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往港城的日子如白驹过隙,转瞬即至。张建国站在自家熟悉的小院里,望着生活多年的地方,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
在最后的准备阶段,张建国把目光投向了夌阳。夌阳,这个多年来被娄家安排默默呆在暗地里的人,此刻让张建国很是感激。张建国将夌阳唤到跟前,带着他走进自家的储物间。储物间里,粮食堆积如山,那是张建国从空间里发出来的、还有空间里的腊肉,散发著独特的香气,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之前存放在空间里的布匹。
张建国拍了拍夌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夌叔,我们这一走,家里这些能用的东西,我都留给你了。这些粮食和腊肉,够你吃上好一阵子,布匹你也收著,以后要是有需要,拿去换点生活用品,或者给家里人做几件衣裳。这些都随你安排。” 夌阳听着,眼眶瞬间湿润了,他连忙摆手推辞:“姑爷,这可使不得,这么多东西,太贵重了,我……” 张建国打断他的话,笑着说:“夌阳,你别推脱,这么多年,你在我家尽心尽力,帮了我们不少忙。如今我们要去港城,这些东西放著也是浪费,你就收下,也算是了了我的一桩心事。” 在张建国的坚持下,夌阳只好红着眼眶,点头答应下来,心中满是对张建国一家的感激。
与此同时,娄晓娥正在整理衣物。她小心翼翼地翻出自己和孩子们的衣服,这些衣服都是她做的,承载着许多回忆,每一件都饱含着她对家人的爱。她本想着把这些衣服都带到港城去,毕竟都是平日里精心挑选的。然而,张建国走了过来,看着娄晓娥手中的衣服,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晓娥,这些衣服到了港城就显得太土气了。港城那边的穿着风格和咱们这儿大不一样,带过去也穿不上,不如送人吧。” 娄晓娥听了,心中虽有些不舍,但也明白张建国说得在理。她犹豫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随后,张建国和娄晓娥一起,挑选了一些相对较新的衣服,来到何大清家。何大清看到他们来,热情地迎了出来。张建国笑着说明来意,将衣服递给何大清:“大清,我们要去港城了,这些衣服晓娥和孩子们也穿不上了,想着你家孩子或许用得上,就给你送过来。” 何大清接过衣服,眼中满是感激:“张主任,你们太客气了,这可太感谢了。你们这一去港城,人生地不熟的,可得照顾好自己啊。” 张建国与何大清寒暄几句后,便和娄晓娥告辞离去。
回到家中,张建国开始着手准备那些必须带走的物品。他仔细挑选了一些重要的证件,还有一些便携的生活用品。对于其他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张建国对娄晓娥说是通过之前联系好的关系,安排专人送往港城,实际是放进了空间。一切准备妥当后,张建国和娄晓娥告诉孩子们,明天就要踏上前往港城的旅程了。孩子们听后很是兴奋。
novel九一。com
当天晚上,一家人早早地休息了,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明天的长途跋涉。第二天,天还未亮,张建国一家子就早早地起了床。张建国仔细检查了前几天开好的介绍信和火车票,确认无误后,将它们小心地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娄晓娥则忙着给孩子们穿戴整齐,叮嘱他们路上要听话。一家人简单吃了几口早餐,便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行李,只带了些路上吃的食物和几套换洗的衣服,轻装上阵。
出门后,他们看到许多亲友早已等候在门外,前来送行。王红梅拉着娄晓娥的手,眼中含泪:“晓娥啊,到了港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常写信回来。” 娄晓娥也是眼眶泛红,连连点头:“王姨,您放心,我们会的,您也多保重身体。” 街道办的?事们纷纷围上来,与张建国握手道别,大家都表达着对他的祝福。张建国一一回应,心中满是感动。
告别亲友后,张建国一家来到火车站。火车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广播声、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张建国一家随着人流,来到检票口。检完票后,他们顺利登上了火车。外交部为他们一家安排了一个软卧包厢,包厢里空间还算宽敞,床铺整洁干净。孩子们一进包厢,就兴奋地四处打量。张晓和张倩趴在车窗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窗外,对即将开始的旅?充满了好奇。
火车缓缓启动,发出 “呜呜” 的轰鸣声。孩子们兴奋地挥舞著小手,向站台上送行的亲友告别。火车越开越快,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一开始,孩子们还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一会儿指著远处的山峦惊叹,一会儿又为路过的村庄欢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感到疲惫,兴奋劲也慢慢褪去。长时间的颠簸让孩子们有些困倦,他们靠在娄晓娥的怀里,渐渐进入了梦乡。
张建国和娄晓娥则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熟睡的孩子,偶尔轻声交谈几句,谈论著对港城生活的憧憬与担忧。火车在铁轨上疾驰,昼夜不停。每到一个站点,短暂的停留都会带来一阵喧闹,但很快又恢复平静,继续前行。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一家人都感到十分疲惫,身体仿佛被抽干了力气,尤其是孩子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麻木。
终于,火车缓缓驶入终点站。张建国一家拖着疲惫的身体下了车。站台上人潮涌动,嘈杂的声音扑面而来。张建国深吸一口气,望着眼前陌生的城市,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们知道,新的生活即将在这里展开,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未知的挑战。一家人相互扶持着,迈出了走向港城的第一步 。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