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潜藏的问题(1 / 1)

看准 饭爷 817 字 8个月前

我们知道国家债务一般分为政府、企业和居民债三部分,而经济危机的本质又是债务危机。每次美国本土出现危机,其实都是因为企业或者居民出现了债务危机。

为什么政府债务就不会引发危机呢?因为在现行的信用货币体系下,理论上政府债再高也不会出问题。内债不算债,可以当成一种税。化解内债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央行印钞,也可以把利率降到零甚至负利率。

但企业债和居民债就不同了,央行根本无能为力,总不能让央行印钞帮企业和个人还债吧。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美国居民部门出现了债务危机,美国家庭债务那时候处在最高位。

次贷危机之前,银行把贷款产品包装以后借给穷人买房。后面加息很多人还不起贷款,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崩溃。

2008年这次教训让美国人刻骨铭心,最近十多年美国居民部门储蓄率都在持续提高,家庭债务相对GDP占比也已经降到了70%多,回到相当健康的水平。

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出在企业部门。美国企业部门债务已经从2007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十几万亿美元,企业债在GDP中的占比也已经到达历史高位。不但企业债在GDP的占比到达历史高位,1991年以来企业负债也首次超过居民负债规模。企业的杠杆率也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水平,与之对应的则是居民部门杠杆率一路下行。

为什么现在美国那边的企业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水涨船高呢?因为股票回购。美股现在处在泡沫中。在目前的低息环境下,美国企业在大量发债进行回购,防止泡沫破灭。

过去10年,借债最多的就是美国的企业。这些年美联储持续宽松压低利率,投资级公司债的利率已经创下历史新低,发债借钱变得无比容易。不过发债借钱的公司并没有投资扩大生产,而是干起了发债回购炒股票的事。公司债务的增长和股票的净回购基本是正相关的。

那么为什么企业不投资扩大生产呢?因为市场本身是靠购买力驱动的,没有订单就没法扩大生产。需求无法增加,所以企业拿到钱并没有扩大生产,而是拿来回购股票。

要知道发债后回购自家股票的公司有很多,首先是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相对容易。现在全球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大家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通过发债回购玩数字游戏,把股票注销或变成库存股,能轻松减少股本、提高股价和每股利润,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

其次就是公司高管能从回购中获得巨额收益。美国公司高管的收益主要是工资和股权激励两部分,后者是大头。假如公司给某员工100万股行权价是12元的股权激励,那意味着股票价格涨过12元,每上涨1元,该员工的年收入就多了100万元。于是高管们有很强的动力发债推高股价,兑现股权激励。年复一年,每年发行更多的债券,回购更多的股票推高股价。

最近10年,美国家庭债务部门不停去杠杆的同时,企业债务部门却在不停地加杠杆。因为美联储利率接近零,美股这些公司发行10年期企业债平均年化利率只有3%。所以这10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美国公司的营收并没有快速上涨,但股价和利润都涨了,秘密就在公司债的回购上。

廉价的资金成本驱动大公司高管们不断借债推高股价,道琼斯指数 (2)也从6000多点,被推高到现在的3万点。

现在美股最大的买家是非金融企业。它们购买了超过3.4万亿美元的股票,与此同时,ETF和共同基金只购买了1.6万亿美元的股票。非金融机构其实就是上市公司自己,资金都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借来的。

企业债的关键在于到期必须要还债。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像国家一样印钞还债。所以债务到期无非两个选择,要么直接还钱,要么借新还旧。可现在的问题是,想要直接还钱根本没可能,毕竟债务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

加息以后借新还旧,意味着需要付出更高的利息成本,很可能会导致众多企业债务违约或崩盘。目前大部分企业贷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开始到期。不出意外的话,那时候应该已经因为通货膨胀而开始加息了,美股的泡沫大概率会破,企业债也会迎来大规模违约潮,美股版次贷危机也就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