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第二期,包括传奇的最盛时代。通常所称为“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的定评,即可表示这个时代的传奇的盛况。
自《荆》《刘》《拜》《杀》四大传奇产生之后,大作家陆续地出现。在技巧方面是益有进步,在文辞方面也益见其优雅。以前的传奇,是为民间一般人的娱乐而作的,所以辞句务求其浅显明白,不唯宾白是真实的人民的对话,即曲文也多用平常的口语,所以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懂得。如《杀狗记》,如《刘知远》(即《白兔记》),便因此大为文人们所不满。到了这一时期,作家的趋向却向“优雅”的方面走去,把文辞修斫得异常的整齐、美丽,不但曲文是“择句务求其雅”“选字务求其丽”,即宾白也骈四俪六,语语工整,其甚者如《浣纱记》,如《祝发记》,乃至于通剧无一散语。当时大多数的作家俱跟随了这个新的倾向,虽然有一部分的作家未必是如此,却也多少总不免受有些影响。这个倾向,当然不是怎么样的好,然其娟秀的风格、丽雅的辞句,却能使之在文坛上占了很久、很稳固的地位。
这时期的传奇作家,以汤显祖为最伟大,而郑若庸、屠隆、梁辰鱼、张凤翼、王世贞、沈璟、陆采、徐复祚、梅鼎祚、汪廷讷等,也俱有盛名,最后则有阮大铖、尤侗、李玉、李渔等作家出来。无名氏之传奇,传于今者亦多。大约当时作家,不出南中,以江南、浙江为最多,江西诸地次之,其他山东、河南、直隶诸地,前为杂剧最盛之区者,传奇作者却俱不过一二人而已。今将这时期传奇作家,有籍贯可考者,列一表于后,并于每个作家之下同时注明他的作曲之数目;这可以使读者更明白当时传奇作者之地理上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