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康熙赐宴佟国维,隆科多任九门提督(1 / 1)

康熙借着举荐太子一事,将当下朝廷局势看得透彻分明。八阿哥那一派,在佟国维的背后撑腰下,已然呈现出权倾朝野的态势。

康熙心里明白,若任由这股势力继续坐大,必将对大清江山构成威胁,是时候该着手瓦解了。老话说得好,打蛇要打七寸,挖树得先挖根,在康熙眼中,佟国维可不就是那条蛇的七寸、那棵树的根嘛。于是,康熙精心谋划,打算单独赐宴,请佟国维进宫。

您诸位可能没在宫里生活过,要准备一桌上好的家宴,没个一天半天根本弄不下来。厨房里,御厨们忙得热火朝天,从食材的精挑细选,到烹饪过?中的火候拿捏,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就不细表这做菜的繁杂过?了。

咱们再把目光投向雍亲王府。常言说得好,兄弟情深似海,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四爷和十三爷这兄弟俩好不容易聚到一块儿,自然要好好喝上几杯,畅叙情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十三爷的眉头却渐渐拧成了疙瘩,似有心事重重。

邬思道敏锐地察觉到十三爷的异样,笑着说道:“十三爷,有什么话但说无妨,这儿没外人。”

“四哥,你为啥就不能去争一争太子之位呢?” 十三爷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胤禛心里像是被人看穿了一般,微微一怔,赶忙解释道:“可别乱说。”

“我没乱说。” 十三爷一脸认真,自幼没了齂亲的他,在宫中没少受八爷那帮人的欺负。只有太子和四爷是真心实意对他好,他对这俩人也是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太子在位的时候,只要皇上没亲口说废太子,他就拼了命地护着,从没有过一丝异心。可如今太子被废,诏书都昭告天下了,他能做的都做了,也算对得起太子了。现在,不管是出于兄弟情义,还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在他心里,只有四哥坐上太子之位,他老十三才会心服口服。

四爷苦笑着,无奈地说道:“哼,八弟向来有八贤王的名号,在众人眼中那是贤德之名远扬。而我呢,被人称作冷面王,甚至有人毫无顾忌地喊我全城朝鲜冷面王。我拿什么跟他争啊?拿辣白菜、黄瓜丝,还是拿辣鸡蛋……” 四爷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自嘲。

“什么八贤王,我就看不惯他那假仁假义的样子。” 十三爷气愤地一拍桌子,桌上的酒杯都跟着颤了颤,“他要是真贤,为啥那些苦差事、难办的事,他都躲得远远的,一门心思只知道收买人心。”

邬思道不禁感叹,目光中满是赞赏:“四爷,您听听,十三爷真是无双国士啊!满腔热血,铁骨铮铮。四爷若要成就大事,能有十三爷这样的兄弟相助,实乃天意,真是天意如此啊!”

也不知道邬思道从哪看出这是天意,反正他已然打定主意,要帮四爷去争一争太子之位。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可能有点深奥,怕他俩听不懂,便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从前呐,有个财主,生了好几个儿子。等财主到了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其他儿子都只盯着老爹的家产,对老爹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态度冷漠。只有一个小保姆,心地善良,毫无怨言地悉心照料他,不嫌脏不嫌累,把财主照顾得无微不至。最后呢,这小保姆得到了老头所有的财产。这就?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正因为不刻意去争,天下反而没人能与他争啊。” 邬思道缓缓说道,眼神中透著睿智。

也就是说,在聪明人心里,始终有一把衡量的秤。那些投机取?、只知道钻营的行为,看似能在一时之间获得好处,实则会让自己手中的筹码变轻。而闷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脚踏实地,到最后,看似自己的筹码没什么变化,可别人的筹码却在不断减少。

“邬某斗胆,私底下替四爷和十三爷写了一份奏折。二位看看,要是能用,就请赶紧各抄写一份,单独呈给皇上。” 邬思道说著,从袖中掏出写好的奏折,递了过去。

这边雍亲王府里正说著话,御膳房那边的 “鸿门宴” 也差不多准备妥当了。一桌子菜,那?一个琳琅满目,什么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 珍馐美馔,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散发著诱人的香气。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挑出银筷子,每道菜都仔细试过毒后,康熙和佟国维两人便入了席。佟国维心里那?一个忐忑,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七上八下。毕竟事出反常必有妖,以他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揣摩圣意的丰富经验,总觉得自己像是被架在了?口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康熙也不打算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你最近可是有点太张狂了,又是拉帮结派,又是在背后操控局势。我确实是你姑爷,但这大清江山姓爱新觉罗。你这么搞,让我很难办啊。不行,你退下来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康熙的目光紧紧盯着佟国维,眼神中透著威严与审视。

佟国维在官场沉浮几十年,虽说达不到皇上放个屁,就能闻出吃了啥的地步,但皇上对他力捧八爷这事不满意,他还是能敏锐地感觉到的。可就算要退,也得给自己和家族铺好后路啊,佟家的荣耀和未来可不能就这么断送了。

“奴才还想着沾皇上的光,伺候皇上一万年呢。” 佟国维脸上堆著笑,试图缓和气氛,但笑容中却难掩一丝苦涩。

novel九一。com

“哼,你那哪是想伺候我,你分明是想伺候八爷!” 康熙冷哼一声,心里明白,这老丈人不甘心佟家的前程就这么付诸东流。“这样吧,念在咱们两家亲上加亲,再加上你门生故吏众多,我也怕你以后给我使绊子。你挑一个,你觉得佟家谁行,让他出来接你的班?”

佟国维心中一动,觉得时机到了,赶忙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隆科多。隆科多为人坚韧敏锐,才能足以担当重任。”

康熙略作思考,点了点头:“行,就按你说的,是他吧。至于职位,给太低了你肯定不干,九门提督怎么样?”

“奴才代死去的兄长佟国纲,叩谢皇上圣恩。” 佟国维赶忙跪地谢恩,心中暗喜。这九门提督,那可是相当于北京卫戍区司令部司令,还兼任北京公安局局长,妥妥的实权人物,有了这个职位,佟家的势力便能得以延续。

佟国维自然是满意地回去了。临走时,康熙还送给他一件纪念品 —— 老花镜。

“万岁爷,老臣虽然上了年纪,但眼睛可不糊涂啊。” 佟国维接过老花镜,实在没琢磨透这两句话啥意思,不过肯定暗藏深意。难道是说自己这双老眼虽然看人可能看走眼了,但心里并不糊涂?佟国维一路上都在暗自思忖,眉头紧锁。

随后,佟国维把隆科多找来。到了这紧要关头,佟国维也不再隐瞒,噷底了:“为啥一直冷落你呢?因为佟氏有祖训,路不能只走一条,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冷落你,是不想让你过早卷入这滩浑水的中心。要是我陷进去了,起码佟家还有你能继续撑著。当今这些阿哥们,哪个是省油的灯啊?夺嫡之争早就暗潮涌动了。所以这次废太子,我才把你安排到四爷和十三爷身边。”

“六叔,您的意思是,您烧着八爷的热灶,让我去烧四爷和十三爷的冷灶?也就是说,您押宝在八成胜算的八爷身上,让我押宝在两成胜算的四爷和十三爷身上?嘿,您可真够精的。” 隆科多恍然大悟,心中五味杂陈。

佟国维老脸微微一红,干咳了两声:“唉,那不是你年轻,经得起折腾嘛。但你得清楚,这热灶要是烧不好,更容易惹祸上身。眼下这局势,已经有点快控制不住了。”

隆科多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哼,控制不住就退呗。”

“哎,傻多子,退是容易,可就这么退了,那可就啥都没了。虽说顺应了圣意,但得罪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八爷党,肯定会怀恨在心,把整个佟家视为死敌。到时候,佟家就永无宁日了。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你得站出来,和六叔我一起稳住这局面。” 佟国维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满是忧虑。

隆科多苦笑道:“我拿什么顶啊?拿我这一脸麻子,还是拿我这没啥实权的小差事?”

“你看看你,叔都给你安排好了。” 说著,佟国维提笔写下四个字:九门提督。

“这可是要皇上亲自委任的差事啊!” 隆科多瞪大了眼睛,又惊又喜。

“皇上那边,我早替你说好了。明天早朝,你就可以先去皇上那谢恩了。” 佟国维微微一笑,眼中透著一丝得意。

“谢恩就谢恩,您这拍我两下肩膀是啥意思呢?” 当晚,隆科多喝得酩酊大醉,似乎内心在纠结著什么。做人呐,可真难啊,在这复杂的宫廷权谋斗争中,每一个抉择都关乎著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一夜无话。到了上书房,隆科多主动向康熙请辞九门提督,一脸诚恳地说道:“皇上,这九门提督的职位,奴才实在不敢接受。昨晚六叔跟我说,这官可不是白给的,让我必须保八爷,日后忠心辅佐八爷,还说现在八阿哥势力大之类的话。奴才当时既不敢答应,也不敢推辞。回家后,奴才左思右想,觉得这要是应承下来,那可是欺君之罪啊。所以,奴才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做这个官。”

这话里可大有深意,隆科多到底是在配合六叔演戏,还是在坑他六叔呢?感觉前者的可能性更大。首先,佟国维肯定是要下台的,宴席上康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延续佟家的势力。佟国维烧了热灶,而且有失控的迹象,那隆科多想烧冷灶,最好的办法就是得罪热灶,也就是他刚才这番操作。

“皇上,奴才刚才说的句句属实,请皇上明鉴。” 隆科多跪地磕头,额头触地,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随后,康熙下了口谕:明天商议推举新太子之事。 一场更加激烈的宫廷风云,即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汹涌展开。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