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笃康伯上门,初见庄同知(1 / 1)

沈弯立马跟谢折换好衣裳,又将卧室里该收的东西都收进空间,这才去开门。

“笃伯伯,你这时候怎么过来了?”

门外不仅有笃康伯,还有笃仲,以及之前认亲见过一次的笃家二哥笃萧,此外,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微弓著腰,面容不是沈弯喜欢的那种,不过她也没有太在意。

忙将人都请进了院里。

笃仲毕竟跟沈弯接触多一些,率先开口,说明来意。

“沈小妹,我们这次过来是想详细了解一下土豆的情况,你方便带我们去你种土豆的房里看看吗?”

“对对对,沈丫头,你可以带我去你平时种东西的屋里看看吗?”

笃康伯这会儿没有一点知府大人的威严,看向沈弯满脸都是笑意,倒是有点像哄骗小姑娘的狼外婆。

这些天,笃康伯最头疼的,可以说就是粮食问题。

虽说衙门粮库里的粮食,以城里现在的人口来算的话,再撑个九十个月不成问题。

可就九十个月之后呢?

如果那时候严冬还没有结束,?姓们吃什么?

这一个月多月下来,朝廷可以说发生许多变化,甚至昨天他还收到飞书,各地藩王都已经有造反趋势,甚至已经有不少地方王爷知府开始占山为王,割地称雄,在自己掌管的地方做起了土皇帝。

笃康伯不是没有想法。

如今朝廷太乱,太子半个月前更是被人杀死在床上,皇帝也一直昏迷不醒,他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尤其现在京城传来的消息,大多都是各个王爷或威胁或诱惑他投诚借兵,他如何能答应?

可要是不理会京城来信,等衙门里的粮食耗尽,他又该如何办?

因此他只能跟京城里的人打太极。

心里也希望诸王爷快点决出一个胜负。

这样,他也能继续做他的知府,等粮食不够,再问朝廷要。

虽然他也知道,到那时,朝廷也不一定有多的粮食给他,可除了这样,他也毫无办法啊。

这样的严冬,粮食也种不了,他只能寄一线希望到朝廷身上。

这些日子,就为了这事,他是日日跟手下的人开会,就想有人能想出什么办法。

不想,就在刚刚。

他老妻让手下的人送来一盆这个土豆,还说了它的产量。

亩产三四千斤!

他当即就坐不住了,直接带人就来找沈弯。

如果,他是说如果。

如果这土豆产量真有那么高,且还能在这严冬种植,他也懒得再去理会京城那些勾心斗角,直接将徐州城独立!

沈弯淡笑,“当然可以,所有土豆我都种在西厢房。”

说完,也不领着人去厅堂跑一趟了,直接将几人带到了西厢房。

掀开西厢房门口的棉帘,屋里虽然谈不上多暖和,但也比外面温度要高许多。

笃仲等人也都第一次进这间房,看到屋子正中间放著的炭盆,几人都微微点头。

就外面这样的气温,要没有这火盆暖著,泥土都结冰了,种子还如何破土。

只是一间屋子就要一个火盆的话,要搞大批量种植,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边就是我种的土豆,笃伯伯可以随便看。”沈弯指著屋里一小块她种土豆的位置,说道。

虽然她之前土豆种得多,但对外毕竟是新品种,她肯定不可能一上来就费大精力种植,所以今天中午她就收了一大半土豆盆进了空间,换成了各种青菜或豆芽。

笃康伯几人看了看旁边一盆盆绿油油的青菜,又看向沈弯指著方向一木架的黄叶子。

几人都迫不及待走到那边,笃康伯还问道。

“沈丫头,我可以拔几盆看看吗?”

novel九一。com

“当然可以,伯伯想拔就拔,本来这两天我跟相公也要把它们都挖出来。”

闻言,笃康伯再也控制不住,让两个儿子分别拔了两盆,每一株干枯的土豆苗下面至少都有十个拳头大小的土豆,收获喜人。

“好好好!”

“爹,每一株都有那么多,每一株都是!”

笃仲笃萧两人也是满脸惊喜。

此时,笃康伯看向沈弯的眼神跟激光似的,亮得惊人。

“沈丫头,你现在还能联系到这个卖你土豆种子的人吗?我想跟他大量采购这土豆种薯!”

沈弯没着急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道:“笃伯伯,这人是我一直合作的海商,联系是没有问题,但这土豆的种薯可不便宜,我当初就是看着稀奇,才买了一些种种看的。”

“不便宜是多少文银一斤?”笃仲问道。

“二十五两银子。”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沈弯没有停止,继续道:“我刚刚也跟相公简单算了一下,以我们之前的种法,一亩地大约需要一百五十斤种薯,就按它亩产量五千斤来算,这第一波土豆平均也要花到七百五十文一斤。”

笃康伯沉默了。

就是大米白面如今翻几倍价格,也才不过三百文一斗,二十五文一斤。

这土豆成本太高了。

他衙门根本一下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去种。

这时,跟在笃康伯身后,没什么存在感的中年男人开口了。

“沈姑娘,你没有记错吧,不过一个吃食,这种子怎么会卖这样高的价格?还是说,你知道现在城里困难,想要借此机会发财?”

“庄大人不可胡说!”笃仲出声呵斥。

听到这个姓氏,沈弯才挑眉看了过去。

原来这就是后面顶了笃康伯位置,劳民伤财的庄同知。

庄士波长得不算高,约莫一米六二左把,留着三羊胡子,三角眼,看着就感觉有些阴暗算计在身上。

她也就简单打量一眼便收回了目光,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笃康伯也发话。

“庄大人,沈家丫头算得上我半个义女,她的人品你放心。”

只是说完又将目光转向土豆,缓缓道:“这土豆产量如此之高,如果不是今日所见,谁敢相信会有这般高产量的粮食?谁又听过土豆?别说如今灾年粮食紧缺,就是风调雨顺河清海晏之时,像土豆这样的稀罕高产的粮食,别说卖二十五两银子一斤了,就是二十五两金子,也多的是商人抢夺。”

沈丫头算的是第一波种子价格,可现在衙门还不缺粮食,他完全可以将第一波收获的土豆,一半甚至全都培育成种薯,再种下去收获,价格就要降低许多,如此循坏几次,也就跟大米小麦种子一样了。

只是就算是如此,他第一波种薯也不能只买个几百斤吧,这土豆从育种到种植收获,至少需要三个多月近四个月时间,而他手里的粮食只够支撑九十个月。

也就是第二波收获时,他粮仓里就没粮食了,大家就得吃土豆了。

因此,第一波他就不能少种。

徐州城属于大城。

城里目前就有二十多万人,而且每天还有源源不断逃难过来的难民。

等九十个月后,说不定这人口都还能翻一倍。

他这第一波土豆就不能少种。

可衙门的银子也有限,而且这土豆除了种薯,还要人种,还要保持温度……这每一项也都是开支。

这时,谢折忽然开口。

“知府大人是愁这买种薯的银子?其实有一法可解。”

……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