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1章 搬取家眷(1 / 1)

在发出团营令之前,为了起义后,不致于全家受连累,洪秀全未雨绸缪,开始派人秘噸潜回广东花县老家,搬取家眷。

事实证明,他的考虑先人一步,是十分正确的。

金田起义后,清廷弄清首义诸王的姓名、籍贯之后,迅速开始大规模的搜捕。

冯云山一家三代,除了两个儿子事先转移到了广西之外,其余在花县老家的老老小小,因谋反大罪全部被害,无一幸免。

而洪家却全部保全。

洪、冯两家的祖坟,也被开膛破肚,刨开铲平。

这都是后话了。

西元1850年6月,洪秀全不顾路途艰险,派出三人小组,前往花县。

这三人小组,两男一女。

两男是秦日纲与陈承瑢,一女是黄七妹。

这里,得说说这位陈承瑢。

陈承瑢,广西藤县人,个子不高,却短小精悍。

他本人识字不多,却很有权谋,他全家都参加了拜上帝会。

同时,他本人也是半个郎中,略通医术,便于在路上有个照应。

(当时,赖莲英生下了男孩,取名洪天贵,才刚刚八个月。)

陈承瑢参加了金田起义,与秦日纲、林凤祥、夌开芳、罗大纲等,同任将领。

攻克南京之后,陈承瑢先为地官副丞相,后升任天官正丞相。

次年(即西元1854年),陈承瑢受封兴国侯,后改封佐天侯,其地位仅次于胡以晃。

在天京城里,国务都由陈承瑢传宣上达实朝内官的首长。

西元1856年的天京内讧,其导火索正是由这位陈承瑢点燃起来的。

在当时,陈承瑢是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都极为信任的人物。

同年十月,洪秀全为了赢得石达开的信任,将陈承瑢与秦日纲同日处死。

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6月底,三人小组到了花县官禄?村,掏出了洪秀全的信。

洪秀全的近亲立刻收拾行夌,秘噸变卖家产。

最兴奋的,当属洪仁发与洪仁达。

这两位奇葩哥哥,早就受够了种地的日子,巴望着早日去找老三当王爷。

好在,老三没有食言,还惦记着家人。

洪秀全在信中,还嘱咐了老大老二两件事。

其一,连同冯云山的家眷,最好一并搬取。

其二,去请当年的保人钱江先生,如果他同意,一并赴广西共图大业。

洪仁发洪仁达不识字,还是陈承瑢给读了信。

弟兄俩一商量,决定由洪仁发负责搬取冯表弟的家眷,而洪仁达去找钱先生。

却说俩人得了洪秀全的信,自然万分欣喜,就弄来酒菜,款待秦日纲等三人小组。

这顿酒,喝得天昏地暗,十分尽兴。

这洪仁发,酒喝大了,居然把冯云山家的事,给忘却到了脑后。

接下来,大约用了六七天时间,家产也悄悄处理差不多了。

于是,到了第七天的一大早,一家人或坐轿,或乘船,启程去广西。

而老二洪仁达去县城方向,给钱江先生送信。

见老二去请钱江,老大洪仁发一拍脑门,嘚,这才想起来,自己怎么把冯云山一家忘得一干二净?

他涨红著脸,出门撒腿就往禾落地村跑去。

到了冯云山家里,只有他的两个儿子冯瑞明、冯瑞科在家。

冯瑞明时年九岁,说大人下田去了。

洪仁达就让冯瑞明领着,去了地里。

novel九一。com

见了表弟媳练氏,洪仁发说明来意。

练氏心里一惊。

这也不能说走就走,实在太仓促了吧?

且不说穷家难舍,再者说,你们洪家把家产都变卖了,冯家也总得有个变卖的时间啊。

没办法,就没有答应。

洪仁发怏怏不乐,只得?著冯瑞明又回到冯家。

在返回冯家的路上,洪仁发动起了心思。

老三委托我们兄弟二人办理此事,而自己负责搬取冯家的家眷,出了这么大的差池,见了面,岂不受到老三责怪?

想来想去,洪仁发就打起了冯瑞明、冯瑞科兄弟俩的主意。

只要把这两个孩子带去,也总算没有空着手,也好有个交代嘛。

于是,他就问两个孩子,愿不愿跟着表伯,去找他们爹爹冯云山?

俩孩子当然愿意去啊。

洪仁发又怕练氏不见孩子着急,就让冯瑞明去邻居家,谎说俩人去了官禄?表伯家。

练氏一听,自然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就这样,洪仁发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匆匆回到了官禄?。

而秦日纲、陈承瑢等一行人,正等得不耐烦。

早点干嘛去了呢?

于是,就催促著上路。

冯瑞明与冯瑞科也跟着同行,后来所幸保住了性命。

西原1850年7月28日,一行人终于抵达桂平,在县城附近的一个信徒家里暂且住下。

一个月后,为了保证家眷的安全,他们再次动身,终于到了紫荆山区。

洪秀全大为高兴,因为他的近亲属,几乎一人不落,全都来了:

继母夌四妹;

妻子赖莲英,大女儿洪天姣,小女儿洪天美,小儿子洪天贵;

(后来,洪秀全又给加了个“福”字,即幼天王洪天贵福。)

长兄洪仁发一家、次兄洪仁达一家,其中,有洪仁发的长子洪和原;

姐姐洪辛英、姐夫钟芳礼一家;

妻弟赖汉英一家;

近亲的安全到来,洪秀全就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大干了。

这里,还需补叙一笔,关于钱江。

钱江,字然,又字秋屏,生于西原1800年,时年已经50岁。

接到报信,钱江让洪仁达先去,自己考虑一番,再做决断。

他本来已经归隐江湖,不愿出山。

后来,洪秀全再次相邀,他才动身去了广西。

俩人相见,洪秀全大悦,要钱江也做军师。

但是,洪秀全要钱江改姓蔡,对外宣称蔡江,而且是来自番国。

这是何故?

原来,洪秀全害怕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妒忌,就借着萧朝贵首次天兄传言时,所说的那位番国姓蔡的军师,以讹传讹。

钱江很不高兴,但还是委曲求全,勉强答应了。

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被迫辗转东乡,脚跟尚未站稳,就急急称王,还充实了32个王妃作为后宫。

钱江一看这作派,认为洪秀全难成大器,就不辞而别,悄然离去。

至于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正应了那句诗: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