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放松之后(1 / 1)

看准 饭爷 790 字 8个月前

那么2008年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以后到底通过CDO干了什么呢?小布什上任以后推行住房自有运动,大家不断买房就要不断贷款。正好当时的货币政策也配合,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大幅度降息以拯救经济。

我们说每次央行大印钞以后,资金都会选择让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渠道,通常不是楼市就是股市。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释放的这批资金被创造以后没有再回归股市,而是流向房地产市场,刺激了美国地产泡沫的出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更是让金融业丧失了监管,混业以后肆无忌惮地吹大泡沫。和商业银行结合以后,投资银行发现商业银行手里有很多贷款,商业银行这部分贷款的收益来自房贷每个月的还本付息。为了赚更多的钱,投资银行帮助商业银行把这些贷款打包成CDO债券,然后给他们评级。还款能力强的就是AAA级,然后是BBB级,还款能力最弱的就是垃圾级。AAA级收益差,但是稳定。垃圾级债券收益高,但是不稳定。因为CDO的主要收益来源就是房主还贷,一般垃圾级债券贷款房主的收入都不太稳定。不过因为那几年美国房价年年涨,大家的想法是如果贷款人还不了钱,银行就把房主的房子卖出去也不会亏。

银行给房产投资者放贷,投行再把贷款做成CDO产品卖给市面上的理财投资者。投行卖掉CDO产品以后,钱又可以回到银行继续放贷,这真是个完美闭环。因为这拨操作,在这几年房价上涨的日子里商业银行和投行赚了很多钱,投资者也获得了收益。后面因为CDO的买家越来越多,所以银行需要更多的房贷做成CDO卖出去赚钱,但是合格贷款人不够了。所以美国银行就发明了次级贷款,进一步放松贷款。无须收入证明,无须资金流水,即使需要证明也可以伪造,贷款过程极其轻松。甚至有些人身上根本没多少钱就利用高杠杆买了五六套房子,房价泡沫由此产生。华尔街拿到次级贷款以后通过评级机构包装,继续做成AAA级的债券。

因为房价不断上涨,这种次贷债券的净值也在不断上涨,整个华尔街的投资者、政府、银行都在买这种CDO债务。到了2007年年初,美联储因为通货膨胀持续加息,次级贷款利息过了优惠期也开始升高了。很多人开始还不上贷款,市面上的房子越来越多,楼市泡沫终于被刺破了。跌幅厉害的地方,有些人的房子背着50万元的贷款,只剩下10万元的价值。大家毅然选择断供,银行回收的房子越来越多,市场上囤积了好多房子卖不出去。这时候CDO的价值自然也是大跌,骨牌效应来了,连锁反应就是各种华尔街大公司和政府持有的CDO大幅贬值。

很多银行和基金公司因为这个倒闭了,这里面就有我们熟悉的雷曼兄弟。雷曼倒闭以后,大家都开始恐慌了,没人肯在市场上借给别人一分钱。连通用这样的制造业巨头,都没有办法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维持公司周转。美国政府没办法,只能出手相助,大幅降息和量化宽松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大家熟悉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后面美国政府还不得不给一些大公司注入资金维持运转以免倒闭,最后才顺利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10年之后,很多人提出克林顿政府重开混业大门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元凶。

1999年监管法案被克林顿废除之后,包括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在内的这些商业银行大肆涉足投资银行业务。单单在2005—2007年,花旗银行一手发行的CDO产品就超过1200亿美元,自己还持有数百亿美元的CDO。危机中花旗银行仅仅在CDO产品上的损失就超过250亿美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使得它们成为大而不能倒的金融中枢。危机让900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飙升至10%,数百万人看着自己的毕生积蓄蒸发殆尽。混业以后,这些机构为了攫取利润不断吹大泡沫,最终引发了美国房产市场的崩盘和全球金融危机。克林顿政府重开混业大门和监管的缺失,是大而不能倒机构产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