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宁家的禁忌(1 / 1)

黄蓉确实被她派出去了。

蒋丽丽被抓,父亲在尚家老宅。

朱晴好有些担心尚家别墅那边出乱子。东家出事,保姆趁乱拿走主人的东西的事情常有发生。

朱晴好不知道那个李嫂是不是个实诚人,觉得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何况,朱素华晚上可能会回那边,到时候他们都不在,也没个人接待。于是,她就让黄蓉回去坐镇了。

“舅舅,表弟呢,他们不是放假了吗?怎么都没回家?”朱晴好见到餐厅里只有他们几人,奇怪地问。

林萍笑了笑,有些无奈地道,“你两个表弟都回梅城老家了。你舅舅说,我们放假迟,不能回去孝敬老人。就让孩子代替我们,让你外公外婆享享天伦之乐。”

“对了,还有外公外婆呢!”朱晴好两辈子都没有见过外公外婆。重生之后走得急,只来得及与舅舅相认。

宁家远在梅城,她没有去过,也不认识两位老人。

宁海摸了摸外甥女的头,满怀歉意地道:“当年,我们刚相认,你就出了国。我怕勾起你外公外婆的伤心事,一直没有跟他们说找到了你。

现在,你妈的仇报了,你也回来了。这事就可以跟他们说了。年后,你回一趟梅城,见见他们吧。”

“好,我安排一下,选个合适的时间去探望他们。”

朱晴好点头,语气充满了感伤。

饭后,宁海说起了宁家的事。

宁家在梅城来说,属于耕读世家,宁海的父亲在家里排行第三。

宁海的父母,都是梅城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在梅城职业学院任教。

他们俩秉承多生不如优生的原则,生下一双子女后,就不肯再生。

宁兰是老大,从小天赋异禀,又长得漂亮。宁家父母尽全力培养女儿,供女儿出国留学。

宁兰不负所望,学成归国,留在了省城工作,还是一名颇有名气的画家。

养出这样一个女儿,当年,宁家父母不知道得了多少人羡慕。

只可惜,天妒英才。宁兰才二十多岁,就难产去世。这件事对他们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这些年,宁兰这个名字成了家里人的禁忌。只要谁说到这个名字,家里的氛围就得阴沉好久,宁家父母就要伤心很长时间。

因此,宁海不敢跟父母提起他的怀疑。也不敢告诉父母找到了外甥女,因为那个时候,外甥女未婚先孕,这对父母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听说晴晴己经领证结婚,这次,他也不敢安排他们见面。

老人很少去外面,南城是他们的伤心地,他们就更不肯过来了。

这些年,无论宁海的官职升得有多高,二老硬是一次也没有到过南城。

甚至于,有些要来参加的省级会议,他们都请假不肯来参加。

后来,学校领导知道了原因,如果去别的城市的学习培训,才会安排他们参加。

老人的观念本来很新,但他们恨自己这种新观念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女儿。

他们说,“如果多生几个,家庭困难些,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钱送你姐学美术。学美术多烧钱啊,可我们负担得起。

那个时候,我们还很骄傲,觉得就是‘多生不如优生’这个新思想才让我们成功地培养出了你姐。

可是,我们后悔啊,肠子都要悔青了。你姐不学美术,就不会去Y国留学,就不会认识那个姓尚的,然后,就不会这么早就去了。

我们后悔啊,是我们的错,是我们害死了你姐。如果早知道,我们希望你姐不要那么优秀。我们宁愿她做一个普通的工人,或者农民,留在梅城嫁人生子。这样,我们还能想见就能见着。

哪像现在,你让我们去哪里见她?我都巴不得早点去了,好去黄泉抱一抱我这个可怜的孩子。”

每次,父母说起这事,都痛哭流涕。他们竟然把宁兰的死,归为自己的错。

宁海劝不动,开导不了。只好叮嘱家里的亲戚朋友不要在他们面前提宁兰。

这一来,就是二十多年。从黑发到白头,如今,父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他们得知宁兰是被人害死的,又不知道会怎么肝肠寸断。

宁海说完,厅里的人都已经泣不成声。

朱晴好抱着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怪不得上一世,宁家没有人来找她。

宁兰是禁忌,尚家就更提不得了。加上蒋丽丽一边封锁找到她的消息,一边在她面前诋毁宁海。这才导致她找回十年,宁家却不闻不问的状况。

上一世,她是有多蠢,才会放着那么多真心疼爱她的亲人,去相信那对恶毒母女,把自己送进了地狱。

朱晴好哭,为外公外婆哭,为上一世的自己哭,为母亲的无辜而死哭。

哭得天昏地暗,哭红了眼,哭哑了声。

她这种哭法,把屋里两大一小吓坏了。

小家伙用小手给她擦眼泪,“妈咪,你别哭了。小宝以后会跟的一起孝顺老外公老外婆的。”

宁海擦去脸上的泪,过去抱她,“晴晴,别哭了。你把舅舅的心都哭痛了。现在好了,你外公外婆知道有了你和小航,一定会高兴的。”

林萍也劝道:“晴晴,舅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往后,我们一起孝顺你外公外婆,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你两个表弟都很懂事,每次放假,都会回去探望他们。你外婆种菜,他们还会去帮忙。

你看,他们今天还发了种菜的视频来,舅妈打开给你看看。”

林萍打开微信,点开视频,手机里立刻传出了一个清朗好听的声音。

“妈,你看奶奶种的菜,长得多好啊。看看,看看,羡慕吧。羡慕我与弟弟每天都能吃上绿色无公害蔬菜吧。

你看,就叫割心菜,松了土,把菜仔撒下去,按时浇水施肥就行了。这种菜可好吃了,又嫩又脆。再看这种,叫包菜,可结实了,一个就能吃几餐。

这是水菜,做上汤水菜最好吃。还有,那边,看到了吗?这是荷兰豆,妈妈最喜欢吃的。你们春节回来,我多摘点来……”

这是大表弟宁亦远的声音,视屏上,不时会出现小表弟宁亦方的身影。

朱晴好刚刚哭过,视线有些模糊,却也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穿得很朴素,提着一个篮子,正在摘荷兰豆。

那满头的白发,刺痛了朱晴好的眼。奶奶梁琳,当年痛失二儿子、二儿媳,但好歹身边有那么多儿孙相伴。

并且,她还有个精神寄托,就是找到大孙女,以告慰儿子儿媳在天之灵。

但是,外公外婆呢?

他们以为女儿外孙女都不在了,她们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女儿。他们背着这么沉重的枷锁,可想而知活得有多累。

朱晴好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自私,这么多年竟然没有想起要去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