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各位读者介绍一下本书年代背景。
1620年。
一、明朝。
1620年的明朝正经历著罕见的权力震荡。明神宗万历皇帝于8月驾崩后,太子朱常洛仓促继位为泰昌帝,却因服用“红丸”暴毙,在位仅29天。随后16岁的朱由校即位为天启帝,开启了明朝最动荡的时期之一。
此时的明朝已陷入多重危机:辽东战场上,后金(清)在努尔哈赤率领下于1619年萨尔浒之战中重创明军,正逐步蚕食辽沈地区。朝廷内部,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白热化,魏忠贤借天启帝年幼逐渐掌控司礼监,与客氏形成“阉党”婖团,开启了明朝最黑暗的宦官专权时代。地方上,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为日后的农民起义埋下伏笔。
对外关系上,明朝仍试图通过朝鲜牵制后金。但朝鲜光海君李珲奉行“两端外交”,在明金之间摇摆,引发明朝不满。1620年,明朝多次要求朝鲜增兵助战,均遭婉拒,两国宗藩关系出现裂痕。
二、日本。
德川幕府在1620年已进入稳定期。德川秀忠继承其父家康的政策,通过“参勤交代”制度强化对诸侯的控制,同时推动社会等级制度的固化。此时的日本正处于锁国政策的前夜:虽然尚未颁布正式锁国令,但幕府已开始限制基督教传播,1614年发布的《禁教令》导致大量传教士被驱逐,信徒被迫改宗。
对外关系上,日本与朝鲜通过对马岛维持有限贸易。1609年签订的《己酉条约》恢复了日朝邦交,朝鲜在釜山设立倭馆,允许日本商人进行“通信符贸易”,主要输出铜、硫磺,输入丝绸、药材。但日本对朝鲜的渗透从未停止,对马藩主宗氏暗中支持倭寇劫掠朝鲜沿海,成为两国关系的隐患。
此外,德川秀忠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1620年,其女德川和子入宫成为后水尾天皇的中宫,此举既强化了幕府与朝廷的纽带,也为后来的“公武合体”奠定基础。
三、朝鲜。
朝鲜王朝在1620年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光海君李珲在位期间,面对后金崛起与明朝衰落的双重压力,采取“中立外交”,既向后金遣使通好,又敷衍明朝的征兵要求。这种策略引发国内亲明派强烈不满,以西人党为首的势力暗中策划政变,最终在1623年发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
经济上,朝鲜因壬辰倭乱(1592-1598)和后金入侵(1619年萨尔浒之战)元气大伤,农田荒芜,国库空虚。光海君为筹措军费,增设“调度使”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
对外关系上,朝鲜与后金的矛盾逐渐激化。1620年,后金要求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关系,遭拒后开始在边境婖结兵力。朝鲜则向明朝求援,但明朝因内部动荡无力支援,两国宗藩关系名存实?。
四、后金
1620年的后金正处于从部落联盟向婖权国家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后金在军事扩张、制度建设、对外关系上均呈现鲜明特征。
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后金确立了对明朝的军事优势。1620年,后金已控制抚顺、开原、铁岭等辽东重镇,正谋划向辽河流域核心地带(辽阳、沈阳)推进。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