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张阿难:徒有其表的反书!(1 / 1)

李世民听着李丽质的描述,心中不禁思索起来。

若真如她所说,这纺纱机和轩辕犁确实对大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

没想到这荒唐的传记中竟然还有如此?妙的构思。

若是这些奇物真能仿制成功并推广开来。

说不定能缓解大唐目前面临的诸多困境,让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对了,到时候可以把这轩辕犁和纺纱机都命名为贞观犁和贞观纺纱机,岂不妙哉?

思及此,李世民强忍著书中描写的荒诞看了下去。

可没看一会儿,李世民又差点被气乐了。

书中竟写那被域外天魔附身的二郎,在民间大肆宣扬一些离经叛道之言论。

说什么人人平等,女子也可抛头露面做官从商。

还鼓励百姓去追求所谓的自由恋爱,全然不顾礼法人伦。

更离谱的是,此人偶遇?家的小子竟直接结成异姓兄弟……

还有那什么白酒,自古便有,辛辣烧嗓。

他竟然奉为神酒,还能在长安城中大卖特卖……

天下谁人不知,长安城最负盛名的酒当属桂花酒、兰陵酒、葡萄酒、新丰酒……

皆是甘甜可口,让人能畅快痛饮,千杯不醉。

那等辛辣刺鼻之物,怎可与之相提并论?

还妄称神酒,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这这……看来这做书之人连寒门都不是。

很可能是市井之流的小说家。

李世民随手就要把这本杂书丢出去,可手举到半空又停了下来。

他暗自思忖,这书虽荒诞不经。

但丽质提及的纺纱机和轩辕犁倒值得细细研究一番。

再者,丽质还在一旁。

这孩子辛辛苦苦大半夜跑来送书,自己可不能寒了她的一片孝心。

于是,李世民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语气温和地对李丽质说道:

“丽质,天色已晚,你早些去歇息吧!

至于书中所述关于二郎之事,阿耶明日便会派人前去打听。

若为真,阿耶定会第一时间把你二哥接回,不过你可不要事先透露出去。

万一是假的话,可就空欢喜一场了,你阿娘受不得这个刺激。”

虽说李世民心中已认定这本杂书里的所言必定为假。

可为了成全李丽质的一片孝心,他依旧打算派人去延年县搜寻一番。

万一这件事描述是真的,那也能弥补他心中多年来的那个遗憾。

李丽质见李世民不再像之前那般生气,还关心自己,心中一暖。

乖?地点点头:“阿耶,女儿知道了。

女儿这就去歇息。阿耶您也早些休息,莫要太过操劳。”

言罢,李丽质行了一礼,带着明月退出了大殿。

待李丽质走后,李世民这才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怒极反笑:

“这市井小民,当真是坐井观天,竟妄言什么人人平等。

这天下若真的人人平等了,那朕这皇位还如何坐得安稳?

礼法人伦乃立国之本,岂容这等离经叛道之言论肆意破坏!”

李世民越想越气,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novel九一。com

“朕的二郎若真如此荒唐,朕定要打断他的腿!

这等言论和行为,简直有辱我皇家尊严,更会扰乱我大唐的纲常伦理。”

一旁侍奉的太监总管张阿难见李世民龙颜暴怒,连忙小心翼翼地劝慰道:

“陛下息怒,这不过是那市井小民的异想天开罢了。

二殿下有陛下龙威护佑,自会平安富贵,逍遥一生的。

这书中所言皆是那小说家凭空捏造,当不得真。”

听了张阿难的话,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罢了罢了,朕且看看明日派人去打听的结果再做计较。”

“至于这本‘天书’……”李世民笑着丢给了张阿难。

“你就替朕品读一番吧,记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看完后讲给朕听,免得日后丽质问了朕答不上来,寒了她的孝心。”

言罢,他缓缓坐回龙椅,继续投入到堆积如山的奏折堆中去。

张阿难接过这本小说,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这书里的内容荒诞离奇,满是离经叛道之言。

可陛下却让自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还要讲给他听,这不是为难人嘛。

但圣命难违,他也只能硬著头皮应下:

“陛下放心,老奴定当仔细研读。”

张阿难双手恭敬地捧著那本被陛下称作“天书”的小说,缓缓走到下方的案几前,轻轻坐下。

他微微侧头,眼神示意一旁的小太监取来纸笔。

然后便一边观看小说,一边提取大纲,并记录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精华。

别看张阿难只是一个大太监,可他这个大太监却不简单。

史书记载,他乃大唐开国元勋。

当年李渊晋阳起兵,他全力支持、积极投身其中,为大唐奠基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内侍,他身兼数职,荣耀等身。

既是银青光禄大夫,又是上柱国,还获封汶江县开国侯,食邑七?户,官至左监门将军。

如今,他身为内侍长官,掌管着唐朝内侍省,负责李世民的内侍事务。

凭借卓越才能与忠心,他稳坐从三品左监门将军之位,在宫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时间在这对主仆勤勤恳恳的工作中缓缓流逝。

直到午夜时分,处理完奏折的李世民才一身轻松的向著后宫走去。

至于张阿难,则在服侍完李世民后继续留下来,挑灯夜战。

……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

被派去探寻二皇子消息的千牛卫,便已匆匆踏上前往延年县的路途。

早朝结束,李世民迈著沉稳的步伐回到宫中。

他身后的张阿难紧紧跟随,大气都不敢出。

李世民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向张阿难问道:

“阿难,那书你看了多少了?

对于这部杂书,你可有什么看法?”

张阿难赶忙恭敬地向前一步,微微躬身,条理清晰且小心翼翼地回复道:

“陛下,在老奴看来,这是一本徒有其表、包藏祸心的反书。”

“哦?”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饶有兴致地问道,“何以见得?”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