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世民:就叫贞观纺纱机!(1 / 1)

夌世民快步走到纺纱机前,仔细端详著,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他伸手轻轻抚摸著纺纱机的框架,感受着木材的纹理,问道:“这纺纱机较之以往的,有何不同之处?”

工匠连忙解释道:“陛下,此纺纱机采用了新的传动原理,以往纺纱机靠人力直接拉扯纺线,费力又效率低。

而此纺纱机通过齿轮和传动杆的配合,将人力转化为更高效的旋转力,效率比以往的纺纱机提高了三倍左右。

而且操作更为简便,以往纺纱需要多人配合,现在只需一人便可轻松操控。”

说著,工匠指了指各个部件,简单说明了它们的作用。

夌世民听闻,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好!速速演示一番,让朕看看它的威力。”

工匠们领命,立刻开始操作起来。

只见其中一位工匠熟练地转动着纺纱机的摇柄,随着摇柄的转动。

机器内部的齿轮和传动杆开始有序运转,发出有节奏的“咔咔”声。

麻线从一端被缓缓送入机器,在各个部件的协?作用下,迅速穿梭、缠绕。

不一会儿,便纺出了一大把均匀细噸的纱线。

纱线从纺纱机的另一端缓缓吐出,堆积在一旁。

夌世民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他转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辅机,你看这纺纱机,果真是不同凡响啊!

朕打算新增一个纺纱司的部门,专门利用这些新式的纺纱机赚钱,充实国库,辅机以为如何?”

夌世民心里盘算著,虽说官不与民争利。

但眼前这款新式纺纱机的效率如此之高,只要大批制造出来,投入生产。

定能赚取源源不断的财富,他实在眼红这其中的商机。

别看如今大唐每年税收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万贯(网上查的),可支出却?样是一个天文数字。

边疆的军费开支、朝廷官员的俸禄、各地的水利工程建设等等,哪一项不需要大量的钱财?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登基以来的这几年,可是连年财政赤字。

也就这一两年刚勉强收支平衡,可关中却又闹了饥荒,今年年底能不能收支平衡都说不准。

若是能通过这新式纺纱机开辟一条新的财路,那国库的压力就能减轻不少。

毕竟在那本小说中,这纺纱机只要大规模应用起来,还是很赚钱的。

然而,长孙无忌并未看过那本小说。

在他心中,对这纺纱机能否赚到大钱也持怀疑态度。

他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恭敬地向夌世民躬身行礼,说道:

“陛下,这纺纱机虽说效率有了显著提升,但臣以为,它恐怕也难以带来巨额财富吧?”

“依臣之见,实在没必要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去与民争利。”

长孙无忌的意思很明显,要是赚钱了弄个也没啥,不赚钱的事,朝廷实在没必要去做,坏了名声。

“蝇头小利?”夌世民闻言哈哈大笑,“辅机,要不你我二人打个赌如何?”

长孙无忌微微一怔,随即拱手道:“陛下,不知这赌约如何定法?”

夌世民眼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说道:“朕就赌这新设的纺纱司,每年至少能为国库岁入百万贯。

若朕赢了,辅机你便全力支持这纺纱司的运作,不得再有异议;

若朕输了,朕便听你的,不再提这纺纱司之事,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虽有疑虑,但见夌世民如此笃定,也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

novel九一。com

便应道:“陛下既然有此雅兴,臣自当奉陪。只是这赌约如何判定输赢?”

李世民哈哈大笑,“当然是请咱们的民部尚书戴胄来当面算一算了。”

说罢,李世民便让人把民部尚书戴胄?了过来。

戴胄匆匆赶到,行礼问道:“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李世民笑着说道:“戴卿,朕与辅机打了个赌。

赌这新设的纺纱司每年至少能为国库岁入百万贯。

你且当着朕与辅机的面,算上一算,看看这纺纱司是否有此潜力。”

言罢,又把眼前的纺纱……贞观纺纱机,没错,就?贞观纺纱机了!

又让张阿难给戴胄把眼前的贞观纺纱机介绍了一遍。

戴胄听完后随即领命道:“陛下放心,臣这就仔细核算一番。”

戴胄思索片刻,便开始娓娓道来:

“陛下,如今这新式纺纱机效率比以往提高了三倍左右,且一人便可操作。

据臣所知,以往一台旧纺纱机需三人操作,一天产纱十斤。

那么新式纺纱机一人操作,一天便能产纱三十斤。

若我们大规模制造纺纱机,比如制造一千台,每日便可产纱三万斤。”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目前市场上,一斤纱线可卖五十文钱。

那么这三万斤纱线一天便可卖得一千五百贯。

一个月按三十天算,便是四万五千贯。

一年下来,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这一千台纺纱机便可岁入五十四万贯。”

长孙无忌听到这里,微微皱眉,说道:“戴大人,这还未考虑成本呢。

制造纺纱机需要木材、铁器等原材料,还有工匠的工钱。

以及日后机器的维护费用等,这些可都是不小的开支。”

戴胄点了点头,说道:“长孙大人所言极是。

不过,臣也大致估算了一下成本。

制造一台新式纺纱机,成本大约在两百贯左右,一千台便是二十万贯。

工匠的工钱,每人每月按两贯算。

一千台纺纱机需一千名工匠,一个月便是两千贯,一年便是两万四千贯。

机器维护费用,一年下来大约需十万贯。

如此算来,总成本一年大约在三十万贯左右。”

他接着说道:“用一年的收入五十四万贯减去成本三十万贯。

一千台纺纱机首年的净利润便有二十四万贯。

等到次年,就不再有这二十万贯的制造成本,利润可以提升到四十四万贯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大概制造两三千台纺纱……贞观纺纱机就能岁入一百多万贯了。

而且,伴随着大批量生产,只要将作监那边设计了相关工序。

成本应该还能再降,利润同样也能再提。

几年光景之后,岁入数百万贯也并非不可能!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