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8章 杜受田其人(1 / 1)

北京圆明园。

慎德堂内。

道光帝卧在床榻上,形容枯槁,行将就木。

面对父皇的问题,两位皇子的表现大不相同。

六子奕?放言高论,胸中似乎全是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

而四子奕詝,也不管他爹问什么,就是不搭腔,趴在地上哭得像个泪人。

结果,杜受田赌赢了。

他赌的是人性!

人,在弥留之际,哪怕贵为天子,也最易感情用事。

毕竟,一生的道路就要走到尽头。

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

此时此刻,不论是谁,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慰藉。

皇四子伏地大哭,悲伤欲绝!如此仁孝之心,正是人君必备之德。

德才兼备,德与才,历来以德为先!

没有意外,在最后时刻,道光帝明确传位于皇四子奕詝!

不得不说,杜受田绝对是高手!

没有他的点石成金,奕詝不可能登上皇位!

读到这里,我们便不难理解,咸丰帝对老师岂能不膜拜有加,敬若神明?!

登基之后,凡重大决策,不论是国计民生,还是人事安排,咸丰帝拍板之前,总会先征求杜受田的意见。

而杜受田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办事公而忘私,光明磊落,颇有政声。

上次册封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就是杜受田力荐的结果。

换句话说,杜受田,就是咸丰前期帝国的实际主导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章说过,杜受田是山东滨州人,出身官宦诗书人家。

其父杜堮,是嘉庆年间的翰林院编修,官拜礼部左侍郎。

所以嘛,杜受田从小接受的,就是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

据史料记载,杜氏家族,明清两朝的秀才达到347名之多,而文官做到知县以上、武将千户以上的,有39名。

大清一朝,滨州杜氏“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当时已经名扬天下。

人家那不是一般的厉害,而是超级厉害!

而杜受田更是位居帝师,受到了咸丰皇帝的恩宠,达到了家族的极盛。

咸丰二年(即西元1852年)六月,山东等地连降暴雨,杜受田的家乡滨州等地遭受严重水灾,房倒屋塌,舟行陆地,饥民淹溺而死者不计其数,真的是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杜受田主动向咸丰帝请奏,赶赴山东等地赈灾。

时年,他已是66岁高龄。

到达山东后,他不顾溽湿,宵衣旰食,夜以继日,察民情,问民苦,解民忧,纾民困,与当地官员一道,出台章程,安抚灾民。

在山东办理完赈灾事务,他又远赴江南。

因舟车劳顿,原来就有的肝病复发。

但杜受田隐瞒病情,以公事为要,不是轻伤不下火线,而是重症不下赈灾现场。

结果,时年七月九日,病逝于淮安清江浦。

噩耗传到北京,咸丰帝痛不欲生。

他爹道光帝死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都未必这么悲痛。

灵柩抵达京城,咸丰帝亲往吊唁,扶棺恸哭,追封杜受田伟太师大学士,并当场予以谥号“文正”。

按照清朝定制,大臣身亡之后,应否封谥,封什么谥号,必须由礼部先行奏请,最后皇上定夺。

novel九一。com

而杜受田,直接就钦定了谥号。

这在整个大清近三百年历史上,仅此一人!

而且,“太师大学士”与“文正”,也是人臣中最高等级的册封。

自嘉庆以来,到杜受田为止,被追封为太师大学士的,也仅此一人!

次年十月,杜受田的灵柩要回滨州故里安葬。

咸丰帝派恭亲王奕?祖奠目送,并亲赐金镐玉锹。

钦赐这个干嘛呢?

这个寓意很特殊:

就是说,老师灵柩回乡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凡阻碍灵柩前进之物,均可一概铲除,真可谓哀荣备极!

杜受田为人低调,为官清廉。

在滨州的杜宅,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

杜受田是一品大员,位极人臣,但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

杜受田之墓,后来曾被盗墓贼开挖过。

在这些土夫子看来,杜受田生前这么大的官,杜墓里,肯定金银财宝无数。

可是,他们很失望,墓里最贵重的随葬品,仅仅是一两件小玉饰而已,连一个普通的土财主都不如!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

杜受田逝去,但他的儿子依然混得风生水起。

咸丰帝把对帝师的思念,全部转化为对杜家后人的恩隆。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之内,杜受田的长子就由原来的从五品,提升至正二品的侍郎,后来又进入军机大臣的行列。

九年之后,咸丰帝临终前,因新皇帝年幼,担心出现后宫乱政的局面,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分别是:

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而这位杜翰,就是帝师杜受田的儿子。

俗话说,盛不过三代!

然而,杜氏一门,历经明清两朝,前后600年长盛不衰,可谓历史一大奇迹!

其奥妙何在?

我们寻幽探微,也许,从杜家私塾的那副对联中,能揣摩一些精髓要义。

上联曰:不染似莲花,经世何妨出世;

下联曰:真空如水月,禅机即是文机。

扯得有些远了。

咱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杜受田接到圣旨,急忙赶到养心殿,甩了两下袖子,匍匐在地:

“下官杜受田,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丰帝亲热地说:

“杜爱卿,免礼平身,赐座!”

杜受田站起身,落了座,问道:

“这么晚了,圣上召见微臣,可是有紧急要事?”

咸丰帝满脸愁云,心事重重,说道:

“今有广西代理巡抚劳崇光上奏,粤西盗匪蜂起,情形日益疲敝。天地会之寇,尚未彻底剪除,今又有拜上帝会逆贼作乱,伪称太平军太平王,聚数万余众,得势猖狂,?朕寝食难安。”

杜受田闻听,也大吃一惊。

他稍顿了顿,起身作了一揖,说道:

“去年臣曾举荐林则徐,可惜天不假年,林公尚未到任,却驾鹤仙逝。不过,圣上不必忧思过重。想我泱泱大清,群英荟萃,人才济济,臣再荐三人,定可荡平贼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