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6章 力荐李秀成(1 / 1)

至此,石达开彻底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与大哥石祥祯风风火火赶回那邦村,哪里还有老娘的影子?!

无奈,弟兄俩只得收拾细软,锁了大门,往平南县山人村赶去。

却说胡以晃的轿子进了胡家大院,石母因年事已高,坐了这一路的轿子,腰酸背痛,胡以晃连忙搀扶著下了轿,安顿下来。

听说石母经常头痛失眠,胡以晃倒是个细心人,又找来本村一位有名的老中医,给石母推拿按摩,好一顿伺候。

仅仅隔了一个时辰,石达开弟兄两个也赶到了山人村。

胡以晃早派家丁在村口迎候着,一路就进了胡家庄园。

胡秀全听说石达开到了,喜不自胜,慌忙中,鞋都没顾上穿,赤脚就跑了出去,笑着大呼道:

“石小弟,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石达开?感噷集,事已至此,只得叙礼相见。

洪秀全介绍了胡以晃、黄文金等一干人。

石达开急急地问道:

“家母何在?今日里老母因在下而受惊吓,我得当面谢罪!”

胡以晃笑着答道:

“石相公,放心吧,胡某视老太太如亲母,岂敢慢待?”

于是,就与石家兄弟一并向石母问了安。

石达开见专门请了老中医,给老娘推拿按摩,心下倒也感动。

一行人再次入大堂叙话。

石达开向胡以晃抱拳施礼,说:

“胡庄主,一家老少叨扰宝宅,在下心中难安!”

不料,胡以晃拜倒在地,诚恳哀求道:

“石小弟,胡某罪莫大焉,还乞弟弟宽恕!”

石达开连忙上去搀扶说:

“折煞石某了!胡兄请起!”

胡以晃伏倒在地上,纹丝未动,说:

“弟弟先答应原谅,胡某方敢起身。”

看来,逼着自己就范的骚主意,都来自这位始作俑者。

石达开只得先应允了。

洪秀全赶紧和稀泥,低头抱拳说:

“怨不得胡兄!这罪过,须记到我洪某的头上。见在下求贤心切,胡兄才出此下策,还求石弟恕我孟浪之罪!”

望着赤脚的洪秀全,以及刚从地上爬起来的胡以晃,石达开五味杂陈。

唉,这都是命啊。

眼下,背负一条人命,老母也在这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就是人质。

自己还有第二条道路可选择吗?

虽说他们的手段有些下作,但看得出,这也是洪先生的心诚所致啊。

既然命中注定,那就只好认命吧。

石达开无可奈何,只得说:

“洪先生,承蒙厚爱,多次奔波贵县,屈尊前往寒舍,今日又用心良苦,赚得石某来投。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从今往后,在下愿执鞭随蹬,护佑于鞍前马后,跟从洪大哥共图大事!”

洪秀全大喜,携石达开共同入席。

席间,石达开又说:

“洪大哥,若论起求贤,石某实在称不上贤才。倒是有一仁兄,有勇有谋,胜在下十倍。”

洪秀全一听,又来了兴致,问道:

novel九一。com

“石小弟何必过谦!不知举荐的贤士,是何许人也?”

“石某并非自谦。在下早年在藤县做生意时,曾结识一友,名李寿成,大我九岁。李兄素怀大志,颇有大才。洪先生若得此人,何愁大事不成?”

这如同当年司马徽向刘皇叔举荐卧龙凤雏啊。

洪秀全大喜,说道:

“那再好不过!石小弟,可速速修书一封,邀李弟共来举事。”

石达开推荐的李寿成,就是后来改名的李秀成。

改名的那年,是咸丰七年(即西原1857年)。

是年,李寿成率兵大破清军,解了镇江之围,立下赫赫战功。

洪秀全为表彰其功,特意赐名“李秀成”。

洪秀全本人名字中有个“秀”字,赐李秀成之名而不必避“圣讳”,也是有意为之。

无疑,对于李秀成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

为了行文叙述的方便,咱就直接称李秀成了。

这里,得简要介绍一番李秀成。

因为在太平天国后期,天京事变之后,李秀成成为支撑天国大厦的柱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忠王李秀成,没有他的忍辱负重,艰难维系,太平天国政权,根本苟延残喘不到西原1864年,早就寿终正寝了。

李秀成,生于道光三年(即西原1823年),广西藤县宁凤乡新旺村人。

其父亲名叫李世高,母亲李陆氏,李秀成早年曾叫李以文、李寿成,有个弟弟李明成。

这是一个赤贫的家庭,靠给地主垦山种植,艰难度日。

与绝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李秀成从小放羊,帮着父母下地干活,乏善可陈。

如果就这样下去,李秀成终其一生,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与其父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然而,李秀成是幸运的。

他有个做塾师的舅舅。

在他八岁那年,舅舅把他带到身边,跟着私塾读了两年书。

两年的私塾,不足以让刘秀成去参加科举应试。

但是,这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

只不过,改变的路径,并非科举一途而已。

这两年间,他不仅跟着舅舅识了字,还通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十岁那年,由于家里缺少人手,李秀成不得不放下书本,帮着干活养家。

后来,舅舅的村塾里需要帮手,李秀成再次来到舅舅身边,一边帮工、一边自学。

这段帮工的时间并不长,仅仅一年有余,但对于他的人生很宝贵。

因为终于有了囫囵时间,可以告别土地,重拾书本。

尽管早年的读书,仅限于古典名著,但由此却打开了李秀成思维的天空,有了异于常人的思想与见识。

他也喜欢交友,交那些读过书有见识的朋友,比如石达开!

尽管相差整整九岁,但石小弟的江湖经历,让李秀成十分钦佩,俩人成了忘年交。

接到相邀入伙的书信,已是西原1848年的年初。

李秀成激动不已,但因事脱不开身,只得暂时作罢。

次年,在藤县老家,李秀成与全家加入了拜上帝教。

金田起义后,咸丰原年(西原1851年)的八月,太平军在向永安进发路上,途经藤县。

李秀成就是在这时,举家加入了太平军。

他成为一名圣兵,开始踏上他的封爵“忠王”之路。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