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在想,三弟前些日已到弱冠之年,自己肯定是得送点礼物的。
至于送什么,她却很纠结。
书?他才不会看,送了也是白费。
王琪身上除了几支好点的毛笔,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了。
还是当面问问才好,三弟喜欢什么,就买什么送给他。
决定好后,王琪整理好衣服,往求学楼去了。
喻书坐在教室,百无聊赖倒在书桌上,黑板上的课表写着,下一节是《大学》。
他连《大学》的课本都没有,只求等会教书的先生不要让他上外面站着。
并下定决心,今晚回去无论如何让二叔帮忙劝劝王振,把自己转到习武楼去。
这书,是一点都读不下去了。
正畅想着到习武楼的快乐生活呢,一道清脆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三弟,别来无恙。”
喻书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女子身上。只见那女子身形高挑,一袭素雅的长裙更衬得她气质高雅。她的面容姣好,皮肤白皙,眉眼如画,嘴角挂著一抹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文静而又亲切的感觉。
“她?我三弟,难不成是大姐吗?”
喻书心想,他在王府的祠堂去过一次,就是为了搞清王府上下的亲戚关系。
二叔王兴有一独女名王琪,想来就是她了。
“大姐?”
王琪打量了喻书一番,点头称赞道:“许久不见,三弟的身板倒是硬朗了不少,那日为何做出逃婚的荒唐事?我听到消息的时候都不敢信。”
喻书尴尬地捧著脸,这大姐情商堪忧啊。
王琪拉起喻书向外走去,边走边聊著书院里发生的趣事。
喻书也仔细地听,句句都有回应。
上课的铃声类似寺庙的撞钟声音,咚咚咚地响。
王琪一听到了上课时间,连忙问道:“三弟,你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姐姐好送给你,权当是成年礼物。”
喻书原本听着钟声就头疼,但一听大姐的话,心里立刻有了想法。
“大姐,我现在就有个特别特别想要的东西。”
“是何物?”
喻书满脸期待地说:“大姐,把我转到习武楼去吧。”
王琪转身就走,“你想都别想,学不完四书五经,就别想离开求学楼。”
喻书哪能放过这种机会,立马追身上前和大姐讨价还价。
“二姐,我的数理跟物理都已经融会贯通了,四书五经已经略懂皮毛,再说我又不是科举的料,你让我去习武吧!”
王琪手臂被喻书一整个抱在怀里,周围学生都转头观看。
“你...松开,拉拉扯扯像什么样子。”
“大姐不答应,我就不放。”
“快放手,这么多人看着,成何体统!”
“大姐答应我,我立马走。”
“你无赖!行我答应你,你先松手!”
喻书欣喜道:“这可是大姐你说的,爹娘那边你搞定啊。”
王琪邪恶一笑:“谁答应你了。”
“大姐,不带这样的。”
王琪仔细思考了喻书刚刚的言语,觉得也并无道理。
novel九一。com
“家里并不求你考取功名,但要求你知书达理,既然你志在习武,那我给你个机会,只要你将我出的卷子做完,且满我心意,我定帮你办成此事!”
喻书一听,这有何难,立马答应下来。
接下来,喻书连课都没上,就专心地在王琪书房内答卷。
卷子很长,起码有两三米,上面涵盖了四书五经?艺各种题目。
幸好喻书是个文科生,对这些还是略有涉猎,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句可以回忆起来,只是最后一道论述题让他犯难。
在当下时期,应该怎样治国?
这他哪知道,他对现在国家的局面一概不知,如何论述?
这让他回想起了高考,高中时期的他哪次不是笑傲考场,哪怕高考也不例外。
喻书愁眉不展,刚举起笔,想了想还是放下。
实在是无从下笔,他就想起心中仅有的几句治国诗句胡乱写上。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之所兴,在顺民心。 ?之所废,在逆民心。”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这几句虽是名句,但与题目不能挂钩,就这样肯定不能让大姐满意。
喻书没办法,只能另辟蹊径,展现一下自己的文采。
人生有时就是需要变通,达到目标的路有很多条,并不只能拘泥于眼前。
家里对自己既然没有考取功名的要求,那么自己对当今局势的判断是否准确,还重要吗?
这一张卷子下来,完全是大姐在看自己的文化水平如何。
那么他这个文抄公,可得展露冰山一角了。
喻书选择了一首展现雄心壮志的名篇,正是诗仙夌白的佳作《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喻书删去《行路难其一》中的用典部分,将其余几句洋洋洒洒写下。
原本论述题的留白部分很多,喻书答完半页纸都没用上。
他放下毛笔,走出了书房。
没过多久,王琪下课了,她回到书房后没看到喻书踪迹,只见一张答卷静静地躺在书案上。
阳光透过窗户,打到答卷上某处,让人忍不住先看光照的部分。
王琪迈步走近,看清三弟字迹后,一时间震惊不已。
虽然字是极差的,但是诗句文采非凡,饱读诗书的王琪一眼便能判断,这篇文章足够千古流传。
“想来,三弟在文墨上的造诣,不弱于家里任何人,只是志不在此罢了。”
这与诗中“拔剑四顾心茫然”刚好对上,王琪感慨万千,除了这首诗,她没有看卷子的其余部分,那都不重要了。
王琪在宣纸上写下“火”字,竟真的燃起了火苗。
她将喻书的答卷折叠,丢了进去。
“既然三弟觉得,这些都是枷锁,那么大姐就帮你烧个干净。”
她又写下“水”字,将火势正旺的火焰熄灭。
随后又是“风”字,一阵清风拂过,带走了书案上的残渣。
书案完好无损,甚至那张写下“火”字宣纸下方所叠放的纸,也没有损坏的迹象。
王琪趁著记忆,在纸上认真写下:“三弟于清风院明志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