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 章 封赏(1 / 1)

秋阳斜照金銮殿,龙涎香混着墨香在盘龙柱间萦绕。

随着司礼太监,拖长的有事早奏——声,满朝文武的朝服补子在金砖地面投下细碎阴影。

青州大旱得解,皆因镇南王妃献土豆良种。”

皇帝将奏章重重拍在蟠龙御案上,冕旒晃动间金声清越,朕意赐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封青州十县采邑主,赋税半数由她调配。

众卿可有异议?”

殿内霎时寂静如渊,唯有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腾。

左都御史王大人整了整獬豸不服,率先出列,陛下圣明!

臣听闻青州百姓谈及王妃,无不感恩戴德。

镇南王妃柳依依,此举解万民倒悬,重赏之下,方能彰显陛下爱民如子的仁政。

臣曾收到青州知府密信,信中言及镇南王妃,亲自绘制土豆种植图谱,深入田间指导老农,这般亲力亲为,实乃我朝后宫表率。”

王大人此言差矣!”

户部尚书周大人急步跨出,孔雀补子随动作沙沙作响,国库刚拨三十万两修缮黄河,若再赐黄金万两,后续的漕运疏通、堤坝加固又该从何处筹钱。

况且,封采邑之举,自古便有诸侯坐大的隐患,不得不防啊!

去年江南水患,朝廷调拨物资时便捉襟见肘,如今若再如此大手笔赏赐......”

周大人是在质疑,父皇的决断?”

三皇子玄衣金蟒袍一闪,已站在?陛之前,抬手轻叩腰间羊脂玉佩,土豆耐旱高产,如今青州家家粮仓盈满。

这节省下来的赈灾粮款,不比黄金万两更金贵。

据青州来报,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往年足足多出三成,百姓们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有余粮交易,这对当地的经济也是极大的促进。”

三殿下莫要,曲解本官之意。”

周大人额角青筋微跳,臣只是忧虑此举恐开外戚干政之例。

镇南王妃虽有?劳,但朝廷法度不可轻易打破,否则日后若有人效仿,岂不是乱了套。

呵,王妃救灾是为朝廷分忧!”

五皇子摇著湘妃竹扇踱出班列,锦袍云纹绣著金线,莫非周大人觉得,为百姓谋福也算过错?

依儿臣看,周大人是管钱管糊涂了,只看到眼前的金银,却看不到长远的民心。

四皇子突然上前,白鹇不服下摆扫过金砖。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需谨慎。

镇南王妃既掌内宅,又涉地方政务,恐有违祖制。

况且,据臣弟所知,土豆种植之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其中是否存在他人指点,还需彻查。

若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而我们贸然赏赐,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四弟这话可笑!”

三皇子冷笑,照此说法,但凡皇室女眷,都该困在深闺?

王妃自幼聪慧,博览群书,钻研农事多年,这是她的本事!

你若有这等为百姓谋福的心思,何不在自己的封地做点实事。

够了!”

皇帝拍案而起,震得奏章上的朱砂印晕开,青州百姓能熬过灾年,便是最大的道理。

你们在这里争论不休,可曾想过那些在旱灾中挣扎的百姓。

可曾想过若不是镇南王妃,青州如今会是怎样的惨状。

流民早就进京城了。

他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再有妄议者,以动摇国本论处。

殿内死寂片刻,刑部侍郎夌大人出列,陛下,臣斗胆进言。

赏赐可分两步,先赐金银,待青州丰收再封采邑,如此可堵悠悠众口。

一来可以让镇南王妃的?劳得到及时肯定,二来也能让那些质疑的声音暂时平息,等青州的情况稳定了,再行封邑之事,也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夌大人这是要朕,出尔反尔?”

皇帝眯起眼,镇南王妃柳依依的?劳摆在那里,难道还要让她等。

青州百姓感恩戴德,我们却在这里犹豫不决,成何体统!”

夌大人慌忙退下,额头上已布满冷汗。

鸿胪寺卿张大人,这时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四皇子所言虽有失偏颇,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祖制不可废,我们可以在赏赐的?时,对王妃的权力加以限制。

比如规定采邑赋税的用途,必须用于青州的民生建设,且每一笔支出都要上报朝廷审核。

这样既能彰显陛下的恩宠,又能确保朝廷的掌控。”

张大人这是把镇南王妃当犯人了?”

三皇子嗤笑一声,青州百姓信任镇南王妃,才会在灾年听从她的安排。

如今我们却要处处设限,岂不是寒了王妃的心,也寒了青州百姓的心。

文官们争论不休时,武将班列中突然传出金属碰撞声。

宁远侯拄著铁锏上前,陛下末将常年驻守边疆,深知粮食对百姓的重要性。

镇南王妃此次以土豆救灾,不亚于打了一场胜仗。

若因无端猜测而吝啬赏赐,往后谁还敢为朝廷分忧。

他的话让不少武将纷纷点头,铠甲上的铜钉随着动作轻响。

novel九一。com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柳将军站在武将班列。

他望着御案上的圣旨,喉结动了动。

当年将女儿嫁出门的场景在眼前闪过——那时他嫌她钻研农书失了闺秀体统,如今她却凭这不务正业救了万千?姓。

他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只是紧紧握住了腰间的佩刀。

随着皇帝最后一声决断落下,司礼太监尖著嗓子高呼:退朝。

金銮殿内,群臣如潮水般退去,脚步声与衣袍摩擦声渐渐消散。

蔡公公小心翼翼地,从皇帝手中接过明黄圣旨,躬身退至殿外,立即着手筹备宣旨事宜。

来人!

速速备齐宣旨仪仗!

蔡公公一声令下,宫内顿时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金黄的龙旗、整齐的侍卫、满载赏赐的马车便已婖结完毕。

蔡公公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蟒纹太监服,手持圣旨,昂首挺胸地走在队伍最前方。

长长的宣旨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出宫门,引得沿途?姓纷纷驻足观望。

金黄的龙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侍卫们身着锃亮的甲胄,手持长枪,威风凛凛。

八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紧随其后,车上装满了金灿灿的黄金、色彩斑斓的绸缎,以及南海明珠等珍贵宝物,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光芒。

这是要去哪儿宣旨啊!

这么大的阵仗!

听说是去镇南王府,好像是镇南王妃立了大?!

哎呀,那可得好好瞧瞧!"

?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好奇心被彻底勾起,不少人纷纷跟在队伍后面,想要一探究竟。

队伍沿着京城的主干道前行,所到之处,街道两旁的商户都暂停生意,探出头来张望。

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兴奋地奔跑着。

大太监蔡公公坐在马车上,时不时掀开帘子,查看队伍行进情况,确保一切顺利。

半个时辰后,宣旨队伍终于抵达镇南王府。

王府门前早已聚婖了不少人,看到队伍到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

大太监蔡公公走下马车,整了整衣冠,高声喊道:镇南王妃柳氏接旨!

王府的大门缓缓打开,楚玄策身着蟒纹劲装,腰佩长剑,神色严肃地走在前面,柳依依则身穿华丽的宫装,头戴凤钗,仪态端庄地跟在其后。

夫妻二人带领王府众人,恭敬地跪伏在地。

蔡公公展开圣旨,声音洪亮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镇南王妃柳氏,心怀黎民,仁慈聪慧,献土豆良种以解青州之困,保?姓平安。

著赐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封青州十县采邑主,赋税半数由其自行调配。

钦此!"

宣读完毕,蔡公公将圣旨递给柳依依。

柳依依双手接过圣旨,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臣妾谢陛下隆恩!"

楚玄策也跟着说道:臣谢父皇恩典。

蔡公公微笑着说道:镇南王妃,皇上对您可是赞赏有加,这是您的荣耀,也是镇南王府的荣耀。

还请王妃收下赏赐,咱家好回宫复命。"

柳依依福了福身说道:有劳蔡公公跑这一趟。

还请公公回宫后,替臣妾向陛下转达谢意,臣妾定当铭记陛下的恩典,日后定当更加努力,为?姓谋福祉。"

蔡公公点点头道:王妃放心,咱家一定带到。"

随后,他指挥着侍卫将赏赐物品一一搬进王府,待一切安排妥当后,这才率领宣旨队伍离开。

镇南王府门前,?姓们仍不愿散去,他们欢呼著议论著,久久沉浸在这场盛事带来的震撼中。

而蔡公公则带着,宣旨完成的消息,匆匆赶回皇宫,向皇帝复命。

一个拄著枣木拐杖的老汉冲出人群,浑浊老泪混著尘土:王妃娘娘!

俺们全家靠着土豆熬过灾年,这是救命的恩情啊!”

他颤抖著从怀中掏出一块用粗布包裹的土豆,这是俺家收的第一个土豆,一直留着要给您瞧瞧!”

柳依依接过土豆,声音带着哽咽:老丈快起。

明年此时,定请大家来王府吃新米!”

她转身时,目光与人群中一道熟悉的身影相撞——柳将军藏在侍卫身后,铁甲缝隙里露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浑浊的眼中泛起水光。

当夜,柳依依轻抚案头的土豆。

楚玄策将玄铁长枪重重杵在地上,枪尖在青砖划出火星。

明日我亲自护送你去青州。

四皇子在朝堂上的话,分明是想算计我们。”

他不过是投石问路。”

柳依依望着窗外残月,真正要防的,是那些藏在暗处,等著看柳家笑话的人......。

她想起父亲欲言又止的神情,指尖无意识摩挲著土豆粗糙的表皮。

有些裂痕,或许永远无法愈合;有些救赎,却已在无声中悄然降临。

而此刻的皇宫中,关于她的争论仍在继续,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