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冤狱案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乍一眼看去,八爷似乎成了这场风波里最大的赢家。他不仅因为查办此案树立起了威名,还获封郡王,一时间风光无限。再看四爷这边,先是错失了查办案件的先机,之后又大病了一场,着实有些狼狈。至于太子,经此一役,他的储君之位就像暴风雨中的摇摇欲坠的危楼,岌岌可危。
然而,在邬思道那双洞察世事的眼中,这一切仅仅只是第一层表象罢了。至于这背后到底还隐藏着多少层深意,他们谁又能真正知晓呢?
那一夜,康熙口述,张廷玉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执笔记录,二人耗费了整整一晚的时间,才将刑部冤狱案的后续处理事宜一一敲定。待张廷玉踏出房门之时,一阵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扑面而来,瞬间将他的浑身都笼罩在这秋凉之中。他抬眼望向远处,只见垂柳的颜色已然由翠绿渐渐转成了霜白,与那黄绿相间的枝叶相互交织在一起,好一幅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秋日图景,昭示著秋天已然深沉。
康熙经过一番思量,决定举行一场狩猎活动,并且下令所有阿哥以及年满 10 岁的皇室子弟都必须参加。
简单来讲,在热河这个地方,来自蒙古、西藏、朝鲜等地的王公们听闻消息后,纷纷带着丰厚的礼物,恭敬地前来拜见康熙。他们精心准备了一根硕大无比的人参,毕恭毕敬地献给皇上,满脸堆笑地说著吉祥话,寓意皇上能够延年益寿、青春永驻;同时,又献上一根同样硕大的金如意给太子,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希望太子顺心顺意,能早日继承皇位。为了能给未来的大清帝王留下个好印象,这几位王公都盼著能亲自将这份厚礼交到太子手上。
“太子病了,今日无法前来,这如意就由朕代太子收下吧。” 康熙看着众人,神色平静地说道。
众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觑,心中不约而同地暗自哀叹,看来这大把的银子算是白花了,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一丝失落之色。
康熙微微扬起嘴角,带着几分安抚的语气说道:“诸位不必担忧,以往都是太子代朕招待各位,今日虽无太子,朕还有八位皇子呢。”
此言一出,大爷和三爷的脸上瞬间明显流露出期待的神情。这里得给您说明一下,其实太子压根就没病,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接下来负责招待王公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太子的接班人呢?众人心中都暗自猜测著。
康熙这次将目光选中了备受瞩目的阿哥胤禩。
“儿臣在。” 胤禩听到康熙召唤,赶忙快步上前,应答声清脆响亮。
“你代朕赐宴吧。” 康熙神色平静地吩咐道。
“儿臣领旨。” 胤禩恭敬地弯下腰,回应声中满是顺从。
只见胤禩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蟒袍,那蟒袍上的金线绣纹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面带微笑,亲自站在府门之前,热情地迎接各方王公。府内早已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挂满了长廊,喜庆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乐师们整齐地站在一旁,奏响着悠扬悦耳的乐曲,那乐声仿佛带着丝丝缕缕的欢迎之意,萦绕在众人耳边。
胤禩满脸笑意,不停地拱手作揖,引领着王公们缓缓步入宴会厅。宴会厅里,更是一番奢华的景象。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散发著诱人的香气,雕花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尽显尊贵与大气。
胤禩客气地伸手示意,将王公们一一请入座,还亲自拿起酒壶,为他们斟酒。席间,他与王公们谈笑风生,举止优雅,尽显儒雅风范,仿佛与每一位王公都相交甚欢。
蒙古王公们生性豪爽大气,他们身着特色皮袍,腰间佩著寒光闪闪的弯刀,那皮袍上的绒毛随着他们的动作轻轻摆动。他们大声夸赞胤禩的热情款待,声音洪亮得仿佛能冲破屋顶:“八阿哥真是豪爽之人,这宴摆得实在是够意思!”
西藏的王公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氆氌长袍,手中捻著佛珠,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与胤禩交流着佛教文化:“八阿哥,这佛教的教义博大精深,在我西藏地区,那可是深入人心呐……” 胤禩则认真倾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眼神中透著真诚与尊重。
朝鲜的王公们身着传统朝鲜服饰,举止文雅,微微躬身向胤禩表达着敬意与友好:“八阿哥,此次前来,深感大清之繁华,还望日后两国情谊愈发深厚。” 胤禩微笑着回应:“诸位客气了,我大清向来与各国交好,情谊自然会日益深厚。”
酒宴上,八爷手持一杯薄酒,身姿挺拔地站在厅中,向著四方宾客举杯敬酒,礼尚往来之间,几句客套话自然是少不了的:“我们共饮此杯,祝皇上身体健康,如意吉祥。”
“多谢诸位对皇上的祝福。” 胤禩笑着回应,眼神扫过每一位王公。
随后,八爷的一番话颇耐人寻味,他轻轻放下酒杯,神色庄重地说:“古往今来,能称得上圣主的,在我看来,有两位。”
众人一听,纷纷好奇地竖起耳朵,到底是哪两位呢?
八爷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一位是我大清的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另一位便是当今的明君爱新觉罗?玄烨。”
要说这话里藏着什么玄机,且先喝下这杯酒,答案马上就揭晓。
另一边,大爷满心期待能得到陪酒的差事,结果却落空了,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就想尽办法要找点事儿出来。于是,他找到了学识渊博的老三,一脸疑惑地问道:“老八为啥说圣主只有两位呢?”
三爷饱读诗书,肚子里装满了墨水,老八话里的深意哪能瞒得过他。既然老大想挑事儿,那他就稍微点一下:“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的接班人,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皇太极可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你品,你仔细品。” 三爷一边说,一边意味深长地看着大爷。
“这么说,皇阿玛是第二圣主,自然就会把皇位传给老八了?妙啊,妙……” 大爷眼睛一亮,仿佛发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
“大哥,我可没这么说啊,你要是非要往我身上扯,可别怪我不认账。” 三爷赶忙摆了摆手,一脸警惕。
novel九一。com
“哎,放心吧,你还不了解你大哥我的为人吗?我这人讲义气、重仁义,说我是第二,谁敢称第一呀。” 大爷拍著胸脯保证道。
可这大爷一转脸,就把老八说的话和老三的分析添油加醋地传到了康熙耳朵里:“皇阿玛,老八说古往今来的圣主只有两人,一个是太祖爷,一个是您呐。”
康熙微微皱眉,问道:“那你怎么就得出朕要传位给第八个儿子的结论呢?”
“回皇阿玛,这是三阿哥说的。” 大爷低着头,小声说道。
“荒唐!” 康熙一听,顿时脸色一沉,大声呵斥道。
大爷对老八心怀不满,背后耍手段倒也能理解,可他这脑子,仿佛被愚蠢占据,在康熙面前还这么耍小聪明,就他这智商,储君之位怎么也轮不到他呀。
随后,康熙传口谕斥责老三。
大爷一脸得意地来到老三府上:“皇上口谕,三阿哥接旨。”
“儿臣在。” 三爷赶忙跪地。
“你行事荒唐,怎可妄言太祖爷传位给第八个儿子,朕也要传位给第八个儿子。日后再敢胡言乱语,朕绝不轻饶。” 大爷扯著嗓子宣读口谕。
三爷越听越气,脸涨得通红,等大爷宣读完,他忍不住骂道:“这个糊涂蛋,我三爷再也不跟他玩了!”
这边康熙心里琢磨著,得找太子好好谈一谈,捋一捋最近这乱成一团麻的事儿。
太子的贴身太监何柱赶忙跑到皇上面前,毕恭毕敬地禀告道:“太子不在,去十三爷那儿串门了。”
“快叫他回来。” 康熙皱着眉头,吩咐道。
“嗻。” 何柱领命匆匆而去。
“张武哥。” 康熙转头喊道。
“奴才在。” 张武哥赶忙上前。
“你即刻去见十三阿哥,传朕的话,叫他以后别再跟太子见面了。” 康熙神色严肃地说道。
“嗻。” 张武哥不敢耽搁,转身就走。
再说十三爷这边,太子今日前来,就是想弄清楚,刑部冤狱是他和老八接手的,到底是谁在背后给自己使坏,还有那个关键证人肖国兴到底去哪儿了?
十三爷为人一向耿直,听到太子的质问,眉头一皱,大声说道:“第一,我不知道肖国兴在哪儿;第二,我老十三行得正坐得端,那些偷鸡摸狗、背后放冷箭的腌臜事儿,我可干不出来。”
太子爷也了解这个十三弟的脾气,心想那肯定就是老八干的了。临走时,他忧心忡忡地多嘱咐一句:“我要是被废了,你和老四都给我小心着点,你们可不是他的对手。”
“哎,二哥……” 十三爷还想再说点什么,太子已经匆匆离去。
这时张武哥来到十三爷府上:“十三爷,皇上有旨,叫您以后不要再跟太子见面。”
这是不是意味着康熙心里已经打算废了太子呢?不管是不是,反正十三爷跟大家想法一样,心里顿时有些慌乱,赶忙去找四哥,焦急地问道:“四哥,这可咋办呀?”
四爷没有丝毫犹豫,眼神坚定,只说了一句话:“力保太子。”
要说四爷不想登上皇位吗?怎么可能。老话说唇亡齿寒,太子要是倒了,他就会直接暴露在八爷党的攻击之下。以他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撼动老八那庞大如蛛网的关系网。尤其是这次刑部冤狱案,让老八一跃成为康熙面前的红人。四爷想到这儿,心里懊悔不已,忍不住埋怨自己:“当初怎么就对邬思道言听计从了呢,弄出一场病来,错失了大好机会。”
“谁?” 四爷正自言自语着,突然听到有人问,下意识地反问。
“没说谁,我说我自己呢。” 四爷回过神来,尴尬地笑了笑。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