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公私合营(1 / 1)

1953 年 1 月,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小?,割著四九城百姓的脸庞。街头巷尾,人们裹紧棉衣,脚步匆匆,试图抵御这彻骨的寒冷。然而,比这寒冬更让人瞩目的,是报纸上那一条条关于企业公私合营的报道。这些文字,如同投下的巨石,在社会各界激起层层波澜。

傍晚,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张建国下班后来到娄家。门房远远瞧见他,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来,热情地招呼道:“姑爷,您来啦!老爷和太太正念叨著您呢。” 张建国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贯的温和笑容,递上手中的礼物,说道:“给老爷和太太带了点小玩意儿,不值什么钱,就是个心意。”

娄家客厅里,暖烘烘的炉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娄父娄母正坐在沙发上闲聊,见张建国进来,两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娄母连忙起身,快步迎上前,拉着张建国的手,嗔怪道:“建国啊,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快,快坐下,晚饭马上就好。” 娄父也站起身,脸上挂著和蔼的笑容,拍了拍张建国的肩膀,说道:“建国,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张建国笑着回应:“爸,妈,我这不是心里惦记着你们嘛。”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吃饭时,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娄晓娥坐在张建国身旁,时不时为他夹菜,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关切。饭后,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张建国瞅准时机,对娄父说道:“爸,我跟您有点事要说,咱们去书房谈吧。” 自从订婚后,张建国便改口叫娄父为爸,双方相处得如同真正的家人一般。娄父闻言,点头答应,两人一?起身,朝书房走去。

书房里,静谧而庄重。娄父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紫砂壶,为两人各倒了一杯茶,然后在椅子上坐下,示意张建国也坐下。张建国接过茶,轻抿一口,放下茶杯,神色认真地说道:“爸,您注意最近报纸的风向了吗?” 娄父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说道:“你是说关于公私合营的事?” “是的,爸,您是怎么想的?” 张建国追问道。娄父长叹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忧虑,说道:“我想再看看风向,看大家怎么做才行。毕竟我有那么大的产业,万一……” 说到这里,娄父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

张建国往前倾了倾身子,目光坚定地看着娄父,说道:“爸,您糊涂啊!?府既然已经在报纸上讨论这个事情了,那就基本上确定要实施了。我看了报纸后,也去联系了一些关系,这事跑不掉了。爸,既然这个事情无法避免,那我们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既能得到好名声,又能获得实惠,何乐而不为呢?还能给上面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反正都要有所损失,还不如这样,赚点?治资本,还可以私下里提一点小要求。” 娄半城听了,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说话。他的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挣扎,显然内心正在进行著激烈的斗争。许久,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说道:“对,你说的对!既然跑不掉,那我就做第一个。只是,这个提的小要求是什么?” 张建国听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凑近娄父,低声说了几句悄悄话。娄父听着,眼睛越睁越大,脸上渐渐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不住地点头。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娄家的院子里,驱散了一夜的寒意。娄父早早地起了床,精心整理好自己的衣着,神色庄重。他深知,今天将是改变娄家命运的重要一天。出门前,娄母担忧地看着他,说道:“老爷,你真的决定了?” 娄父握住娄母的手,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决定了。建国说得对,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逆势而为。而且,说不定这对我们娄家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说完,他转身走出家门,朝?府对应的领导办公室走去。

娄父见到领导后,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要第一个响应公私合营,并私下隐秘地提出了小要求。领导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痛快地答应了,并表示会向海子里汇报。

此后的一段时间,娄半城成了四九城的风云人物。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他的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老人家还亲自送了他一幅 “爱国红色资本家” 的亲笔书法。娄半城捧著这幅书法,激动得双手颤抖,眼中满是泪水。这些天,他开心得几乎好几天都没有睡好。

然而,与此?时,跟娄半城差不多的一些资本家,得知消息后却开始骂娘。他们既眼红娄半城获得的荣誉,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做出决断。在一家茶馆里,几个资本家聚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抱怨。其中一个胖胖的资本家气愤地说道:“这娄半城,真是太狡猾了!他倒好,抢了个先,出尽了风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另一个戴着眼镜的资本家叹了口气,说道:“还能怎么办?人家娄半城有眼光,看得长远。我们啊,只能怪自己犹豫不决,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在这时代的洪流中,娄半城凭借著张建国的建议,成功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娄家赢得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而张建国,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远见卓识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为他和娄晓娥的未来,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