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生活的回归与新日常(1 / 1)

住屋分配工作圆满收官后,张建国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曾经为解决住屋难题而忙碌奔波的身影,如今更多地出现在街道办处理一些琐碎事务上,邻里间的小摩擦调解、街道的日常维护咨询等,虽都是些小事,却也占据了他不少时间。忙碌了许久,难得有了闲暇,张建国将更多的精力放回了家庭。

如今,张晓已经 7 岁,升入小学二年级,小家伙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得如同一只永不停歇的小猴子。张倩也 5 岁了,再过一年,便能踏入校园。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张建国和娄晓娥心中满是欣慰。最近,夫妻二人正悄悄商量着生三胎的事儿,张建国觉得家里热闹些才好,娄晓娥也点头同意,两人计划著,等这一胎生完,便不再生育,好好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讨论著未来的生活,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温馨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然而,张晓活泼过头,在学校里时常调皮捣蛋,成了老师办公室的 “常客”,学校三天两头就叫家长。以往张建国工作繁忙,每次都是娄晓娥匆匆赶去学校,听老师数落张晓的 “光辉事迹”。这不,又一次,老师要张晓带话到了家里。娄晓娥听完老师要儿子带的话,无奈地看向张建国:“你家宝贝儿子又闯祸了,老师让家长去一趟。我去了这么多次,这次说什么你也得去感受感受那滋味。” 张建国苦笑着挠挠头,知道自己这次躲不过去了。

第二天,张建国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红星小学。他走进老师办公室,还没等坐下,老师便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张晓的种种行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和同桌噷头接耳;课间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差点碰倒同学;作业也马马虎虎,错误百出。张建国听着老师的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头不自觉地低了下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心里既对张晓的调皮感到无奈,又对自己平时疏于管教感到愧疚。

就在张建国尴尬得不知所措时,红星小学的校长听闻街道办张主任来了,赶忙过来。校长满脸笑容地走进办公室,与张建国热情握手:“张主任,您好啊!怎么有空来学校了?” 张建国苦笑着将张晓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校长听后,安慰道:“张主任,孩子调皮是天性,不过该教育还是得教育。您平时工作忙,可能顾不上,以后咱们学校和家庭多沟通,一起把孩子教育好。” 张建国感激地看着校长,连连道谢。有了校长的解围,张建国才如释重负,结束了这场让他窘迫不已的会面。

其实,以张建国如今的级别和人脉关系,完全可以把张晓送到大院子弟就读的那种学校。但他和娄晓娥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一方面,那些学校大多路途遥远,孩子每天来回奔波,既辛苦又耽误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娄晓娥的成分问题,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低调行事,不想过于张扬。

生活渐渐安定下来,张建国又重拾了打猎的爱好。闲暇之时,他便会背上猎枪,前往郊外的山林。在山林中,他享受着那份宁静与自由,凭借著丰富的打猎经验,每次都能收获不少猎物,在加上放入一些自己空间里的一些野物,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打猎归来,他便将这些猎物分割处理,把肉分别送到红星小学、街道办、烈属家中、养老院、孤儿院、区政府以及红星轧钢厂等地方。他的这一举动,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学校的孩子们吃到肉,欢呼雀跃;街道办的同事们对他的热心赞不绝口;烈属们满含热泪,感激他的关怀;养老院和孤儿院的老人们、孩子们,也因为这些肉改善了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区政府和轧钢厂的领导们,对张建国的行为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不仅工作出色,还心怀大爱,时刻想着为大家谋福利。张建国看着大家因为自己的举动而开心,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些小小的善举,能给他人带来温暖,也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