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议事(四)(1 / 1)

穿明策 历史烧火棍 1657 字 6天前

午饭过后,日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王府大堂的青砖地面上勾勒出斑驳光影。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午后的温暖气息交织在一起。众人依次列坐,气氛较之前更为热烈。

李大壮率先起身,他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自豪汇报:“王爷,这段时间日夜操练,民兵们可都脱胎换骨了!以前走路都七扭八歪,现在行军队列整整齐齐,长途行军也不在话下。经过不断的招收流民,人数也已经达到8000!”说完,他满脸期待地看着衡王,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衡王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轻轻挥手示意李大壮坐下。随后,他将目光转向李忠,神色关切地问道:“李师傅,这几天文山矿场那边的情况你都熟悉了吧?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李忠赶忙起身,双手抱拳,恭敬地回答:“王爷,铁矿产量很可观,能满足当下需求。就是铜料缺口大,得大量购置。至于擅长造炮的匠人,小人已派犬子联络了几位好友,他们都是火器方面的行家,王爷对我们这些匠户仁至义尽,他们知晓后应该很快就能赶来。”李忠微微欠身,态度谦逊,言语间充满对任务的责任感。

衡王满意地点点头,神色庄重地说道:“那文山的制造厂,我就放心交给李先生管理了。火炮不必追求过于笨重的,重点研发体型小,射程远,便于移动的中小型火炮。炮弹关注点放在实弹炮与开花弹上。要是加上膛线,轻型火炮的射程不见得会比重炮短,关键是产量一定要跟得上。另外,我打算让军队以后全体装备燧发枪,要保证在恶劣天气下,枪械也能正常使用,装弹要方便,快速,这方面我可以给个思路,枪管,膛机,火药,弹丸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长度,厚度,重量等等,不管是?一个师傅做的还是不同的师傅做的东西,要做到没有任何区别的地步。当然也可以分工去做,比如做膛线的师傅只做膛线,做枪管的师傅只做枪管,这些东西我只是提些意见,具体的各位师傅自行决定,我只看结果。”李忠听着这些话语,犹如醍醐灌顶,久久不能回神。朱古力接着道:“各位师傅也可以尝试在枪管内部刻画膛线,先打造少量可以远距离杀敌的枪械,数量不要求多,摸索著做就行。还有,外出打探情报、执行间谍任务的人员,要配备短口火铳,务必保证在短距离内有强大杀伤力。当然,重中之重还是轻型火炮与燧发枪的制造,其他的可以循序渐进。李师傅你要多和约瑟他们交流,遇到困难,随时来王府找我。”

李忠神情肃穆,单膝跪地,坚定地说:“王爷放心,小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爷重托!

李忠起身回到座位后,颜先生缓缓开口:“殿下,如果想争夺石见山或者长州藩,咱们手里的军队数量是不是还有所欠缺?要不要另外再想别的办法?”

毛文龙紧接着接话,眉头微蹙,脸上满是军人对局势精准判断后的严峻:“昨天王爷说长州藩兵力在5000人左把,石见山现在是幕府控制。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是与长州藩跟幕府都撕破脸,咱们短时间面对的兵力应该不少于两万。”他稍作停顿,眼神陡然锐利如鹰,周身散发著一股无畏的气势,“但是!如果我军能够全军装备遂发枪与轻型火炮,给我五千人,我绝对能为王爷拿下石见山,推平长州藩!”那斩钉截铁的话语,好似一把利刃。

朱古力听后,脸上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轻轻点头,眼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颜先生说的有道理。一旦跟幕府撕破脸,我们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这是我们第一次检验成果,务必要攻必克,战必胜,让各路倭奴不敢升起对抗之心!”

“所以,我决定招兵一万两千人,加上我们现有的八千民兵,军队数量要保持在两万人的规模!”朱古力看向下首把侧的李大壮几人开始分配“由李大壮领五千人为第一营营官;由赵铁柱领五千人为第二营营官;第三营五千人营官由毛文龙担任。另外设立预备营直属于王府,暂不设营官,由张奎,王猛二位作为副营进行管理;各营下辖五个总队,每队一千人;总队以下设十个总旗,每旗一百人;总旗下辖十个 小旗,每旗有战兵十人。”

李大壮、赵铁柱几人跪拜朱古力以后重新落座。

朱古力接着说道:“另成立幕僚院,由颜先生为首的文官,以及各营官,总管屯堡事务的陈师傅,还有在文山兵工厂的李忠也加入进来,暂时定在王府东侧客房办公。”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