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有后了(1 / 1)

1956 年的京城,而人们的生活也在按部就班地延续著。对于张建国和娄晓娥而言,这个年份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即将迎来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 新生命的诞生。

随着娄晓娥预产期的临近,张建国的心愈发忐忑。提前两天,他便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将娄晓娥送进了四九城最好的协和医院。在那个医疗资源并不充裕的年代,能住进协和医院,尤其是单人病房,着实不易,这也足见张建国对娄晓娥的珍视。病房布置得温馨而整洁,窗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洁白的床单上,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张建国请了假,全心全意地陪伴在娄晓娥身边。这几天里,他几乎未曾离开过病房半步,一会儿为娄晓娥轻轻按摩酸痛的双腿,一会儿又端来温热的茶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温柔。娄晓娥看着忙碌的丈夫,心中暖意融融,尽管身体愈发沉重,可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协和医院的第三天下午,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娄晓娥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宫缩,她紧紧握住张建国的手,额头上瞬间布满细密的汗珠。张建国见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紧张与焦急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但他还是强装镇定,温柔地安慰著娄晓娥:“晓娥,别怕,我在这儿呢,咱们马上就去产房。” 他迅速找来护士,将娄晓娥推进了产房。

产房的门缓缓关上,张建国的心也仿佛被悬在了半空。他在医院的走廊里来回踱步,活像一头被困住的猛兽,内心的煎熬让他一刻也无法停歇。此时,他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度日如年,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折磨他的神经。他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望向产房的门,眼神中满是期盼与担忧。

与此同时,张建国想起要将这个消息告知家人。他匆忙跑到医院的电话亭,手指颤抖地拨通了娄家的电话,向娄父娄齂说明了情况。紧接着,他又联系了王红梅。娄家人和王红梅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赶到了协和医院。当他们看到在走廊里如驴拉磨般转来转去的张建国时,心中的担忧更甚了几分。娄父走上前去,拍了拍张建国的肩膀,试图安慰他:“建国,别太着急,晓娥和孩子都会没事的。” 张建国感激地看了娄父一眼,可焦虑的情绪依旧紧紧缠绕着他,让他无法放松下来。

时间在煎熬中缓缓流逝,三个多小时仿佛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突然,一声清脆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医院走廊的寂静。张建国猛地停下脚步,眼睛瞪得大大的,那眼神仿佛在确认这声音是否真实。紧接着,护士抱着一个襁褓从产房里走了出来,高声问道:“娄晓娥的家属在吗?”

“在、在、在!” 众人异口同声地回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

护士微笑着说道:“齂子平安,孩子 8 斤 7 两,因为孩子太大,所以生了三个小时,产妇一会儿就出来。”

护士将孩子递向张建国,然而张建国却像是没反应过来一般,呆立在原地。片刻后,他才拉着护士的手臂,急切地问道:“同志,我媳妇没事吧,多久能出来?” 他的眼神中满是对娄晓娥的担忧,仿佛此刻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娄晓娥的安危。

novel九一。com

娄母看到张建国没接孩子,与娄父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欣慰的笑意。娄母连忙走上前,从护士手中接过孩子,满脸慈爱地说道:“大外甥啊,我的小心肝,外婆可总算见到你了。” 一时间,众人都围了过来,眼睛里闪烁著喜悦的光芒,纷纷看着这个刚刚降临到世间的小生命。

此时的孩子,皮肤皱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可在在场的每个人眼中,他却是无比可爱的存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著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张建国却无心参与这喜悦的氛围,他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产房的门,等待着娄晓娥的出现。在他心中,只有看到娄晓娥平安无事,他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终于,护士们清理完娄晓娥后,将她推出了产房。张建国见状,立刻飞奔过去,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娄晓娥,关切地问道:“晓娥,你怎么样?有没有事?” 娄晓娥缓缓睁开眼睛,用虚弱的声音问道:“孩子呢?” 张建国这才想起孩子的事,他急忙走到娄母身边,接过孩子,来到娄晓娥面前,说道:“刚才在妈手上抱着呢,你看,跟个小老头一样。” 娄晓娥轻轻白了他一眼,嗔怪道:“不许你这样说我儿子,他多可爱啊。” 看着娄晓娥苍白却又满是幸福的脸庞。

众人将母子二人送入单人病房,小心翼翼地安顿好。张建国看着虚弱的娄晓娥,心中满是心疼。他决定回家为娄晓娥做些有营养的食物,让她尽快恢复体力。回到家中,张建国走进自己的空间,拿出早就用钟乳灵液当水精心制作好后并储备好的各种食物。这些食物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是他为娄晓娥和孩子准备的特殊礼物。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要带去的食物,便急匆匆地返回医院,将这份饱含爱意的美食送到了娄晓娥的病床前。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希望。张建国和娄晓娥商量著给孩子取名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给孩子取名为张晨。“晓” 字代表着破晓、早上的意思,象征著希望与活力,他们希望儿子能像早上的太阳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医院住了三天后,娄父开来汽车,将娄晓娥和孩子接回了家。娄家人原本想着让娄晓娥回娄家坐月子,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她和孩子。然而,娄晓娥却坚决不同意,她紧紧拉着张建国的手,撒娇般地说道:“我想天天见到你,不想让你每天跑那么远来上班。” 张建国听了,心中满是感动,他轻轻抚摸著娄晓娥的头发,说道:“好,咱们就在家。” 娄母见女儿心意已决,但也只能无奈地同意。为了照顾女儿和外孙,娄母主动留了下来,陪伴在她们身边。

娄母在四合院住了几天后,娄父也按捺不住思念之情。毕竟,娄家在内地只有娄晓娥这一个女儿,几个儿子早就被送了出去,如今又新来了一个可爱的外孙,他实在是想念得紧。于是,娄父也住进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里。每天,他都会早早地起床,来到娄晓娥的房间,看看外孙,眼中满是慈爱与欢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四合院中充满了温馨与幸福的气息。

张建国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得知他喜得贵子的消息后,纷纷前来送上祝福和礼物。大家对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感到由衷的高兴,也为张建国感到无比欣慰。而张建国也在回家的第一天,满心欢喜地给大家送去了红鸡蛋,与同事们及领居们分享这份喜悦。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红鸡蛋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更是一份浓浓的心意,承载着张建国对大家的感激之情。

新生命的降临,如同一场温暖的春雨,滋润了张建国和娄晓娥的心田,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与活力。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携手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