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便见到魏忠贤带着一个战战兢兢的人走了进来。
魏忠贤将那人向任氏一推,那人立时跪趴在龙椅前面。
“万岁,此人名叫黄及,刚进太医院,往来和根底都干干净净。”接着,他见到?明点头,便踢了太医黄及一脚。
接过任氏抱着的襁褓,用尖细的声音说道:“好好看看贵人,其他的之后再说。”
“是!是!陛下!千岁!”他便颤颤巍巍地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掀开,摸索了一会,然后只在婴儿的身上掐了几下。
便听到襁褓中传来几声呕吐,黄及便将襁褓噷给魏忠贤,重新跪下:“回陛下,千岁,贵人被莲子噎住了,又饮了镇神汤。贵人尚且年幼,故而吐了莲子后还未醒。”
果然如此,听了他的回话,?明心下一稳,对太医问道:“可会危及性命?”
他摇了摇头,跪着回复到:“贵人无事,稍加调节便可无恙。”
?明颔首,接着示意魏忠贤将襁褓噷给任氏,问道:“任氏,你给孩子喂过镇神汤吗?”
任氏一惊,接过襁褓,随即有些愤愤地眯起了眼睛:“回官家,没有。”
“那便杀了赵贵人吧,你自己处理,好好问问哪里来的镇神汤。”
任氏闻言,轻轻笑了一下,回道:“是,官家。”接着不顾襁褓上的肮脏,低头逗弄著熟睡的朱慈炅,用非常小的声音说道:“奴家还是喜欢官家叫奴家月蛾。”
?明摇了摇头,此时还不算是断了朱由检做皇帝的念头。
他将核桃放在桌案上,对着黄及伸出左臂:“做得不错,起来吧,过来给朕看看。这些时日,朕也略感不适。”
黄及匍匐著起来,慢慢绕过魏忠贤,走到?明近前:“陛下,恕臣冒犯。”
?明微微一笑,又将左臂伸得更直了些:“无事。”
他恭恭敬敬地端起?明的左腕,把脉片刻,便收回手说道:“陛下,有微量中毒,体表虚肿应是长期营养不足所致。”
?明闻言,瞥了一眼魏忠贤,说道:“查。一定要查出来。”
魏忠贤眯起眼睛行了一礼。
?明接着对黄及问道:“可有挽救之法?”
黄及后退几步,?著身子,拱手说道:“回陛下,陛下身体几乎无恙,略微排毒之后,不再食用毒物,简单调养便可。”
不明白了,那么为什么在历史记载之中天启会在明年驾崩?
?明想了许久,对魏忠贤说道:“带下去领赏吧,保护起来,以后由他来给朕看病。”
魏忠贤叫进来个人,吩咐了几句便将他带下去了。
这时,就听到身边抱着孩子的任氏嗤了一声,门口走进来一个被两个女子拥著的妇人。
这妇人丰润韵致,眉眼含波,一时间?明竟是看呆了。
她端著一个盘子,盘子上放著一个玉杯,仅仅是靠近,就有一股难以形容的香气钻入?明的身体。
她和魏忠贤互相行礼,?明听到魏忠贤口中说了一声:“张嫣,张皇后。”
novel九一。com
丹明心里咯噔一声,睁大了眼睛。为什么魏忠贤会出言提醒自己,难道被看出来了?可是,即便看出来了又怎么样?我依旧是天启。
“陛下,该吃甘露饮了。”
那妇人并没有太过靠近,将盘子放在桌案上之后便站在丹明的左边看着他,似乎是在等著丹明喝下玉杯中的东西。
在丹明右侧的任月蛾被魏忠贤瞥了一眼后俯身,附在他的耳边轻轻说道:“官家,还请勿再食用毒物。”接着便直起身,哼了一声,瞪着张皇后。
丹明摇摇头,端起冰凉的玉杯,嘴唇沾著杯口边缘品了一点点。哪怕只是这么一点点,米香和薄荷香混合著一股难以形容的强烈香气穿透了丹明。
“好甜,好凉。”他感受着这连现代的饮料拍马都比不上的甜香气,居然一时间有些沉迷其中。
他猛然回神,强压下想再多喝一些的欲望,咳了一声,说道:“好了,此物……朕日后不再饮了。”
他有些不舍地将玉杯放回盘子,重新拿起桌案上的那对核桃盘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还能感受到那股强烈香气停留在喉间没有散去,他对魏忠贤说道:“大伴,让她们离开吧,朕想和你说说话。”
张嫣却直视著丹明,开口说了一句:“官家,还请按时吃。”便站定在他的眼前。
“大……”任月蛾一句大胆还没喊出口,魏忠贤便已经站在了张嫣的面前,伸手在背后按住了漆盘:“娘娘,陛下乏了,还请回吧。”
“尔!好……”张嫣瞪了魏忠贤很久,躬身行了礼便离开了。
而任月蛾在离开前悄悄从襁褓下伸出手轻轻挠了一下丹明的肩膀。
“见过奉圣夫人。”
“见过老祖太太千岁。”
二人带着一群侍女刚出殿门,丹明便听到殿外传来一连串的请安声。接着便是一个成熟妇女慢悠悠的声音:“见过皇后娘娘。”
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通报,然后丹明便见到了刚刚声音的主人。
一个四十来岁,面相相当温柔的女人,被两个侍女扶著,慢慢走了进来,对着丹明跪下行礼:“老奴见过万岁。万岁圣安。”
——————
注:
史料中未见关于任容妃的真实姓名的记载。
《玉镜新谭》“上呼客氏为‘妈妈’,眷恋如亲子。”
《酌中志·卷十四·客魏始末纪略》“客氏每晨入乾清宫,侍先帝(天启帝)起居,至辰时始回咸安宫。凡宫中人等,皆称客氏为‘老祖太太千岁’,其威福不减于忠贤。”
《明熹宗实录·卷九》“丙午,敕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给田二十顷,岁禄米千石,并赐金银、币帛有差。”
史料中,魏忠贤与客印月在公开场合恪守礼仪,而私下(此处史官应该无从知晓)却骄横。
又天启在魏忠贤和客印月“或间有违忤,即怒骂咒恨,形于颜色。”(《酌中志》)
故,笔者认为史料记载内容失真,二者选择性采信。
小说内容依此演绎。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