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禁足吧(1 / 1)

长安少年谣 沧海简兮 758 字 2个月前

李长歌哦了一声又摸了摸韩士双脑袋,笑道:“是这样吗?”摸完韩士双脑袋,又给他端了些点心放在韩士双面前,道,“那十九郎先吃些东西,等会儿我送你回去便是。”

韩士双闷闷地哦了一声也没再说话了。

李玄将东市里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包括武慧儿和张玉胜说得话都几乎一字不落的复述了一遍,说得十分详尽。武慧儿听了也忍不住点头,向他比了个拇指。

李玄说完便看向武信问道:“三兄觉得会是谁人要陷害郡主?”

武信摇头道:“这可没法猜,九娘得罪的人太多了,谁都有可能。”

李玄也觉得他说得很对,不过当着武慧儿的面,也没敢出言认同,只是饮了一杯酒在内心深处默默对武信表达了一下崇敬之意。

武信原来也不是来追究事情真相的,这事情出现的莫名其妙,又牵扯了这么多人,一时半会哪里弄得清楚。听完李玄的话之后,便转头看着武慧儿。武慧儿一迎上武信望过来的目光,连忙将身前盘子里剥了皮的桔子端起来递过去,狗腿谄媚地笑道:“三兄,吃桔子,我亲手给你剥的。”

武信面无表情地将盘子接过来,看着汁水横流的桔瓣,看了几眼又颇为嫌弃地放下了——剥成这样,简直没法下手。

武慧儿看着那桔子也十分嫌弃,见武信将桔子放下也没觉有什么不对,笑嘻嘻地又拿起一个蒸糕递了过去。

武信看着蒸糕也没有伸手去接,对着蒸糕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叹了口气,道:“九娘,从明日,不,后日起,你先在家禁足吧。”想了一下,又似乎觉得不太妥当,“武府没人看着不合适,要不就在宁王府吧,宁王叔,你叫人看着她,别让她乱跑。”

宁王点头道:“好,就让风起看着。风起,你看如何?”

裴长浪颔首道:“自然可以。只是禁足怕是有些无聊,可要为郡主安排些授课老师趁着机会学些课业?”

武信道:“你随便安排。”

武慧儿还没来得及表达自己的不满,李玄先自笑道:“为何是后日?”

武信道:“明日我要带她去一趟乾安寺。”

李玄愣了一下:“乾安寺?去看七兄吗?”

武家七郎武静因为自幼体弱需要静养,从小便寄居在乾安寺。乾安寺原本是武家别院,当然不是武元道的,是前朝高平王武悠的别院,武悠是武妃生父,武悠早逝,武妃生母杨氏早早改嫁,武妃自幼生长在宫中,这别院几度经手,后来武妃得势收回后便赐给了武府。武妃薨逝后,武府几经离乱,这别院虽未再经手,到底败落荒凉了,武家也无心打理,后来干脆让出来建了寺院。武静寄居乾安寺后,乾安寺接受武家供奉,渐渐变成了武家私院一般的存在。

武信点了点头:“七郎送了信回来,让我过去一趟,我想九娘估计要禁足一段时间没法出门,就正好带她一起过去看看。”

武慧儿垂死挣扎,急忙道:“我不去,我什么东西都没给七兄准备,过几天再去。”过几天闷了在出去放放风,比明日就去好多了,而且她确实什么都没准备。

武信没理她,继续道:“等从乾安寺回来,九娘就开始禁足吧。宁王叔,风起,劳烦你们看着了,她要是太闲了,不服管教,那就让她抄点书,《女则》什么的就算了,抄了也没用,换点别的经籍史书给她抄抄。不愿意抄书的话,绣花也可以。”

宁王笑道:“这主意好,风起,你以后好好看着她,你那些书,多拿给她抄抄。”

韩士双听着只是禁足觉得还好,忙向武信问道:“那三兄,我可不可以来看师姐?”

武信点头道:“只要宁王叔乐意,自然可以。”

韩士双忙看向宁王,宁王点头道:“可以。”

韩士双欢喜地一阵猛点头,然后望向武慧儿:“那师姐,我以后每日都来陪你好了。”

武慧儿嫌弃地看了他一眼:“陪我做什么?我要抄书。你也抄书吗?”

韩士双道摇头道:“我不抄书,不过我可以让阿兄帮你抄。阿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