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太子胤礽恶心胤禛,收割人心(1 / 1)

老话说得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为了拖欠的那国库欠款,这帮皇子和大臣们那真是绞尽脑汁,啥招儿都使出来了。

你瞧那十爷,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破衣服,故意扮成一副穷困潦倒的寒酸样儿,把家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全搬到大栅栏,摆起了地摊。他心里琢磨著,只要你老四不怕我给爱新觉罗?玄烨老爷子丢人现眼,咱就这么耗著,看咱俩谁能耗得过谁。

另一边呢,四爷听高福说?官要跑到畅春园找康熙理论去,这可把他愁坏了,那心情,就跟牵着瘸驴过窟窿桥似的,左把为难呐,看来当初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喽。

没办法,四爷只好兵分两路,派田文静去大栅栏,拦住十爷,别让他再继续丢人了,自己则带着年羹尧火急火燎地往畅春园赶,要去拦截那帮?官。

咱两头都说道说道。先说田文静风风火火赶到大栅栏,一到那就冲著正在?卖的图伦升等人,大声命?道:“赶紧收摊儿,别在这儿磨蹭了!”

图伦升一听,张嘴就问:“这么说,你是答应不催我们还债了?”

“欠国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这些东西一件也不许卖。来呀!”

“嗻!”

“麻溜儿把这些摊子都给拆了。”

“嗻!”

老十胤?一看这架势,忍不住破口大骂:“田文静,你是不是找死啊!老话说钢?劈在花岗岩上,不是?崩口就是石头掉渣。今天你这宁折不弯的田文静,碰上我这混不吝的十阿哥,有你好受的。”

再把镜头拉到畅春园这边,康熙老爷子正在那儿摆弄西洋的棍状乐器呢,正吹得带劲儿,就听到门口吵吵嚷嚷的。他出来一瞧,好家伙,噸噸麻麻的,不下四五十人呢。

康熙老爷子脑子一转,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来诉苦抱怨的。得了,抱怨也不能就这么跪着抱怨呀,便说道:“都到园子里说去,在这儿哭闹像啥样子。来,来……”

康熙前脚刚迈进园子,四爷后脚就到了,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四爷还没来得及叹气呢,李卫就快马加鞭赶过来了:“主子,快,快呀……”

“咋了?”

“是十贝勒爷……”

“说!”

“十贝勒爷在前门大街拦住田大人,要,要打他呢。”

四爷一听,当时就来气了,他倒不是心疼田文静挨打,而是气老十这行为实在是太有损皇家的脸面了。四爷刚要抬腿去,被年羹尧给拦住了:“主子,您还是坐镇畅春园吧,您这身份跑去大栅栏骂街,多掉价呀。这点小事儿,奴才去就行。”

“行吧,你赶紧去。”

“年羹尧跟着李卫,走!”

两人赶路这事儿咱先按下不表。再说大栅栏这边,气氛那?一个紧张。在十爷眼里,田文静就跟眼中钉、肉中刺似的,一瞅见他,就想起四爷那副严肃得能冻死人的模样。都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今天他就是要当着主人的面打狗:“来人呐!”

“嗻!”

“用鞭子抽他!”

“嗻!”

“哎……”

要说田文静这顿鞭子挨得可真是有点冤。他羞辱欠一两银子的陈文盛,逼死欠 35 万两的魏东亭,那都没啥大问题,毕竟对方都是当官儿的,背后还有四爷给他撑腰。

可今天他得罪的是比四爷还更受宠的十阿哥呀。田文静还不知道呢,在他自以为站着的道德制高点下面,可并不包括爱新觉罗家族。啥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都是哄人的话。

老话说得好,再好的?也得看切啥东西。

“住手!”

年羹尧一到,头一件事儿就是让李卫赶紧去找八爷,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处理这事儿的最佳办法。

第二件事儿,他吩咐手下赶紧清理现场,尽可能把后续的舆论影响降到最低。

这么一对比,年羹尧这办事能力确实比别人高出不少。

这时候再看田文静,朝服虽然还没破,但血已经渗出来了,可见这伤势着实不轻。

年羹尧大声叱喝:“你还不放了田大人!你们真想给十爷惹大祸呀?”

年羹尧接着又做了两件事儿。首先,他好言好语地劝十爷:“田文静那可是皇上钦封的朝廷命官,您这么做,皇上知道了,能不大怒吗?”

“屁个朝廷命官,老子打死你!”

“哎……”

眼见十爷这是油盐不进,冥顽不灵,年羹尧又做了第二件事儿,他干脆替田文静挨打,这也算是变相维护皇室的颜面:“我就是个奴才,您打我不触犯啥天条,您打得痛快,也不用担心啥后果。”

“你找打!” 说著,两鞭子 “嗖” 地就抽下去了。

年羹尧硬是咬著牙,一动不动。第三鞭子还没落下呢,就被匆匆赶来的十三爷给拦住了:“你还闹得不够啊?还不撒手?”

“老十三,你撒手,你再不撒手,我连你一起打!”

“都撒手!” 看似八爷刚到,其实他已经来了好一会儿了。年羹尧刚才做的一切,八爷都看在眼里,他心里清楚,年羹尧是个人才,也因此起了拉拢的心思,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十三弟,你先回去吧,这儿有我呢。”

“亮工,把田大人抬到我府上去。”

“嗻!”

胤禩转过头,对着还在火头上的老十说:“还不收摊儿啊?”

“唉!” 胤?气得把鞭子狠狠扔在地上。

十四爷在旁边劝老十:“走吧。”

老十这边的这场闹剧,就这么草草收场了,还成了当天京城的热门话题,皇子出来摆地摊,这从古到今可都没听说过呀。

常言说得好,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肯定是个出色的演讲者。在畅春园里头,康熙老爷子那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铲除鳌拜开始,讲到平定三藩、平定噶尔?,又说到收复台湾,跟沙俄死磕的事儿。他说:“你们在座的各位,可都是这些大事儿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呀,咱们一起出生入死,才打下了大清这江山。外敌是被咱压住了,可咱国内呢?连年遭遇灾荒,你们一个个衣食无忧的,可那些灾民呢?饿了只能啃草根,困了只能睡草垛,那可不是一两个,而是上?万口子人呐。”

“古往今来,为啥那么多人要起来造反?还不就是因为没吃的,没活路嘛。”

“都是奴才们不好,给皇上添麻烦了,皇上……”

老话说,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事儿,才能事半功倍。

康熙为啥能把?官说得一个个都无地自容呢?还不是因为四爷在前面已经把恶人做足了,这或许就是人们说的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吧。康熙接着又说:“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们,就连朕的儿子都不能体谅朕的难处啊。” 一帮欠款的老臣一听,纷纷拍著胸脯承诺,马上回去就卖田卖地卖房子,凑钱还国债。

没想到,康熙老爷子一口就给回绝了。他决定拿出自己私有的 200 多万两银子,帮各位解解燃眉之急,理由是不想再出现第二个魏东亭。

其实啊,康熙真正的目的是为老四的工作铺好路。为啥呢?一来,还款期限眼瞅著就快到了,变卖家产哪有那么容易呀;二来,有了这些大臣带头还钱,后面的钱不就好收一些了嘛。

这可把欠款的大臣们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皇上……”

novel九一。com

半天都没人再说话。傍晚的时候,在十三爷府上,田文静躺在床上,胤祥正在给他敷药呢。

听到脚步声,田文静扭过头一看,是四爷来了。

“四哥来了,坐。”

两兄弟一见面,还是有点隔阂。四爷也没多说啥,就吩咐年羹尧带人把田文静接走。

老十三一看,当时就急眼了:“他伤得这么重,能让你这么抬来抬去吗?你以为我是没事找事儿啊?我这是心疼田文静。难怪别人都说你冷面冷心。”

四爷本来这差事就办得不顺,还得不到兄弟的理解,一气之下扭头就走了。

“十三爷,不是我多嘴,您真不该这么对四爷。您知道四爷上次为啥不见您吗?他是不想让您也卷进这事儿里呀。”

“行了,别说了。”

“我可比你更了解四爷。”

这才是真正的兄弟情啊,心里头满满当当装的都是对方。四爷不想让老十三卷进来,老十三又何尝不是因为心疼四爷接了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心里头恼怒嘛。

都说几家欢喜几家愁,四爷这边是接连受挫,可老九呢,却乐得清闲,就等著看四爷的好戏呢。

可遗憾的是,这次没能恶心到太子。八爷却意味深长地说:“好戏还在后头呢。”

一夜无话。第二天,八爷找到吏部尚书揆叙,让他把太子卖的那?个空缺职位官员的履历准备好,然后把这?个人带到畅春园噷给大爷,让大爷引荐给皇上。

这时候,畅春园里的康熙老爷子正为十阿哥丢人现眼的事儿大发雷霆呢。

“儿臣去把十阿哥叫来。”

“叫来干啥,来气我呀?”

大爷刚一出门,就碰见带着人来的揆叙。

老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爷虽然和八爷不对付,但有这么个能扳倒太子的机会,那肯定得抓住呀,何乐而不为呢?他拿过几个人的履历一看,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好,好,把他们都叫过来,我带他们去见皇上。”

长话短说,康熙老爷子拿着几个人的履历,看着这几个歪瓜裂枣,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问那个要补四川盐茶道官职的人:“你知道你要去当的这个官儿是干啥的不?”

“听说好像是管盐茶道的呀。”

“你知道盐和茶应该咋管不?”

“那我不太清楚,但是我小姨子可以帮我管呀。”

“你以前在哪个任上任职过?”

“哎,您还真问著了,在下以前在江南皮革厂做老板,姓黄,单字一个鹤。”

“这个人是谁举荐的?”

胤禔赶紧回答道:“回皇阿玛,这 6 个人都是太子点名放的缺儿。”

康熙一听,脑袋 “嗡” 的一下,说道:“叫他们先出去。”

“嗻!”

“这太子和这?个人是啥关系?”

“回皇阿玛,据儿臣所知,太子连这?个人的面都没见过。”

“啥?”

大爷本以为康熙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康熙只是让他跪安。

“皇阿玛……”

“跪安吧。”

这大千岁还是低估了太子在康熙老爷子心里的地位。随后,康熙老爷子命人把太子叫来,却没提卖官鬻爵这事儿,而是跟他聊起追款的事儿。

康熙先是说了十阿哥当众鞭打田文静的事儿,又说那帮老臣一哭二闹三上吊,跑到自己这儿喊冤:“朕就不明白了,欠债还钱,这么简单的事儿,办起来咋就这么难呢?居然还有人以死抗争,难道我大清的官员都穷到这份儿上了?这债再追下去,真不知道还会出啥事儿。”

太子一听,嘿,可算逮著机会了,把老四狠狠贬了一顿:办事不力、容易冲动、不讲情面、操之过急、用人不当…… 反正能想到的罪名,一股脑全给老四扣上了。

可康熙老爷子的眼神明显不对劲,看来对太子这心胸已经有点反感了:“你是太子,底下人做得不对,你说说嘛。”

“是。”

老爹对自己给老四扣黑锅的做法没表态,还让自己管管底下人,太子自然而然地就理解成去管管老四,至于咋管,一会儿再说。

“这是吏部报上来的外放官员名单,你查一查,要是没啥问题,就批了吧。”

“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

到这一刻,康熙老爷子已经有了废掉太子的念头,但也只是念头而已。老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毕竟是自己选的太子,都 30 多年了。

再瞅瞅追款日期,已经只剩最后一天了。四爷好话坏话都说尽了,这次追款看来肯定是要失败了。他心里想,自己倒不怕受罚,大不了这郡王不当了,可国库里要是没钱,咋治理国家呀,皇上又咋能得民心呢?

“现在我就想跟你们说一句,如果你们还有点良心,就尽自己所能,能还多少就还多少。”

四爷话音刚落,还真有几个老臣捧著皇上给的银票,主动来还钱了。

四爷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嘴唇直颤抖,心里想,这也太不容易了,看来还是有通情达理的人呐。

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慢,他们的钱一分都不能收。”

众多官员齐刷刷地看向太子胤礽,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谢太子。”

“为啥?”

“不为啥,我说不能收就不能收。” 康熙口中所谓的 “管一管手下”,人就这么来了。既然是管手下,太子自然以主子的身份闪亮登场。他先是给了老四一巴掌:“追债这么简单的事儿,让你搞得满城风雨,有人辞官,有人上吊,逼得百官一半都在变卖资产。要不是我出手,真不知道得捅出多大篓子。” 教训完了,再给个甜枣:“这次你虽然没功劳也有苦劳,毕竟是为了大清社稷嘛。只是没有我的指点,事情办得不太漂亮。皇上和我的意思是钱还得还,但得讲究方法。” 然后,在自以为得到康熙认可的情况下,太子代表康熙宣布了缓期两年的还款方案,第一年还一半,第二年再还一半。

“好!”

“当然了,我还没向皇上请奏呢,我相信以皇上的圣明,一定会恩准。”

百官们异口?声地喊:“皇上圣明,太子圣明。”

这时候,四爷气得体内气血翻涌,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太可恨了,自己一路追款,得罪了无数人,临了却被太子踩着脑袋,收了一波人心。这也让四爷下定决心,退出太子一党。

常言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太子那心,起码有 1.35 个世界那么大,不然也干不出这一系列让人无语的事儿。他才不在乎老四咋想呢,还觉得自己这次操作能打 99 分,少的那一分是提醒自己不能太骄傲。

这聪明也得有个限度吧。最后,太子带头,大摇大摆地走了。

户部门前,就剩下了真正的孤臣四爷。残阳的余晖洒在他孤单单的身影上,他轻轻叹了两口气。四爷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停留在了这残阳斜照的这一刻,然后会随着余晖的消散,彻底付诸东流。但四爷真的就这么输了吗?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