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以后,夌承干从案几上拿起记载印刷术的纸张,随后让侍女拿到马周手中。
看着马周一脸疑惑的表情,夌承干轻声介绍道。
“马詹事,当前大唐的书籍、官文和?令等,均为书生手抄为主,效率非常低下。”
“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书籍价格昂贵,寻常?姓想读书识字,却难如登天。”
“为了提高书籍印刷效率,降低天下?姓读书识字的门槛,孤想到了快速印刷书籍办法,其名为印刷术。”
印刷术?
马周听到这个词时,心神猛地一颤。
他的目光连忙放到宣纸上,被上面记录的图案,以及简洁清晰的文字所吸引。
等马周把纸张的内容看完后,夌承干接着说道。
“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即把固定书籍的文字,雕刻在一张木板上,此法可用于印刷《礼记》、《左氏春秋》、《论语》和《齐民要术》等书籍。”
“活字印刷术,即把常用的文字用木头雕刻出来,印刷书籍和官文的时候,再把木活字进行排版印刷。”
当前大唐尚未出现雕版印刷术,而常用的印刷技术,是东汉传下来的拓印术。
此印刷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下,根本不能普及开。
而夌承干之所以还把雕版印刷术也一起弄出来,是因为雕版印刷固定的书籍,效率最高也最为方便。
做好一个固定的雕版,便能大量印刷。
马周的脑子里仿佛出现一道光,他激动地站起来说道。
“殿下,有了印刷术以后,不仅方便印刷各类文书,还能打破门阀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等天下寒门子弟崛起,大唐的江山也会更加稳固!”
纵观历朝历代,朝廷都被门阀世家的人把持。
远的不说,就拿大唐来举例。
当前朝廷之上的官吏,除了他一人是普通?姓出身外,其余官吏皆是门阀世家之人。
特别是地方州县的官吏,超过九成都是世家出身的人。
世家把持朝?的弊端很明显,当世家婖团利益分配不均时,便会出现叛乱之事,影响社稷的稳定。
马周又把印刷术的资料看了一遍,他脸色凝重问道。
“殿下,这个反字雕刻,恐怕有些困难?”
不管是工匠还是士子,大多都习惯写正字。
现在让他们去雕刻反字,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夌承干微笑着说道:“马詹事,印刷术的核心要点,是在木头上雕刻反字。”
“而雕刻反字也有技巧,那就是在较薄的纸张上先写正字,然后把纸张反过来临摹即可。”
听到夌承干说的方法后,马周茅塞顿开。
他钦佩地朝夌承干躬手道:“殿下大才!”
夌承干摆了摆手,随后对马周下令道:“马詹事,印刷术由你率领东宫司经局的官吏完成,遇到困难再来找孤。”
这就是太子詹事的作用,替他这个太子去执行具体的事。
活是马周做,名声他来获得。
当然马周作为做事的人,也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功劳。
“遵命!”
马周激动地应了一声。
还不等他说出拍马屁的话,夌承干接着从案几上拿起第二张宣纸,再次让侍女拿给马周。
“还有?”
马周心里一惊。
当他看到宣纸上的几个大字时,瞳孔猛地大瞪。
“拼音注释?”
看是个聪颖之人,刚看这行标题,以及前文说明的文字时,心里便明白太子要做的拼音是什么意思。
在马周震惊之时,夌承干的声音缓缓传出。
“马詹事,当前大唐的文字发音,并没有拟定固定的标准。”
“不仅孩童蒙学困难,官话说不好的臣子,不少官吏有很强的处理?务能力,可因为官话的问题得不到升迁。”
novel九一。com
“孤根据官话发音,拟定的文字的发音符号,以此作为文字发音的标准。”
在接下来的数个时辰中,李承干给马周详细介绍音符的读音,以及其逻辑问题。
就连中午的膳食,两人也是在大殿内简单解决。
夕阳西下。
天色逐渐变得昏黑。
“呼~”
马周长呼出一口气,他双手颤抖地握著拼音注释纸张,表情十分激动说道。
“殿下之才,旷古烁今啊!”
“相信印刷术和拼音注释一经问世,天下百姓定会宣扬您的贤名!”
“现在百姓对您所有不好的言论,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马周现在的心情很激动。
他一开始本著辅佐私德有缺的太子的心态,私下还想了许多种劝谏太子,让他走回正轨的办法和话术。
可现在看来,他先前的准备都没有用。
太子的表现如此贤明,何须他劝导?
李承干微笑着说道:“马詹事,拼音注释你率领崇文馆的学士去完成,遇到困难再来找孤。”
“你一定要对参与的人下?,在大事未成之时,注意守口如瓶!”
他要悄悄地努力,然后惊艳众人。
马周脸色凝重道:“殿下放心,臣明白!”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臣会以印刷术和拼音注释为主,争取早日让殿下恢复名声!”
作为东宫属臣,只有太子的地位稳固,他们以后才会水涨船高。
接着李承干又跟马周聊了几句,随后挥手让他回去。
李承干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随后心情舒畅地往后殿走去。
现在任务已经安排下去,他静待开花就好。
...
随着东宫忙着研制印刷术和拼音注释,魏王府幕僚沉寂下来,朝廷之上也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
甘露殿内。
李世民今日率嫔妃游玩南海池回来后,忽然灵感涌上心头,于是完成了一首诗。
他把诗举起来,并朝通事舍人来济询问道。
“来济,朕作的这首《咏桃》如何?”
来济是前隋大将来护儿的子嗣,他并没继承父亲高大的体魄,而是长的儒雅匀称。
他往前走了几步,随后朗声念道。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抑扬顿挫念完以后,来济大拍马屁说道。
“好诗啊!”
“恭贺陛下,又作一首传世名诗!”
看著作揖行礼的来济,李世民脸带微笑点了点头。
他看了诗词一眼,随后低声询问道:“朕的这首《咏桃》和《赐萧瑀》相比,你觉得哪一首诗更好?”
额...
来济表情微微一顿,他思索片刻后拱手说道。
“陛下,臣认为两首诗各有千秋。”
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随后将诗词放下。
他皱着眉头问道:“查清楚了吗?太子最近在干什么?”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