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凡站在讲堂之中,目光扫过台下那两个学生。
周长盛身形略显单薄,正襟危坐时还透著几分局促;武岚欣则身姿挺拔,脊背笔直,眼睛里透著对知识的热切渴望。
路不凡则是心中暗自着急,自己来自 21 世纪,对这古代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实在是一知半解,若按常规授课,实在是无话可讲。他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在讲台上踱步,发出沉闷的 “哒哒” 声。
突然,他眼睛一亮,计上心来 —— 从启发思维入手,说不定能打开局面。
“今日,咱们先不忙着授课。” 路不凡故意压低声音,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神色,“咱们先来聊聊,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这话一出口,两个学生满脸好奇,眼睛瞪得溜圆,耳朵也不自觉地竖了起来,就像在捕捉什么惊天秘密。
周长盛嘴唇微微颤抖,双手紧张地揪着衣角,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嗫嚅道:“学生???学生想当官,为父亲沉冤昭雪而读书。”
路不凡微微点头,走上前几步,和声问道:“嗯,志向不错。那要是你成功为父亲正名了,往后打算做些啥呢?”
周长盛听了,脑袋 “唰” 地低了下去,手指不安地搅来搅去,思索片刻后,带着一丝沮丧说道:“学生。。。学生不知道。”
路不凡转过身,看向武岚欣,轻声问:“那么,你呢,又为什么而读书?” 武岚欣坐得笔直,胸脯微微起伏,思考片刻后,斩钉截铁地回答:“学生想让天下?姓过上好日子,有饭吃,饥荒时不被饿死,寒冬里不冻死在路边。”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透著不容置疑的信念。
路不凡心中一动,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不错,很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两句后世脍炙人口的诗一出口,武岚欣和周长盛眼中瞬间亮起光来,仿佛黑暗中突然燃起了两簇希望之火。
路不凡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微风拂过他的衣角。
他转过身,神色郑重地说:“读书,科举,日后进入朝堂,记住你们今天所说的话。千万不能忘了初心。在我看来,科举考试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只是你们如何保持如初心。” 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自信,毕竟在 21 世纪成长起来的他,积累了不少应试技巧。
说罢,他走到桌案旁,轻轻打开前些日子在学院书库找到的往年考试卷子,卷子纸张泛黄,散发著一股陈旧的气息。
“咱们科举主要考察四书五经,考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原文句子默写,这得靠你们平日扎实背书;第二部分考策论,这里面技巧可多了去了;第三部分考命题诗歌,同样也有不少窍门。” 他一边说著,一边用手指点着卷子上对应的部分。
“今天我就教教你们,如何通过乡试、县试、会试。” 路不凡越说越起劲,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虽说他没系统读过古文,但对考试技巧却了如指掌,之前反复研究过往年试题,面对这些题目,倒也应付自如。
他在卷子中仔细翻找,终于找到一道策论考题,
novel九一。com
清了清嗓子念道:“《尚书?禹贡》云:“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今黄河屡决,兖豫之民苦于水患,或言疏浚,或言筑堤,或言迁民。试问治河之要,当以何者为先?又如何兼济民生,使灾民不徙而安?请据经义、参史鉴、筹实务,详陈方略。”
念完后,他稍作停顿,拿起简易的粉笔,写在黑板上,解释道:“这话的意思是,先引用大禹治水典故,又结合当下黄河水患提出问题。其一,治河该先疏通、还是筑堤,还是迁民;其二,如何做到不迁百姓,又能让他们躲避水患。”
“我告诉你们策论的解题技巧,策论解题的关键,离不开三个字 —— 民,民,还是民。答题一定要政治正确,以百姓为先,这样就能得高分。” 路不凡一脸严肃,缓缓开口讲解,每一个字都像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这时,教室外的长廊上,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一个身影缓缓走来,在门口停下,驻足倾听。路不凡讲得全神贯注,两个学子也在认真听着,他们压根没察觉到门外有人,完全沉浸在问题的讲解中。
“第一个问题,水患来了该咋办?水患当前,最要紧的当然是迁民。洪水那么凶猛,不让百姓撤离,还谈什么治水?治水本就是为了百姓,所以水患一来,肯定得先迁民。” 路不凡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著,仿佛眼前就是那汹涌的黄河水。
“百姓迁走后,下一步该干啥呢?自然是安抚。就拿咱们隔壁的淮安郡来说,那儿前段时间淮河决堤,产生了大量难民,假设他们是迁移过来的,接下来该怎么安抚?” 路不凡看向两个学生,目光中带着引导与期待,两个学子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路不凡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要是这些难民到了咱们临安郡,到了清风城,咱们该咋应对?首先就得开仓放粮。百姓这会儿饥寒交迫,得先给他们饭吃,让他们在城外聚集,休整一夜。
一夜过后,他们便能稍作恢复。此时他们无家可归,都是难民、流民。咱们清风城要是能划出一片地,让他们建房定居,分给他们荒地开垦,给他们希望,往后他们可不就成了咱们清风城的百姓。
这样一来,每年的税收就能增加不少。站在官员的角度来看,县里税收多了,仕途不就顺畅了吗?,升官发财便指日可待了” 说完,路不凡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这时,两个学子满脸震惊,被路不凡的见解和才华折服,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而屋外那个身影,听到路不凡对安置淮安郡难民的办法,?样大为震惊,只见他脚步轻轻一转,迅速且行色匆匆地向书院外走去。
路不凡放下茶杯,接着说:“不过,在实际实施的时候,难度可不小,稍微出点差错,就可能引发灾民暴动。大致的原理告诉你们,你们了解一下就行。” 两个学生一脸受教的样子,不住点头。可惜,屋外偷听的人已经走了,没听到这后面的风险提示。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怎么能不迁百姓,又能躲避水患? 当然是让百姓服劳役,参与劳作。
治理河流,要始终记住,堵不如疏。可以让百姓疏通河道,甚至考虑南水北调,开凿一条河道,把南方的河水引到常年干旱的北方,这样既能治理南方水患,又能解决北方旱灾,一举两得。?在当代,利在千秋,
所以,你们要记住,不管考啥策论,都得把百姓放在第一位,这就是政治正确,懂了吗?” 两个学子眼神中透著恍然大悟,再次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周长盛满脸崇拜,已然是一副小迷弟的模样,大受启发。而一旁的武岚欣盯着路不凡的背影,眼中异样的光芒一闪而过,随即陷入沉思,脸上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瞧不出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想法 。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