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0章 三顾茅庐(1 / 1)

辞别了冯云山,洪秀全心里感念了老半天。

他暗暗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对云山兄有任何的猜疑。

否则,岂不寒了他的心!

又过了几天,见官府也没什么动静,洪秀全就心心念念想着那位石达开。

他对胡以晃说了自己的想法,想去贵县跑一趟。

胡以晃不无担忧说:

“洪弟,虽说没听到什么风声,可是,我怕有个三长两短,不好向众弟兄们交代啊。”

洪秀全心急如焚,说道:

“胡兄,俗话说,昼长事多,夜长梦多。不见到这位石相公,我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真有度日如年之感。不瞒你说,我都做过两次梦,梦中与石小弟晤面,相谈甚欢……”

胡以晃没想到,洪秀全求贤的心情如此迫切,大为感叹了一阵,但还是心存疑虑:

“一旦露面,路上被官府辨认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事情已过去月余,咱也不必对着镜子挥拳头,自己吓自己吧?再者说,咱又不去桂平,去的是贵县,两不沾的嘛。”

胡以晃见他去意已决,只得说:

“那好吧。你在此地生疏,我陪你走一遭。”

次日清晨,俩人早早吃过饭,胡以晃拿出颜料等,要洪秀全与他一道化个装。

洪秀全急于上路,说:

“以晃兄,有这个必要吗?”

“老弟,多事之秋,还是谨慎为宜。”

见洪秀全不以为意,他又解释道:

“这一个多月来,我整日里提心吊胆,害怕邻村的卓家人再生什么幺蛾子。倘若他们一旦嗅到什么报了官,洪弟在我家里出了意外,岂不罪过?”

洪秀全想想也是,就听从建议,细心装扮起来。

你别说,这一化,还真是大变活人,连家人也认不出来了。

俩人这才一路坐船,溯江而上,往贵县赶去。

听秦日纲说过,石达开好像在县城的南门外置有房产。

不用进县城,也安全了许多。

俩人下了船,来到南门外一个村落,打听着就到了一处庄园前。

但见院红漆大门,门楼高耸,两旁威严地蹲踞著两座石狮。

从门缝望去,院子大约有一亩地大,十来间房子错落有致,乃是徽派建筑风格,青砖黛瓦,粉白墙面。

看来,这位石小弟的家境不错。

叩响铜门环,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开了门。

胡以晃左右瞧瞧,见无人注意,轻声问道:

“小哥,这里可是石达开石相公的宝宅?”

那位男子点点头说:

“正是,不知两位从何处来?找我家相公又有何事?”

胡以晃指指旁边的洪秀全,说:

“我们自平南来,这位是拜上帝教的洪秀全洪先生,想拜见石相公。”

男子说:“真不巧,他昨日才去了广东。”

“不知石相公何时返回?”

“这没个准头,短则三五日,长则八九日,生意若是缠了身,十日半月也是有的。”

洪秀全大为扫兴,问道:

“敢问小哥您是……”

“我是家丁石头。”

“石头小哥,石相公归来之日,烦你通报一声,说洪秀全来拜访过。”

石头点着头说:

“那是自然,洪先生大可放心。”

无奈,俩人只得败兴而归。

回到平南山人村,洪秀全心有不甘,过了八九日,就又想去寻找这位石小弟。

胡以晃恰恰家中有事,无计脱身。

上次,他们俩人一路顺顺当当,倒也平安无事。

novel九一。com

洪秀全就放了胆,说:“胡兄,你忙你的,轻车熟路,我独自前往即可。”

由于放了心,这次,连化装也潦草了许多。

胡以晃一再叮嘱,路上小心为妙。

就这样,这日午时,洪秀全赶到贵县南门外的石宅门前。

家丁石头开门一瞧,问道:

“这位大哥,可是你敲的门?”

洪秀全躬身施礼,说道:

“石头小哥,贵人多忘事,我就是前些时日,从贵县赶来的洪秀全,怎么不认得了么?”

石头诧异著说:

“听口音,倒是挺像那位洪先生的。”

原来,是两次化装不同的缘故。

石头这才恍然大悟,说道:

“洪先生,巧了,我家相公倒是今日上午回来了,但不在此处,刚刚回村里去了。”

“回村里了?哪个村?”

“奇石乡的那邦村。”

“离这里远不远?”

“不算远,也就是十来里的脚程,在县城西南。”

“石相公今晚还回这里么?”

“村里有事,他估计不会回来的。”

石达开的祖上从惠州和平县移居到贵县,最开始一直居住在那邦村,并置有田产数百亩。

石达开为了生意上往来方便,两年前,在此购置了宅院。

于是,告别家丁石头,洪秀全大步流星,朝那邦村赶去。

走了半个时辰,经过一个叫蓝莽圩的村庄。

从大早上到现在,他还没顾上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

见有一家卖米粉摊点,就坐下来,要了碗米粉,呼呼噜噜嗦起来。

桌子的对面,坐着一个青年,身材魁伟,黑面高颧,微须多发,目光有神。

洪秀全心中有事,风扫残云般吃完,给摊主付了铜板,随口问道:

“那邦村离此地还有多远?”

“不远,不足二里地,说话的工夫就到了。”

对面的那位青年开了口,问道:

“这位大哥,你去那邦村有何贵干?”

洪秀全答道:

“在下想去拜见石达开石相公。”

青年似乎挺兴奋的样子,说道:

“真是巧了,在下也是去找石达开呢,何妨结伴而行?”

洪秀全大喜,问道:

“那再好不过!小哥可知道路么?”

“跟我走就是了。”

俩人就厮跟着,往那邦村走去。

那青年边走边好奇地问:

“这位大哥,你去找石达开,要干嘛呢?”

洪秀全心里话,见人只说三分话,路上须防人不仁,这青年也不知找石达开干什么呢。

于是,他随口说道:

“噢,有笔买卖,在下得面见石相公。”

那个青年似乎有些失望。

进了村,村里人跟这位青年打着招呼。

洪秀全觉得有些奇怪,大家称这位青年也是“石相公”。

说说话话,他随着青年就进到石家,家里人与青年打着招呼!

呵呵,原来,此人正是石达开!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