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崔琰展开琅琊郡的呈报时。其上那“亩产二十石”的墨迹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荒诞与可笑。他想起了二十年前他还在太学读书时翻过的《汜胜之书》。哪怕是那本书中最夸张的农术设想所诞生的产量,也不及如今这仙麦田产量的十之一二。
“大人,郡守王观求见!”
门外传来守卫的通报声,崔琰打开房门。年轻的郡守捧著足有两人高的巨大麦穗踏入房间。秸秆上的纹路形似霜花。崔琰当然认得这个纹路,只要是那位神女所催生的果树麦穗均带有这种霜纹。
“使君请看这个,这是从琅琊郡带回来的仙麦。您之前托我带过来的。”王观说这话的时候,袖口露出的手腕还带着点点麦芒,这是他刚刚一路上抱着麦穗时沾上的。
崔琰的指尖拂过麦穗,七天前见证到的神迹再一次涌上了他的心头。当时他亲眼看见那黑袍女子跃过城楼,在飞檐上留下了至今还未融去的冰霜。现在他府上供著的那些方士都说那是什么“太白精魄”。如今想来,这些作物上的纹路怕不就是那所谓“太白精魄”上的纹路吧……
“自从玄女现世,琅琊郡的孩童中间便开始传唱起‘不拜天子拜玄裳’的歌谣。”
王观的额头止不住的冒出冷汗:“类似的歌谣不止一首,很多。而且昨日北海县来报,有人……有愚民拆了当地祭祀之处的神像,立上了那玄女的木雕……”
崔琰放下麦穗,转身推开窗户。望着不远处衙门外排队领种的农户。那些曾经对官员仪仗畏首畏尾的百姓,此刻眼中闪烁着他不懂的陌生光芒。他突然理解为什么陛下要下令封锁那些仙赐的果园与麦田。在那位的眼中,这漫山遍野的冰纹作物,怕是比叛军贼徒要可恨上千倍万倍。
——————
五更天的铜雀台上,晨雾裹挟著麦香充盈著宫殿。汉灵帝刘宏高居皇位之上,扶著鎏金扶手,目光跃过殿下争吵的群臣,落在殿前那堆积如山的麦穗与果物上。
“启奏陛下,南阳郡传来消息,昨日又有愚民冲击官仓……”太尉杨彪的笏板在手心敲出脆响。“那些暴民高呼‘玄女赐粮,官家还粮’,而且连守仓的士卒中也有倒戈者!”
他的奏报激起一片哗然,老臣们的衣摆在晨风中乱窜。
司徒赵温突然冷笑出列:“杨公你可是忘了?那些士卒在足月前与那些扒观音土吃的农户别无二样,还是那玄女降世之后那些士卒才吃上了一顿饱饭!”
他抖开青州眼线快马加鞭送过来的绢画,画中那些士卒丢下兵戈与流民坐而分食的场景刺痛了刘宏的双眼,那些本属于官仓,属于他的细粮被捧在一双双生满老茧的手中。
赵温继续开口:“诸位莫忘了,去岁此时,青州饿殍遍地!今民得饱腹,总有妄言,总好过……”
“荒谬!”
执金吾孙锐腰间佩剑上的环饰撞得叮当作响,他从袖口中抖落两枚铜钱,呈上前去。
“这是在琅琊郡集市内缴获的‘玄女钱’,背面皆铸有‘岁在玄女’的字样,此乃谋逆之兆!不可不防啊!陛下!”
刘宏的指尖在御案上摩挲著那两枚民间私铸的“玄女钱”。钱币背后“岁在玄女”的字样透著彻骨的寒意,这股寒意让他想起了今早做的噩梦:巍峨的宫殿在麦浪中倾倒,百姓踩着冰纹仙麦铸成的天梯,将玄女神像供上云端。
“陛下可知现如今殿外流传的童谣?”
novel九一。com
孙锐沙哑的嗓音如同钝刀刮过竹简,“苍天皱面,玄天开颜;不食汉粟,要食玄田。”
“《洛书》有载,神人授禾……”赵温再次上前,“今玄女降世,或应天帝之命前来赐福……”
他的辩解被杨彪的嗤笑打断:“赵大人莫不是老糊涂了?那妖……玄女可曾拜过太庙?”
赵温被此言气的涨红了脸,“荒唐!玄女是身具大神通者,人家凭什么要……”
争论如野火般蔓延燃烧,支持玄女的赵温与反对玄女的孙锐杨彪几乎要扭打在一起;大司农曹纯摊开赋税簿册,试图向众人证明冰纹作物可以使库藏收入倍增;而光禄大夫则搬出高祖斩白蛇的典故,声称玄女为赤帝子化身。
“若是没有这些冰纹作物,孙大人手下的兵怕是还在饿著肚子!”赵温抓起一把麦粒,苍老的指间不断滑落麦粒,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晕,“老臣只知,青州的士卒因饱食而愿效死力,流民们为护仙田与贼人野盗血战,这难道不是天佑我大汉?”
刘宏的视野在争论中逐渐模糊,他突然想到了昨晚翻阅的《淮南子》,其中的一段记载令他彻夜难眠。
“羿请不死药至于西王母……”
刘宏喃喃的说出这句话,殿下的争论声猛然停滞。群臣骤起的吸气声代表着他们不仅听到了这句话,还读懂了此话的弦外之音。
“若是那玄女真如呈报中那般是个仙家……”
大殿死寂中,杨彪的幞头突然被晨风吹落。这个素来圆滑的老臣竟然在此时忘了捡起官帽,他颤声高呼:“陛下乃当世明主,岂能效仿秦国那暴君去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罢了,朕意已决。”刘宏突然起身,他抓起面前的冰纹麦穗,在晨光中洒下七彩的光芒,“此物一月一熟,遇火不焚,入水不腐。”皇帝的声音带着疲惫。
“朕欲遣使寻访玄女,问天道,寻农术。”
“陛下圣明!”大司农率先跪拜,额头汗珠滴落在地面上炸开水花。哪怕他知晓皇帝寻访玄女并非是为了农术,“若得玄女所赐仙种,则我大汉……”
“陛下三思!”杨彪的笏板重重砸地,“昔秦皇遣徐福入海,令方士炼?。此前车之鉴……”
还未等杨彪说完,刘宏的身影便已消失在大殿之上。
暮色降临时,刘宏独自登上观星台,负责观星的官员颤颤巍巍的呈上新制的浑天仪。在这新制的浑天仪中,新增的代表玄女的球体愈发耀眼。
“传大匠……”刘宏的眼中倒映的天上的星河,某种炽热的渴望在他的心中疯长。在次日清晨的皇城中,有新的童谣开始流传。
“玄田生,汉家长;玄禾熟,天子寿……”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