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开张施粥(中)(1 / 1)

巨贾传 夜飞鸟 1858 字 14天前

第五十七回 行善济困开张施粥 送礼纳贿筹备过节(中)

卢嘉瑞回到府里,到后边依良房中,正好萱悦和洁如都在依良房中烤火聊天,一边做些针线活,杏儿也在一边玩耍。

几位娘子见卢嘉瑞进来,面色看似乎满腹心事似的。依良先开言问道:

“相公,听三姐说你一大早的爬起来就出去,早饭也没吃,如今吃了不曾?你看晌午都过了,敢情饿坏了吧?”

“我在外面吃过了。”卢嘉瑞说道。

“方才奴跟大姐说了,大清早逢志禀报说有人哄抢咱家粮铺,你赶过去,不知是何事体,当真有人敢哄抢粮铺来着?”洁如接茬问道,“看相公愁闷的样子,定然是真的有这等事了?”

“有些饥民,饿的发慌,又买不起粮食,便涌来粮铺,不过想抢拿些许粮食回去救命。”卢嘉瑞平淡地说道,不想把实际情势都说出来,徒添几位娘子的烦忧。

“没有王法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哄抢店铺?要是真的饥民,饿的有气无力,哪有力气和胆气抢店铺啊?就使饿死也不敢如此猖狂吧?只怕有人捣鬼!”林萱悦说道,不愧是见识过外面的世面多些,竟然一语道破其中机缘。

“萱悦,就你想得那么复杂,人穷疯了就偷就抢,况且有人饿得朝不保夕,去抢点粮食来苟存性命,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不必想那么多!”卢嘉瑞看一眼林萱悦,他不想家里人将这事体想得那么复杂那么可怕,徒添担心,说道,“我定了明日起隔日熬粥布施,让那些饿得性命难保的饥民有碗粥喝,保存性命,也是我为咱们家积些功德。”

“相公这是大仁大义、乐施好善之举,极是应分的。”依良说道。

“既是饥荒,街市上饥民必多,靠我家何如布施得过来?而且熬粥布施,一头半月下来,消耗粮食必不少,还要其他人力物力,花费钱银该不是个小数,咱家买卖人,这帐怎么算得过来?”林萱悦说道。

“钱银嘛,赚来花的,我家虽在外面熬粥布施,花费些钱粮,但家里你们该吃的、该喝的、该穿的、该用的一件也不会因此短少。况且,我在聊城算是有些名望,托老天爷庇佑,这些年做买卖赚了些钱,这个时候拿些小钱出来行善,也是应当,正如大姐说的。”卢嘉瑞说道。

“奴听说市面上粮价腾贵,致使人家无钱买得起粮食,而如今聊城城里就我家粮铺有粮食售卖,相公要惠及街坊乡邻,莫若降低粮价,让人买得起粮食吃,饥民自然就少了!”洁如说道。

“三姐的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却不然。在我看来做买卖归做买卖,做买卖就是要多赚钱;行善归行善,行善就对着那些实在需要救济的人。就算我家的粮价降低一些,买不起粮食的仍然是买不起,依然也会有人饿死。所以呢,做买卖就是做买卖,行善时候就行善,不能混淆起来想。”卢嘉瑞说道。

“钱还不都是一样的?哪还分多赚的银子和行善的银子?”林萱悦说道,在她眼里,银子就是银子,得来了就得来了,花去了就花去了,原是不分来踪去路的。

“你们两个也不必多说了,相公辛苦赚来的银子,要行善,定然是想好了才会去做的,咱们在府里什么也不缺不少,怕怎的?相公施仁行善积德,在城里多赚些好口碑人望,说不定也想的为咱们家的买卖往后更好做,赚到更多的银子呢!”依良说道。

“还是大姐聪慧,想得明白!”卢嘉瑞夸赞道。

萱悦和洁如相视而笑,就不再做声了。

卢嘉瑞看秀芝在和杏儿剪纸糊纸马,便对依良说道:

“杏儿如今也八岁多了,大姐你平时有闲就多教她认认字吧,虽是女孩家,多读书识字总是好的。”

“妾身平日得空就教她认字来,有时又叫三姐教她认,也读了不少书经,许是灵性未开,她还认不得几个字,教她写时,她手腕还没点力,歪歪斜斜的涂鸦,写不成个样儿。”依良回答道。

“其实杏儿挺聪明的,教她认字记不怎么牢,写字写得不好,但教她背那些简单的书经,倒觉得容易顺溜。”洁如说道。

“嗯,是啊,杏儿背读书经似乎有几分天分的。杏儿过来,先不做纸马,把昨日爹爹教你背读的《上邪》背一背给大家听。”卢嘉瑞说道。

杏儿走到卢嘉瑞身边,卢嘉瑞拉着她的手。杏儿羞涩地说道:

“爹爹要女儿在这么多人面前背书,女儿有点害怕,要是背不好,羞死人了!”

“杏儿不怕,都是家里人,几位娘,和几个大姐姐,还有爹爹,有什么好怕的。”卢嘉瑞指指依良、萱悦和洁如,又一边指指明月、秀芝、清兰、桂香和玲儿。

“那要是女儿背不好不准你们笑话女儿,但如若女儿背出来了,爹爹奖励什么给女儿?”杏儿撒娇说道。

“好好,杏儿背好了,爹爹奖励你一个小金簪子!”卢嘉瑞想一想,说道。

“不要,我要好吃的东西!”杏儿说道。

“杏儿,小金簪子比好吃的可贵重多了!就让爹爹送你小金簪子吧!”萱悦赶忙对杏儿说道

“不行,好吃的才是最好的,女儿就要爹爹给买好吃的。”杏儿坚持说道,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好!好!好!爹爹就送杏儿最好吃。”卢嘉瑞说道,“杏儿背好了,爹爹就带杏儿去吃羊杂汤!”

“还要牛轧糖!”杏儿赶紧说道。

“那你要加上前些时候爹爹教你背过的《蝶恋花》,爹爹就给你加牛轧糖!”卢嘉瑞说道。

“那好,女儿就试试,要是背差了,爹爹和娘亲们不准笑话女儿!”杏儿说道。

“好,说定了,羊杂汤加上牛轧糖!”卢嘉瑞说道,“背吧!”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无衰绝。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乃敢与君绝!”杏儿背道。

大家鼓起掌来。卢嘉瑞说道:

“杏儿背出来了,爹爹给你买羊杂汤吃!”卢嘉瑞说道,“能不能吃上牛轧糖,就看你能不能背出《蝶恋花》来咯!”

“好,女儿背。”杏儿说道,然后又背诵道,“《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谁会凭栏意。我把疏狂图一醉,……”

“停!”卢嘉瑞打断道,“错了,不是‘我把疏狂图一醉’,是‘拟把疏狂图一醉’。”

“什么我啊你的,不都一样行的吗?二娘觉得不能算杏儿背错!”萱悦笑着说道。

“这个‘拟’不是你我的‘你’,是‘欲,要’的意思的那个‘拟’。”卢嘉瑞说道。

“总之这一处不算杏儿背错就是了!”洁如也说道,“杏儿继续背吧!”

于是,杏儿继续背道: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强乐还无——还无味。衣带渐宽终——终不悔,为伊——为伊消得人——消得人憔悴。”

大家又鼓起掌来。

“好吧,杏儿很不错,算你都背出来了,爹爹说话算数,给你买买羊杂汤喝,还给你买牛轧糖吃。”卢嘉瑞说道。

“爹爹真好!有牛轧糖吃咯!”杏儿兴奋地叫起来。

卢嘉瑞让明月去叫逢志进来,吩咐到街上买一大蛊羊杂汤和半斤牛轧糖回来。逢志买回来后,一家人一边烤火闲话,一边喝羊杂汤,而牛轧糖自然就只给杏儿享用了。

喝完羊杂汤,林萱悦说有点犯困,带了桂香先回房去。过了一会,卢嘉瑞到萱悦房里去,问道:

“方才说到粮铺的事,娘子怎么就说不是饥民来抢的粮食,一定有人捣的鬼?娘子又没在场,也不知道什么情形。”

“哈!哈!哈!这还不简单,要是真的饥民,就直接抢街上那些饭馆摊贩的食物了,何必去抢米?”萱悦笑着说道,“况且相公在聊城声名显赫,谁个不知谁个不晓,饥民轻易敢来抢相公家的铺子?所以,抢粮铺的必然是有预谋的捣乱分子,绝非等闲之辈,更不会是饥民!”

“娘子说的有道理,这个我也想到了。我就跟其中一个歹徒有过招,他显然是个学武之人,身手不凡。”卢嘉瑞说道,“那娘子说说看,是谁会来捣乱呢?”

“这个奴就说不清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相公有没有什么仇家?要是没有什么仇家,那就要想想,要是我家粮铺被搞坏被捣毁了的话,谁人得利?”萱悦说道,“这个道理相公都想不清?是故意来考问奴的吧?”

“哪里是考问?我也是一时想得不是那么清楚,既然娘子看得出些端倪,就听听娘子怎么说。如今娘子这么一说,我觉得似乎明了不少了。这回的乱事当是城里那几间粮铺中的一间或几间联手主使闹的,定是他们觉得是我截抢了来聊城的粮船,使得他们没有买卖可做,就出银子请了这些江湖侠客来捣乱泄恨,以为兴许把我家的粮铺搞垮了,他们就好做买卖了。”卢嘉瑞这回确信了原先隐约有的判断,就对萱悦说道,“娘子犯困就睡一会,我还有些事要办哩!”

“来陪奴睡嘛!”萱悦撒娇道,过来拖着卢嘉瑞的手不让走。

“我真的还有好多事要做,一旦睡下去久了就耽误事,如小睡一会,这大冬天的,衣裳脱脱穿穿的也不那么方便。”卢嘉瑞说道。

“那好,相公就在床边陪奴聊一会再去!”萱悦只好说道。

“这样还行,我坐着陪娘子一会,不说话,娘子安心睡!”卢嘉瑞说道。

于是,桂香过来,与卢嘉瑞一起帮林萱悦宽衣解带,让她到床榻上躺下睡去。卢嘉瑞则跟过去抓着萱悦的手,陪坐了好大一会,等到萱悦睡意迷蒙,香喘轻舒,才起身离去。

这日晚上,卢嘉瑞到依良房里歇息,依良就数说卢嘉瑞道:

“我说相公,杏儿才八九岁的小女孩,你怎么净教她诵读那些男欢女爱的诗文来着?”

“哦,这个我倒没想那么多,只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