏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英雄救美。

俩人情投意合,冯玉娘以身相许,于是结为夫妻。

从此,冯玉娘随了夫姓,改名苏三娘。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不料,道光三十八年(即西元1838年)八月,因叛徒出卖,苏三在战斗中被乱箭射死。

苏三娘悲痛欲绝,满身缟素,手持双刀,带领五百人马,杀到老虎岭,砍下仇人的头颅,为丈夫报了仇。

后来,她接收了苏三的人马,回到家乡高州。

由于清廷不断围剿,苏三娘的处境越来越难。

这时候,拜上帝教正在金田团营。

她得知消息后,率领一千余众,投奔了太平军。

按照杨秀清、冯云山的安排,苏三娘驻扎在武宣东乡。

没多久,由于要执行男女别营的军纪,她奉命改编了队伍,男兵调配到其他将领手下,只留下清一色的女兵。

苏三娘,是太平军中第一位女军军帅,跟随洪秀全转战沙场,?帼不让须眉,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三娘的英勇善战,不仅在太平军中有口皆碑,连大清的状元龙启瑞都深为折服,真可谓美名远扬。

龙状元曾写下两句诗,描绘苏三娘的形象:

两臂曾经百余战,一枪不落千人后!

后来,当苏三娘飒爽英姿,率兵开进南京城时,这位龙启瑞诗兴大发,再次赋诗赞曰:

城头鼓角声琅琅,牙卒旌旗林立张。

东家西家走且僵,路人争看苏三娘。

还有个文人吴家桢,目睹了苏三娘的女兵风采,在其所著的《金陵纪事杂咏》中,有诗赞曰:

绿旗黄,女元戎,珠帽盘龙结束工。

八百女兵都赤脚,蛮衿扎裤走如风。

进入天京后,苏三娘任女营副总管,协助洪宣娇管理女营。

这些都是后话了,暂且打住。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