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回 贾诩之谋(1 / 1)

三国赤子 云孤寂 1611 字 26天前

第三卷第一百五十六回 贾诩之谋[1/1页]李儒笑道:“岳父不觉得眼下的形势,和当年秦灭六国的形势很相似吗?诸侯眼下已经开始相互攻伐,而岳父则有函谷关之天险。

当诸侯斗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就是丞相挥师扫平天下之时!”董卓想了一下,一拍大腿笑道:“秒啊!待到诸侯疲惫之时,我自函谷关杀出,天下将落在我手!”“太师大人,不如让这诸侯,更加热闹一些。”

贾诩看李儒看向自己,知道他定是要自己出谋划策,无奈的叹了口气,上前对董卓说道。

董卓看了眼贾诩,这个人李儒多次在自己面前保举,应该是个能人。

当即笑道:“文和有何妙策,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孙坚怀揣玉玺,被荆州牧刘表所杀,现在其子在袁术处。

太师可下令,让刘表向那袁术要人。

若是袁术不交人,可令徐州牧陶谦,与刘表共同讨伐袁术。

北平太守公孙瓒,与幽州牧刘虞不睦,可下诏刘虞讨伐公孙瓒。

袁绍新得冀州,必定让公孙瓒心生嫉恨,可令公孙瓒以大义之名,来讨伐袁绍。”

贾诩想了下,便对董卓说了下。

贾诩说完后,心中暗叹一声:这一道诏命若是传下去,天下诸侯必将纷乱。

至于会不会成功,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贾诩相信诸侯现在都缺一个接口,而自己就是给他们这个借口!乱吧,让这个天下都乱起来吧。

“那曹操该如何处置?文和似乎忘了这个人物!要知道曹操手下大将不少,若是给了他机会,难免会成为心腹大患的!”李儒想了想,便向贾诩问道。

贾诩笑了声,随即说道:“现在这诏令下的话,时机还未成熟。

待到诸侯都有了野心,这一道诏令便可令他们失去束缚。

对于曹操嘛,可以在公孙瓒与袁绍相斗时,让他以劝解之命,从中插上一脚。

这样一来,诸侯互相有了钳制,既不会轻易出兵,也不会坐视其他诸侯壮大!”“如此甚好!哈哈!仲坚,现在朝中有什么动静吗?”董卓听了贾诩的描绘,心中兴奋异常。

自从自己到了长安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这么高兴。

那些腐儒整天在庙堂上装神,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想的是什么。

李儒躬身答道:“一切还算是正常!有黄琬大人和杨彪大人,朝中的大臣渐渐承认丞相的地位。”

自己现在已经加派人手,对朝中几个名流,加强了监控。

相信他们不会,在自己眼皮底下,翻出什么浪花。

董卓点点头,这件事交给李儒,自己是绝对的放心。

随即说道:“好了!今日的事,就按仲坚和文和的意思去办吧。

本相有些困乏,就都散了吧。”

说完就起身转入后堂,开始他新一天的**生活。

李儒叹了口气,自己在底下多次暗示过岳父,不能够这样子下去。

可是董卓每次都不耐烦的,将自己要说的话堵住。

如今有了贾诩这条计策,想必可以令诸侯无暇顾及岳父,也不失为一个自保的好办法。

而贾诩在出了丞相府后,便向司徒府走去。

他丝毫不害怕,李儒会派人跟踪他。

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李儒彻底放下心来。

唉!这个时候跟着董卓,未尝不是件好事!也许到了有个强势诸侯崛起的时候,董卓才会灭亡吧。

“文和!你出的此计,可让关东诸侯无暇顾及朝廷了!你说你究竟是和居心!”王允看着一脸笑意的贾诩,恨不得拔出宝剑,一剑将他刺死!贾诩端起茶碗轻泯了一口,慢慢的说道:“司徒大人何必生气,此计也不过是贾某顺势而为!若不是如此,如何能取得李儒的信任?眼下我们手上无兵,如何谈除掉董卓。

关东诸侯吗,怕是都不会理会这个闲事!”“那你说该如何?”王允听完后,也不禁泄了气。

贾诩说的都是事情,现在那些诸侯,早就把皇帝忘一边了,都只顾着争自己的地盘。

贾诩伸手在茶碗中斩了一下,随即在桌子上写了“多”字。

王允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贾诩打的什么主意。

不禁皱眉说道:“文和不要跟我打哑谜了,你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诸侯太多!”贾诩惜字如金的说道。

说完起身抚平了下摆,就大步走出密室。

“太多?诸侯多了不好吗?文和?”王允只顾着思考贾诩话里的意思,也没注意到贾诩已经走了。

待出声询问时,才发现只剩下那碗未喝完的茶水,兀自在那里冒着水汽。

同时李儒也正在翻着一份书帛,上面写着:贾军师在出了相府后,便去了司徒府,不到一刻钟又出了司徒府,回到自己家中就未曾出来过。

看罢,李儒随手将那份书帛扔到火盆里,立刻就燃起一股黑烟。

“贾文和啊贾文和,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李儒轻轻叹了口气,看着那不断升腾的火焰,有些入了神。

“大人,要不要把王允拿下?”一旁的一个黑衣人,低声对李儒说道。

李儒方才回过神了,摆摆手说道:“贾文和跟王允有私交,这一点我倒是知道。

若是就此贸然拿人的话,怕是让贾诩心中生疑。

你确定贾诩,没跟其他人来往吗?”“没有!这一点小人敢用性命担保!不过倒是牛将军,跟贾先生有些书信来往。”

黑暗中的影子,恭声对李儒说道。

被李儒议论的人物贾诩,此时正坐在自己家中,静静的看着地图。

上面摆着几个茶碗,下面压的却是袁绍、曹操、袁术三处。

这三只茶碗,正好在地图上形成一个三角。

“天下如棋,只有遇到好的对手,这棋下起来才有意思。”

贾诩自言自语的说了,距转身端起一个茶碗,开始慢慢品尝。

在他看来,逐鹿天下就如同下棋,没有好的对手,下起来自然是索然无味。

可是他挑的几个诸侯,会是真正的好对手吗?郭逸此刻正在烦恼,多了那群小屁孩,弄得来莺儿和蔡琰,整天围着那帮小鬼转。

说什么要为人师表,做一个女先生。

可怜自己好不容易从那堆军务中脱身,怎么就不能享会清福呢。

“老师!今天你交待的事情,我都做完了。”

曹昂一脸兴奋的跑来。

他知道郭逸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

上这里来找他,绝对能找的到、被曹昂打断思绪的郭逸,只是轻声说到:“哦!”这一个月来,曹昂的身体,壮实了很多。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让典韦操练他时,这小子都昏过去了。

还好那个时候,曹操忙着出征东郡,并没有理会这回事。

这小子倒也争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军营,跟着典韦开始操练起来。

(典韦的虎卫军还未成型,曹操就将他们留在陈留。

)等跟着典韦来到东郡后,这小子居然能坚持下来了。

就冲这份坚持,让典韦对他赞不绝口。

要知道有了曹昂在,那些士兵训练的更卖力了。

一则是因为主公的大公子在这,二则就是暗暗较劲,难道自己还不如个小孩儿不成。

“昂儿,看来你的力气,应该是可以练枪了。

不过我说过,练枪不是见容易的事,不光要有力气,还要能吃苦耐劳!”郭逸眼睛一转,想了个训练曹昂的方法。

曹昂看着郭逸狡诈的眼神,连忙说道:“师父尽管吩咐,昂儿一定照办。”

天知道这师父,又会让自己做什么。

“很简单!扎马步!”郭逸和蔼的笑了下,给曹昂示范了个动作。

曹昂看后不禁暗松口气,师父终于转性了,看来不会让自己举石头跑步了。

连忙照着郭逸的样子,也扎了个马步。

可是接下来,郭逸说的话,不禁让曹昂感慨一声:师父还是那个师父!郭逸上前帮他摆好姿势,点点有笑道:“昂儿不用紧张!马步可是很重要的,是学武的基础。

所以我没说停之前,你一定要保持这个姿势。”

把曹昂安排好之后,郭逸正准备回屋睡觉,却见一个兵士急匆匆的进来。

“侯爷,主公命你立刻赶去议事厅,有大事相商。”

那士兵急忙说道。

然后看了眼,曹昂在那里的古怪姿势,差点就笑了出来。

郭逸点点头,对曹昂说道:“记住!没有我的吩咐,千万不能动!要是我回来发现你偷懒,明天来个负重越野!”说完就急急忙忙的和那个兵士,向太守府赶去。

一进议事厅,郭逸才发现,自己是来的最晚的一个。

曹操手下的大将都到起了,吕布他们也都坐在两边。

坐在前面的是曹操手下的几个谋士:荀彧荀文若,郭嘉郭奉孝,当然还有一个丑丑的戏志才。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