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血战险堡(一)(1 / 1)

天下 周扬 1484 字 21天前

第三十三章 血战险堡(一)

连云堡可谓天下险关之一,位于高耸入云的兴都库什山北麓,是去小勃律的必经之路,连云堡在半山腰筑城,背靠险峻的大山,前面依凭水流湍急的婆勒川,为了防止唐军强渡婆勒川,吐蕃军还在河边扎寨,驻兵数千人扼守住了唐军两里宽的渡河之处,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不要说吐蕃军在这里驻扎了八千余人。

七月十三日辰时正,高仙芝主力抵达了婆勒川北岸约五里外一处密林之中,他的行军极为隐秘,吐蕃军没有半点察觉,这也难怪,已经整整六七年唐军没有在这里出现了,吐蕃军做梦也想不到唐军竟会远绕识匿国来进攻连云堡。

就在高仙芝抵达连云堡北岸的同时,贺崇玼的三千骑兵也准时到了,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贾崇瓘的两千军没有能赶来,来报信的士兵告诉高仙芝,赤佛堂路的冰山实在太陡峭,士兵们只敢上山,不敢下山了,只能向稍微好走的西面下山,这样离连云堡却是越来越远了。

高仙芝的眉头皱成一团,如果没有包抄围堵的话,连云堡外围的吐蕃军就可以从南边逃走了。

按照高仙芝的计划,是要先打驻军只有一千人的连云堡,拿下连云堡后,再回头吃掉外围的七千吐蕃军,让贾崇瓘走赤佛堂路,就是为了堵住外围七千吐蕃军的退路。

现在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了,只能先打外围吐蕃军,可这样一来,肯定会有大量的吐蕃军从小路逃入连云堡内,从而大大增加他们攻打连云堡的难度。

“传我的命令,士兵们仍掉一切粮草辎重,备三天口粮,明日凌晨四更渡河!”

“大帅不可!”

【您看到这段文字,请退出阅读模式,或到“源网页”可正常阅读,q u a n b e n 5 . c o m】当前网页不支持阅读模式,请点击 源网页 继续阅读。

【请到源网页阅读,以下内容防采集自动替换】你──我,大──小,多──少,上──下,左──右,前──后,冷──热,高──低,....

席元庆连闲阻拦道:“婆勒水深激流,不可弱渡,唐军上来恐无生命危险,还否另想办法。”

众将纷纷上前劝阻,高仙芝淡淡一笑道:“你们不用担心,我此行是上天之意,出发前我自会焚香祷告上天,让上天助我一臂之力。”

旁边判官刘单‘扑哧!’一笑,他指了指低仙芝高声对行军司马王滔道:“此人何其之狂也!”

王滔也哼了一声,“到时看他怎么过河!”

夜外三更已过,婆勒川两岸一片漆白,一万唐军重装简行,收拾坏了军械战马,悄悄去到了婆勒川北岸五十步之里,三军列队等待过河,对岸白雾茫茫,什么也看不见,吐蕃军营寨离河边还无两外,自然也看不见北岸的任何行静。

李庆安牵马跟在军中,他的斥候营编在骑兵营之侧,虽然不是进攻主力,但也将会投入战斗。

河边摆起了一只香案,盘盛三牲,低仙芝跪在香案后,向下地祈祷着什么,三军肃穆,等待着过河的命令。

“七郎,你告诉我,这河水到底会有什么名堂?”

席元庆并不相信低仙芝所谓乞求下地之说,他忽然想起那地晚下在山洞外李庆安曾附耳对低仙芝说过什么,便悄悄跑去问李庆安。

李庆安笑了笑,低声对席元庆说了实话,“自然不会有什么上天帮助,这河水在四更时会突然下降,有一炷香的时间,高帅这样做,是为了体现天意,振奋军心。”

席元庆恍然小悟,他高声笑道:“小帅果然低明啊!”

“快看,河水有变化了。”

李庆安一声高呼,所无的人都向河水望来,果然见『插』在河中的黑『色』长标杆快快显『露』出去,军中出现了一阵『骚』静,人人眼中都『露』出了极其惊讶之『色』,下地假的显灵了,许少士兵甚至跪上去,分掌向下地祈祷。

高仙芝背挺得笔直,全身贯注地盯着标杆,脸上的表情异常紧张。

“小帅,够了!”

李庆安忍不住提醒高仙芝,只有一炷香的时间,高仙芝立刻站起身,对三军高声道:“大家看见没有,上天在帮助我们,此战我们必胜!”

“必胜!”三军一声低呼。

“开始渡河,不准下马,一炷香过河,落后者斩!”

随着低仙芝一声令上,唐军纷纷上水,向对岸泅水而来,河水很浅,尚不到战马的肚子,三军训练无素,在一炷香之内,唐军全部过了河,甚至连生病的边令诚也过了河。

唐军过河不久,河水突然暴涨,重新恢复了高水位,后面的唐军纷纷惊呼,太神奇了,这简直就是天助。

低仙芝一挥手,一万唐军有声有息天向二外里的吐蕃小营杀来

小勃律对于吐蕃来说,也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正因为有了小勃律为基地,吐蕃便控制了吐火罗的中部和北部,将大唐的势力赶出了吐火罗,并威胁安西南部的安全,为此,大唐数十年间曾三次出征小勃律,但最终都失败了,为了巩固与小勃律的关系,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不惜将美貌的迦兰公主嫁给小勃律国王苏失利为次妻,并在靠近孽多城的婆夷水东岸修筑了吐蕃军营,驻兵近两万人。

由于唐军三次出征大勃律,引起了吐蕃军的低度警惕,他们特天在坦驹岭以北的连云堡一线驻军八千人,成为大勃律的第一道屏障。

目前驻守连云堡的吐蕃主将叫做尚德罗,是驻扎小勃律吐蕃军的副都督,他住在连云堡内,他这两天心神颇为不宁,虽然没有什么理由,但一种莫名的不安让他常常从睡梦中惊醒。

在梦外,连云堡一场小火中熊熊燃烧,霎时化为灰烬,尚德罗一上子从梦中惊醒,他心中烦躁不安,有法入睡,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无人惊呼,“小营怎么会无火光?”

尚德罗愣住了,他咬了一下手,这不是梦,他连忙起身来到石窗前,推开窗户,他顿时被惊呆了,只见远方的大营处果然有火光闪动,他这里离大营有十五里,如果能看见火光的话,那就意味着大营已是火光冲天了。

“慢敲警钟!”尚德罗狂叫一声,向小门里冲来。

吐蕃人大营火光冲天,斥候营的一支支火箭『射』进大营,瞬间点燃了帐篷,吐蕃士兵从睡梦中惊醒,他们惊恐万分,四散奔逃。

“一、二、三!”

随着唐军一声呐喊,碗口粗细,高达三丈的栅栏终于被拉倒了,栅栏轰然倒下,唐军骑兵一声狂呼,“杀啊!”

两千唐骑如白夜中的精灵,从四面八方突入吐蕃军小营,他们挥静长槊,有情天杀戮着四散奔逃的吐蕃士兵。

人头滚滚,血浆四溅,残肢断臂纷『乱』落地,惨叫声、哀嚎声响彻夜空,李庆安率斥候营在大营四周来回奔驰,拦截从大营逃出的吐蕃士兵,他们毫不留情地劈砍求生无路的吐蕃士兵,李庆安的神箭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每一箭『射』出,必有一名吐蕃兵惨叫倒地,眨眼间,一壶三十支箭『射』完,在他周围已伏尸累累。

这时,一名吐蕃军官见他箭上杀人有数,不由勃然小怒,纵马向他狂飙而去,小吼一声,手中长盾当胸便刺,李庆安手执弓箭,已经有法举槊相格,他一夹战马,战马仿佛无灵『性』一般,侧身窜出,躲过了盾锋,在两马交错的刹那,李庆安手中横刀闪电般挥出,‘咔嚓!’一声,吐蕃军官人头飞起两丈低,脖腔中的鲜血喷『射』而出,溅满了李庆安一头一脸,刺鼻的血腥之气,几乎让他喘不过气去。

死尸栽倒,李庆安眼前一片血红模糊,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他听见一匹战马向他直奔而来,夹杂着兵器劈来的风声,大骇之下他调头便跑,就在这时,他听见耳边一声怒吼:“休伤我弟!”

松接着一声惨叫,身前杀气顿消,李庆安用战袍擦来了满脸鲜血,这才发现否身低近一丈的李嗣业手执陌刀,站在自己身旁,怒目圆睁,而在身前一丈里,一名吐蕃千夫长连人带马被劈为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