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负熵与危机信息收集(1 / 1)

“……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作为整个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确有承担起这种维持整个文明长久延续责任的必要。”

“有些东西,的确是可以不发挥作用,但不能没有。”

这位老领导沉思了一会儿,这样再对秦裕说了句。

其实,先前问秦裕这个研究院的名字,就已经是相当于表示?意设立这样一个研究院了。

此刻这位老领导所说的话,其实也是上面?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是一个小国,那就真没有什么必要去考虑这种事情。

考虑人类文明整体的命运,是独属于大国的奢侈品。

毕竟,忧虑于人类文明整体危机对于国家的影响,也需要这个国家能够存在到那个时候。

就像是一个人,如果只能够活七十年,那实在没有必要考虑数?年之后的事情,

个体是这样,集体也是这样。

“秦教授,那就先将011研究所,还有先前秦教授你负责的末日基因库,归属于负熵研究院,秦教授你看怎么样?”

这位老领导再重新说道,

“这之外,在负熵研究院中,秦教授你还有什么希望设立的机构,或者说研究单位?”

对于老领导的前一个提议,秦裕没有什么意见,点了点头。

对于后一个问题,秦裕给出了一个回答,

“设立一个‘危机信息收集汇总部门吧’,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在每次大范围的灾难和危机发生之前,可能都早已经征兆。可能有些事情已经发生在这个世界的不同角落,但因为信息的分散,直到我们将它们摆在一起时,可能才能意识到,有什么正在发生。”

秦裕说了这样一段话过后,停顿了下,

“或者说,换一个名字,‘信息筛选,去噪,智能化研究所。’,在人类?会中,特别是进入到信息时间过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巨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形成的信息海洋,产生了巨大的‘信息噪音’,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噪音下。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的工作,或许能够为我们文明和?会的发展,提供一些决策性信息,对超长期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一些帮助。”

在研究院里搞一些信息收集部门,显然职能不太合适。

那就换成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技术的研究机构好了。

正好,要想做到秦裕所说的那种信息收集程度的要求,

必须还是需要靠智能程序,ai大模型,人工智慧,光靠人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只不过这个人工智慧的研制目标是信息收集,信息筛选,而不是面向个体交互。

看着秦裕,这位老领导缓缓点了点头。

实际上,秦裕所说的这样一个危机信息收集汇总部门,有不少原本就存在的部门,研究单位,研究团队的作用都和这个危机信息收集部门重合。

比如说,地质类灾害,肯定有各区域的地质相关部门在保持着监测。

比如气象灾难,肯定也有气象部门在保持着关注。

比如天体灾难,各地的天文台,肯定也有注意宇宙空间的变化。

这本身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个领域,需要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单位就能够独立完成的。

不过,也像是秦裕所说的,

这些部门,这些研究单位,主要关注的就是自己领域的变化,

而且对于危机的监测,很多时候只是这些研究单位研究工作中的副产品。

这种单独基于危机信息的跨领域汇总,有一个单独的研究所来负责,其实也不错。

能够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更全面的看到,这颗星球上,过去一段时间以及此时此刻都存在什么潜在危机,能够更长远的对未来做一个预期。

当然,前提是,这个研究所真得能够达到秦裕所描述的那样。

“秦教授,这个我们?意了。我们可以向负熵研究院协调一些信息领域,计算领域,智能领域的专家,?时协调不同部门,向负熵研究院开放获取相关信息的许可权。”

这位老领导?意了。

事实上比起协调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员,

后面这个支持,其实对这个‘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可能更重要。

要汇总筛选信息,前提也得有相关信息拿来汇总。

而有些信息,本身其实就是机密。

“谢谢。”

秦裕道了一声谢。

虽然可能没有上面支持,他大概最终还是会建立一个这样的‘负熵研究院’,

但至少在信息收集这件事情上,会变得麻烦许多。

危机信息收集,实际上也是此刻秦裕自己的一个重要需求。

他其实也缺乏一个更广泛,全面的信息收集渠道,

如果能够更加宏观全面的把握,未来人类文明和地球上可能会面临的危机,

他也能够更好的,在为此人类文明长久存在这件事情上,提前做一些事情,提前做一些决策。

“秦教授,您愿意为这份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应该我们感谢你。”

这位老领导摇了摇头,

对于秦裕自己来说,他这么做,完全是从自己出发做得考量。

但从旁人的角度上来看,秦裕希望建立负熵研究院,可实在是没有什么为自己私利的地方。

不管秦教授这么做,是否有受他的特殊的‘末日恐惧症’影响,

但这始终都是为人类文明整体计的伟大事业。

超级大脑足以让秦裕能够看明白这位老领导或者说其他人在想什么,

对此,秦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秦教授,除了这个信息去噪研究所之外,您还有什么其他需要的吗?”

秦裕摇了摇头,

“暂时这就够了。”

秦裕也没有打算一口吃成胖子,一下将负熵研究院膨胀成一个巨无霸。

作为一个开始,此刻的负熵研究院内,有011研究所,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末日基因库,这三个,就已经足够了。

……

负熵研究院成立的事情,不管在未来如何。

在此刻看起来,似乎是没有太大影响和太大变化的。

上面对于成立负熵研究院这件事情的郑重其事,有一大半原因都是因为是秦裕要做这件事情。

此刻,负熵研究院成立之后的具体变化就只是,

011研究所的一众研究员们,知道了自己011研究所上面,多了一个上级研究院。

可负熵研究院也是秦裕教授负责,对他们来说,这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除此之外,就是负熵研究院另一个研究所,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也将在他们的研究所内工作。

实际上就相当于,011研究所再从国内其他研究单位,协调来了一些信息领域,智能领域的教授,研究员到011研究所内。

只不过,这些新的智能领域,信息领域的专家们,单独负责另外一个研究项目,和我们在研究工作上没有什么交集而已。

就负熵研究院目前的情况,显然是没有必要单独再有一个驻地的。

而新调来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的一众教授,研究员们,

收到的第一个研究任务,也是此后他们将长期持续下去的研究任务,

就是一个研制一个用于危机信息主动收集,汇总,去噪,分析的人工智慧。

一众教授,研究员们适应的也挺快,毕竟能够来到这儿,他们之前本身就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

novel九一。com

当然,要想让信息去噪智能化研究所的作用,达到秦裕预想的那样,能够整合世界范围内所有信息,提前识别到危机的?度,

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

同时,这种事情可能最终,也不是说智能化研究所内部自己能够解决的。

可能需要人类文明整体在相关领域的整体进步才能够实现。

不过,万事开头难,秦裕对此也不是特别着急。

……

对于011研究所内原本就在的一众研究员们,

可能还是除了负熵研究院成立以外的另外两件事情,或者两个大的研究项目更重要一些。

而这两个研究项目,也是由秦裕直接参与,直接负责。

首先是‘环境改造植物或者适应性更强作物’这个项目的研究。

因为原本011研究所内,大多数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员,都是从事人体相关,至少也是动物相关的机制研究,

所以为了开展这个研究项目,011研究所在上面的协调下,也同样从不少单位挖了不少人。

这个过?倒也简单,基本就像是那位老领导说得那样,透露了是去秦裕手下,大部分研究员就二话不说同意了。

哪怕秦裕此前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现在这个研究项目的跨度有些大。

但至少,没有从哲学跨到生命科学大吧?

而即便是来的时候,还有一些疑虑,

在来到011研究所内,正式开始研究项目过后,这些研究员们也瞬间没有疑虑了。

对于任何一个新调来的研究员们来说,

秦教授就像是一个‘深渊’,怎么也看不到底的那种。

基本就是,所有人都跟不上秦教授思路的同时,也跟不上秦教授的知识广度。

相关研究领域涉及到的所有已知知识,在秦裕教授这里,就像是一些常识,随时都能够从这头贯穿到那一头。

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当上教授,正研究员的人,曾经肯定都是天之骄子,

但此刻,在面对秦裕时,依旧怀疑人生。

“秦教授,011研究所里那些做人体相关研究的,竟然没有想法将你的脑子‘扒开’,看看您的大脑究竟是什么结构。”

一位从事植物领域研究的研究员,看着秦裕时这样感慨了一句。

当然,也有研究员持有相反的意见,

“要扒开研究,也是秦裕教授自己研究,还有谁能够比秦教授自己在这方面更权威?”

“我倒是觉得,秦教授真得很适合去大学做一下教学工作。秦教授站在一个高屋建瓴的位置,这种整体性的,宏观的思维,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在从怀疑人生,到进一步感受了一下,011研究所‘传统的研究推进模式’过后,

一众研究员们,教授就更加欲罢不能了。

没有一个研究者,能够摆脱自己手里的研究项目,进度在飞速往前狂奔的痛快感觉,

更没有一个研究者,能够摆脱这种,不用‘思考太多’,只需要紧跟着秦裕教授的步伐,专注自己手里一个具体的研究工作,就能够不断冲破研究中不同难关的感觉。

……

“环境改造植物和适应性更强作物”的研究,是一个概念比较宽泛的概念,

整个研究项目也很大,细分起来,其实可以分作很多更细的研究课题。

而在秦裕的参与下,

整个011研究所内相关研究团队,最先选定的一个目标,

主要是一种‘新型耐旱类,有利于环境改造的植物。’。

这个课题的主要目标,

就是找到,或者说,改造出一种,

能够在后期形成的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生存,大范围繁殖,快速生长的,

能够让荒漠,戈壁环境得到土壤化改良的,种植成本低廉的植物。

如果这样一种植物能够出现,

对于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些荒漠化土地,都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

如果这些荒漠化土地全部都能够恢复,

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生存空间,将被增大一大截。

即便对于一些天然就存在的沙漠,

考虑到这些天然沙漠在地球生态中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降雨量过低的问题,既没有改变的必要,也没有改变的基础条件。

但哪怕是去掉这些天然沙漠,

一些年降雨量还不错的后期荒漠化地区,如果能够得到恢复,也已经是很大一片土地。

此前,

对于地球陆地上,不同的荒漠化地区,不同国家都有一些应对措施,

华国在这方面,更是取得过极其不错的成绩。

但就秦裕想要达到的目标来说,

先前那些对于荒漠的治理方式,所需要的时间还是过去漫长,成本还是过高。

如果想要更大范围彻底解决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需要一种成本更低廉,见效更快,效果更彻底的方式。

这也就是此刻011研究所这样环境改造植物研究项目的目标。

从这个目标植物需要达成的这些个单看还算可以接受,全加起来,更像是许愿的要求来看,

这个目标植物的研究,显然是不太容易。

不过,一众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在011研究所内,在秦裕教授手下待了一段时间过后,

对此还是有些信心的。

实在是秦裕教授像是没有什么难题能够拦住他的姿态,

真是很难不让一众研究员们有底气。

就是不相信自己,他们也相信秦裕教授。

哪怕是这个待研究的植物需要满足的条件像是许愿,

但在秦教授的带领下,也未必不能够实现。

哪怕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一点。

……

公原时代32年,

被并入到负熵研究院内的011研究所,开始进行新的项目的研究。

011研究所的研究员们都是很自豪的。

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并且很确定,他们正从事著一份伟大的事业。

在继人体繁育装置之后,他们正在进行的,依旧是能够改变世界的研究。

011研究所终将会再一次改变世界,

历史会记住他们,记住011研究所。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