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帝崩(1 / 1)

穿明策 历史烧火棍 2400 字 6天前

紫禁城。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十八日,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于弘德殿,上庙号“显宗”。

在他死前终于意识到了辽东的危局,召首辅方从哲入宫,口谕“辽东事亟需留意”。

或许这位当了四十八年皇帝的君王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已经预见了帝国的未来。

可笑的是在他死后,以方从哲为首的那些官员宣布既不是皇帝口谕,也不是太子继位问题。

东林党人拿出皇帝最后一份“遗诏”,废除征收了二十四年,占到国库收入三分之一的——矿税。

矿税的废除让湖广、浙江、江西等地的乡绅纷纷奔走相告,这位“大行皇帝”的形象因为这一“仁?”在死后得到了扭转……

后来的天启朝,有一个太监因为重新征收矿税而成了臭名昭著的权阉。

紧接着一个月后,登基二十九天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在服用两颗鸿胪寺丞进献的“红丸”后暴毙。

可笑的是堂堂皇帝被人毒死,没有查出任何线索,最后不了了之。

万历父子二人的接连死亡,揭开了这个帝国落幕的序章。

青州。

朱古力此时正头戴由白布制成的孝帽,身穿麻布孝衣对着紫禁城的方向哀嚎……

嚎了十五声过后,走向王府灵堂前的牌位面前跪拜上香。牌位上书——“大行皇帝龙驭上宾”。

王府上下充满了丧葬氛围。朱古力对两位大行皇帝当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国礼如此,要是有什么差池被有心人给告了,估计他这个藩王也就做到头了。

仪式结束,朱古力召见了从东瀛回返的孙博。

王府客厅里拿着茶盏喝茶的孙博看到朱古力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朱古力上前一步扶起。

“员外此行可还顺利?”

“托王爷的福,此行异常顺利,毛营官那边也都安排妥当。从东瀛购买的黄铜小人都已运送至文山。”

接着孙博从怀中拿出毛文龙的信呈给朱古力。

朱古力读了片刻便把信件收起。

“员外办事妥帖,毛营官在信中对员外大加赞赏。看来本王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孙博心中欢喜,但是面上仍然镇定,他知道通过这次东瀛之行,自己在衡王心里的形象彻底树立起来了。

“日后等东瀛局势平定,本王还需要员外这样的商业大才来往两地以通财货。”

朱古力看了毛文龙的书信,当即也是对其许下未来的承诺。

novel九一。com

三日后的清晨,孙博的船队又带着十艘装满货物大船与载着一千多名伪装成伙计的士兵从登州向着东瀛开始起航。

这日一大早,朱古力带着以颜先生为首的幕僚院与王府护卫长王奎几人向着文山赶去。

昨日下午负责文山兵工厂的李忠派儿子来王府汇报,说是王爷所说的狙击枪已经研制成功。

朱古力一行人骑马走了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文山脚下。文山十里范围内都有军士穿着王府护卫的服饰在巡逻,防止陌生人靠近。

山脚下原先的空地上,如今都是一排排的住宿区鳞次栉比。住宿区的下游则是紧紧挨着的炼铁厂与兵工厂,其上烟雾缭绕,隐约可以看到众人干的热火朝天。

等朱古力行人走至近前,李忠带领着各工序的负责匠人早早等候在兵工厂门口。

众人寒暄几句以后李忠走在前头带路进入兵工厂开始参观。

蒸汽与铁腥味在砖砌的拱顶下噷织,炽热的炉火映照着忙碌工匠们黝黑的面庞。朱古力身着素色蟒袍与李忠走在前面,颜先生带着众人也是边走边仔细观看。

工坊东侧,一座巨大的水力钻床隆隆运转,木制水轮在弥河水的冲击下缓缓旋转,通过齿轮组带动精铁钻杆。枪管胚料被固定在青石台座上,金刚石钻头以稳定的速度向内推进,发出尖锐的摩擦声。

“王爷,此物便是约瑟所献的‘自转钻机’。”李忠指向钻床,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原本半月方能钻透一根铁管,而且王爷定下的枪管?寸足足比一般的火铳长一倍还多,这台钻床如今半日可成,且内壁光滑如镜。”

衡王走近观察,只见钻头下铁屑如细雪般簌簌落下,冷却用的桐油从竹管中滴落,泛起青烟。一名工匠正用铜?测量钻孔深度,见王爷亲临,慌忙跪地行礼。

“免礼。”衡王抬手示意,转头对朱李忠问道,“此种钻床我们总共有几个?”朱古力心中也是惊异这个时代的钻床看起来已经有后世机械设备的雏形。

他很早就听过约瑟所说的水力钻床技术,当时只以为是与水磨类似的东西。

“此类钻床目前在弥河下游还另有五座,还有潍水堡内的潍水河变也建有?座。加上此处最初制造的这一台,总共有十二台。”

朱古力心中大概算了一下,十二台钻床远远不够,就算有昼夜不停,一个月最多能钻出枪管两百之数。

朱古力摇摇头说道:“这产能还是稍微差一些,每月最少要以一千根枪管为目标。你给约瑟说,让他在青州境内的河流上找寻合适的地方,要尽快打到每月一千根枪管的数量。”

李忠赶紧应道:“王爷放心,约瑟今天也是带着几个西洋人去寻找合适的位置了,剩下几台钻床应该很快就能就位。”

朱古力满意的点点头“不过你把兵工厂管理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出乎我的资料了,本王当初只是提出了一些关于长管遂发枪的制作方向。如今已经在兵工厂开始了量产。此事你功不可没。”

几人边走边聊,转过一道影壁,数名赤膊工匠正围着一座高温坩埚忙碌。炉中铁水泛著刺目的白光,一名老师傅将碾碎的木炭与铁矿粉撒入,铁水顿时翻腾如沸。

“王爷请看,这便是灌钢法。”李忠解释道,“文山铁矿的生铁含碳太高,易脆;熟铁太软,不堪用。将二者熔炼合一,方得韧硬兼备的碳钢。”

衡王饶有兴趣地观察著铁水被倒入模具,冷却后形成钢锭。另一侧,工匠们已将钢锭锻打成条,反复折叠捶打,火星四溅。

“这钢可能直接拿来做铳管?”衡王问道。

“回王爷,碳钢铳管可比纯铁耐烧十倍!”李忠自通道。

角落里,一名年轻工匠正用瓷泥浆涂抹枪管内壁,见衡王驻足,紧张地解释:“大人,这泥浆烧熔后成釉,能防锈蚀……”

李忠补充:“这是因为辽东火铳锈蚀严重,在万历三十五年南京工部研究出的方法。瓷泥一旦可以受高温而不变形,不脱落。用来防止枪管内部生锈有着很大的作用。”

朱古力听的心下满意,遂发枪的制作除了自己提出的加长枪管的计划,李忠也是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些枪械如果能够大规模配装,那自己的军队实力完全可以媲美十九世纪的欧洲军队。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