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姜临愣在了原地,嘴唇颤抖道:“咱……自家的?”
“是!”姜长林重重的点了点头:“无论是这龙椅,还是你手中的玉玺,乃至这中原天下,曾经都是咱家的。”
“哪怕是这中原之外,四方蛮夷,曾经也只不过是咱家的奴才!”
“你爷爷乃是大禹王朝的最后一位太子,我姜家乃是大禹朝之正统!”
“我们的祖上,正是大禹朝的开国太祖!”
姜长林的语气十分平和,声音也不算洪亮,可落入姜临的耳中,不亚于一道惊雷乍响,振耳发聩。
他呢喃道:“本以为我姜家只是前朝余孽,却不料竟是天下正统!”
“莫说混账话!”
姜长林听到前朝余孽四字,也只是呵斥一声脸色有些发黑,也就是孙子,换成儿子的话,他直接一巴掌招呼上去了。
“爷爷,父亲和二叔,他们都不知道?”
“不知道!”
“此事莫要让你爹知晓。”
姜长林脸上带着一抹冷笑:“他对大衍朝可是忠心耿耿呐!”
姜临面色古怪的点了点头,心中也是一切都明白了。
怪不得老爷子复国的执念那么强,原来这天下本是自家的。
怪不得老爷子之前提及列国朝廷,怨气那么足,原来自家是被人家灭的。
等等!
姜临突然心中一凛,爷爷如今还不知道母亲乃是敌国公主,当年大禹被大商篡国,又被七国瓜分,如此算来,大启也算是姜家的世仇。
若是被老爷子知晓了……会不会因此反目?
而母亲作为皇室公主,若是知晓姜家一门乃是前朝皇室余孽,会不会将消息告知那素未谋面的外公,以除后患?
应该不会吧?
姜临有些不太确定的想着,面色却是接连变幻,还有二叔,他如今可是大衍皇帝的铁杆狗腿……保皇的骨干!
若是此事被他得知,一时间能否接受?
姜临心中暗叹,没想到一大家子人,最让他放心的竟然是犬父,此事若是犬父知道了,怕也只是风轻云淡一笑:“呵呵,不过些许国仇家恨罢了,子曰,君子以德报怨……”
以姜临对姜肃的了解,这很犬父!
“孩子,我们不姓姜,而是姓君,君临天下的君。”
“你不叫姜临,而叫君临,君临天下的君临!”
姜长林一脸郑重的看着他,指了指神龛中的灵位:“这上面供奉的,乃是我君家历代先祖,也是我大禹朝,历代先皇!”
姜临摒除心中杂念,走到神龛前恭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君临,拜见诸位列祖列宗!”
“好孩子!”
姜长林看着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
这些年,他过得实在是太憋屈了,心中的国仇家恨,却无人可说,肩上扛着重担,无人可替。
如今,苍天有眼,祖宗保佑,君家出龙了!
“爷爷,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大禹朝,是如何灭国的?”
“哼!”
姜长林提起灭国之恨,面色先是变得凌厉,随后只是轻轻一叹:“章帝晚年宠信宦官,致使朝堂混乱,那几年恰逢灾祸,百姓苦不堪言。”
novel九一。com
“商家狼子野心,勾结北漠,牵制边军,密谋篡国。”
“动荡之下,各地世家大族打着‘清君侧,锄奸佞’的名义揭竿而起。”
“商家贼子挟天子以?诸侯,致使各方分崩离析,形成割据,经历了十多年的混战,逐渐形成七方势力。”
“只是当时,他们尚不敢对我大禹皇室下手,害怕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大商扶持明帝即位,也就是你太爷爷。”
“父亲继位不过三年,商家贼子便逼迫父亲禅让,而后建原开国。”
“各路诸侯纷纷效仿,你太爷爷拚死将我送出,保全了我君家一丝血脉。”
姜长林望着持续沉默的姜临,长叹一声:“孩子,爷爷该告诉你的都告诉你了,无论如何打算,爷爷都支持你。”
“爷爷在外面做的事,都和姜家完全切割,就算是有朝一日事情败露,也牵连不到姜家。”
“孩子,如今你二叔在朝身居要位,你爹……”姜长林顿了一下:“就不提了。”
“有你二叔在朝,就算哪一日爷爷不在了,也足以护你周全。”
“爷爷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长大,今日将这些前尘旧事告知你,也不知是对是错。”
姜长林的眸中露出一抹复杂之色,随后轻叹道:“爷爷不奢求你为我君家祖业奔波,只是想啊,咱们当子孙的,总不能连咱的老祖宗是谁都不知道。”
“咱不能不知道咱是从哪来的。”
“列祖列宗们,可都在天上看着呢。”
姜长林似乎是该交代的全交代了,可那没提及的却是一点也没透露啊!
姜临并没有急着表态,夺天下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如今他羽翼未丰,中原列国虽有动荡,却还没到亡国的地步。
老爷子虽然被尊为盗贼之首,可说白了,以草寇之身撼动诸国?权,无异于以卵击石,不管是任何时代,都不要小觑国家机器!
那不仅仅只是一个庞大的势力,更是一个完备的体系,是一套自下而上的完整的统治阶级!
如今表明立场,或许可以使得老爷子感到欣慰,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至于整合姜家资源……
时机未到,老爷子怕是会先和母亲兵戎相见?
姜临有些庆幸,幸好母亲和爷爷互不知晓彼此身份,而自己能提前知晓,一切都还能提前铺垫,化被动为主动。
“爷爷,给我个地址,我先给你送去银百万两。”姜临没有表态,却是直接拿出实实在在的支持!
姜长林也没有矫情,微微颔首:“暂时用不了百万两,你先运二十万两到我姜家府库便可。”
“嗯!”
“伏龙典可能看懂?”
“爷爷,这伏龙秘典是何来历?”
“为何您称呼为伏龙典?”
“那是我大禹太祖亲自所创,其中还包含一秘法,一枪法,秘法已经失传,枪法名为伏龙九式,秘籍刻录在帛书之上。”
姜长林走到一侧的箱子前,打开箱子取出一册帛书,递给了姜临。
“除此之外,太祖还留下一杆长枪,名为伏龙。”
“你随我来。”
姜长林带着姜临绕到了神龛的后侧,只见一杆长枪被摆放在神龛之后的武器架上,虽历经数百年,枪尖却依然闪烁著森然的寒芒。
“传闻,此枪乃是太祖年轻之时遇一仙人,以天外陨铁打造,曾经随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后来便一直被供奉在我皇族祠堂中。”
“当面,若非父亲早有谋划,怕是此枪也要落入贼子之手。”
“孩子,来试试。”
……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