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落幕(1 / 1)

冯雪刚上完一节课出来,看到雅琪傻待着,她顺势走过去拿走雅琪手里的纸张。

“想什么呢?”

“这是咱们昨天讨论的话题啊。”冯雪边看边点头,“真有想法,从理工科教学写到未来国家发展……这是要投稿吗?”

冯雪一系列举动正好让雅琪思绪回笼:“看到了?觉得怎么样?”

“你的观点我不是很认?,但不得不说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从英国发展角度阐述你所谓的‘工业革命’,有意思。不过你写得这些有依据吗,不会是你胡编乱造的把?”冯雪看她一脸紧张,笑嘻嘻地调侃道。

“去你的,你编一个我看看。”

“那就投稿吧,还等什么?”

“这不是不知道投哪里吗。”雅琪苦着一张脸,等过些日子闹剧平息,自己真得给学校订些报刊,不然学生们跟自己一样,两眼一抹黑。

冯雪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是《新青年》了,大家都爱看。”

“那还是先试试《新青年》好了,我去找地址。”

“哈哈哈哈哈……”冯雪突然笑弯了腰。

雅琪莫名其妙,她推了推冯雪,好笑地问:“你笑什么呀?”

“哎呦喂,我不行了。”冯雪好不容易停下来,“听听你说的话,还去找地址,《新青年》不就在你家隔壁吗?”

“这里?”雅琪有些懵。

“不是。”冯雪摇头,“你以前住的地方,箭杆胡同20号啊,编辑部就在那里。”

“啊……”雅琪属实没想到,她隐约是记得是离大栅栏不远,但是后来问过张嫂,张嫂说不清楚,自己也就没深究。更别说她收藏了那么多期新青年,也没注意投稿地址。

“原来就在那儿啊。”她立刻跃跃欲试:“我现在就去试试。”

“何必这么麻烦,给郝祖灵带过去就是了。”说完,邓雪蹭蹭蹭跑到正在教室收拾东西的郝祖灵?学身边,“郝?学,能不能帮忙把这篇文章交给陈先生,崔?学想发表在《新青年》上。”

郝祖灵典型理工科男生,他愣了一下,接过稿子看看,原来是要推动理工科教育,瞬间眼前一亮,说了个“好”字,把稿子夹在课本里,转生往外走。

等陈先生拿到这篇文章,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他本来不太在意学生投稿,可是当他看完匆匆浏览过一遍以后,竟觉得这篇文章跟自己的想法十分契合。

一直以来,通过他对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观察,深刻认识到必须通过思想启蒙和科学普及来推动社会变革,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缺乏国民运动基。他创办《新青年》,也是希望从价值启蒙开始,逐步改造国民心理。

一个想法渐渐在他的脑海里成形,他又仔细看了一遍文章,随即回到办公室。半天后,洋洋洒洒一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出炉。

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直到1919年1月,他才会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两个概念。雅琪浑然不知,因为她的缘故,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话说这边雅琪再次见到郝祖灵的时候,询问他投稿结果。郝祖灵只说陈先生拿走了稿纸,没说别的。

雅琪顿时有些泄气,难道自己的观点真的不能在这里得到认?,要是连提倡民主与科学的陈先生也这样想,自己只能在振华学校这一亩三分地做改变了。

novel九一。com

她的惆怅没两天,就被另一件喜事冲淡了。7月11日,段祺瑞的讨逆军攻入北京,张勋的辫子军被击溃,隔天,张勋逃入荷兰使馆,溥仪再次退位,历时12天的复辟闹剧终于落下帷幕。

消息传开,举国欢腾。振华学校特意放假一天,雅琪和?学们一起游行庆祝。

尽管知道这一次不过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换汤不换药,好歹自己性命无忧了。想想前世,她扬言活够三十岁就行,可是穿过来后,她每一天都比过去更珍惜生命。

游行完,?学们又在一起讨论起刚进北京城的段大帅。

“你们说,段总理这次回来,国家终于能安定了吧?”

“难说。”另一人摇头,“张作霖还控制着东北呢,他的实力不容小觑,另外南边有孙先生,各地还有大小军阀。”

这话在理,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重。

“至少不会有人再想当皇帝了。”雅琪笑说。

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这倒是,经历这些风波,那些妄图恢复帝制的野心家们也该消停了。

忽然街边小童卖报声传来:“号外!号外!段总理重金寻找后传作者……”

众人好奇心被勾起,立刻有?学掏钱买了两份,其他人纷纷挤过去看。只有雅琪在一边咬牙暗恨:尼玛,有完没完了,这茬什么时候能过去?

“……奇亚先生学识渊博、才识卓群,教育部愿委任奇亚先生为教育部科长,负责协助本部各项事务之推进与执行。”一?学念完,兴奋地问其他人,“条件不低啊。你们说,这位奇亚先生会出现吗?”

雅琪在心里默默吐槽:出现个鬼,她要是掉了马甲,保不齐就成了哪个高官的小妾。

“我看不会,这位奇亚先生蛮低调的,除了写了一本小说、一首诗,报上再没看见他任何消息,好像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了一样。”

“我说先生不出现才好,空闲时间多写两首诗。”另一人插话,“上次那首《回答》写得多好。”

“那倒是,我也挺期待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人把这事放心上,说说笑笑就过去了。

可旁边的雅琪急得一头汗,看来“奇亚”这个笔名不能再用了,万一报社招架不住,自己就危险了,她可不想再回到宅子里面去。

回去的路上,?学们陆续散开,只剩雅琪一个人,她一刻等不了,立即跑到报社找蒋一华。

报社里其他人依旧把她当成奇亚先生的外甥女。为著这段时间报纸销量大增,一个个对她非常热情。

就在雅琪快要招架不住的时候,蒋一华终于出现,他心领神会把雅琪带到无人的地方。

雅琪把自己的顾虑跟他说:“长此以往只怕报社也招架不住,不如说奇亚先生出国了,找不到人谁也没办法。”

蒋一华听了,沉默不语,眉头却越皱越紧。

以为报社舍不得放弃“奇亚”这块金字招牌,雅琪连忙说:“先生放心好了,我保证以后给您的小说不会比后传差,绝不影响报纸销量。”

蒋一华抬头,见雅琪误会自己的意思,笑道:“先生误会了,跟先生的安全相比,区区销量算什么。只是文艺编译社的人碰?来找我们,希望出版先生的书。我看先生不如先答应他们。”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