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刘裕田丰论血脉(1 / 1)

田丰被刘裕的宏伟计划震惊。

吕布、高顺、拓跋慧兰同样如此,他们也第一次听到这些,只是各自的关注点不同。

吕布就只听到了第二条,要消灭中部鲜卑,这意味着他将会有许多仗要打。

打的还是中部鲜卑这个重要的目标。

顿时兴奋无比。

鲜卑三部,中部最强,因为檀石槐就出身中部鲜卑,是中部鲜卑大人,担任三部鲜卑大人期间占领了更多更好的牧场,也收拢了更多的部落和汉人奴隶。

中部鲜卑盘踞在阴山北,以受降城为王庭,占据着比西部东部加起来还广阔的草原,人口据说有八十万之多,只精锐骑兵就有十余万,若是算上全部青壮,至少三十万。

而且中部鲜卑汉化程度最高,武器装备比东西两部更精良,军事素养也更高。

总而言之,中部鲜卑是个实打实的硬骨头。

但是,啃硬骨头才过瘾。

只要啃下来,四分之三的草原将尽归广牧县所有,什么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统统靠后。

自古以来,从商周时期算起,中原正统王朝就没有真正占领过草原,秦王朝也只是囤兵边境修筑长城防守,高祖武帝光武时期也只是曾经深入漠北击溃了匈奴人而已,一没有真正消灭匈奴人,二没有占领哪怕一块草原,势力范围依旧在狼山、阴山、白山这三条山脉以南。

现在,刘裕不光要消灭鲜卑人,还要占领、开发草原,要移民耕种放牧甚至筑城,这可是古未有之的大?劳,比开辟丝绸之路更强。

开辟丝绸之路,也只是征服,那地方原本就有人,就有城池。

可开发北部草原,那真是?在千秋,即便改朝换代,即便岁月流转,也遮不住这无上的荣光。

一想到这,不止吕布,高顺眼里也闪过丝丝亮光。

拓跋慧兰则下意识地盘算需要抓捕多少鲜卑奴隶才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或许,把草原上散落的大小部落全抓起来才够?

王忠没想到那么多,只是激动。

小都尉真行!

短短半年就干了那么多大事,明年还要干更大的事。

真好!

田丰震惊许久,深吸一口气,真诚道:“丰愿意为主公宏图伟业贡献余生,虽死不辞!”

刘裕含笑点头。

好啊。

总算拿下田丰这个硬骨头了。

机会就这一次,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要归袁绍所有了。

只能吹牛皮画大饼。

反正田丰这种人和张辽一样,道德水准极高,只要认主,正常情况下就不会背叛,就算没有完成任务指标,也不至于立刻甩袖子而去。

嘿嘿。

不过有田丰这个高智商的辅助,完成明年的计划应该不难。

说是明年的计划,其实现在就能开始。

秋冬之际,正是打仗的好时节。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耽误春种秋收。

冷是冷了点,但只要不下大雪,反而更利于行军。

冬日行军,总好过夏日。

夏日行军又热又多雨,行军难度更高。

冬天嘛,无非穿厚点,穿厚点还能强化防御呢。

十月就出兵!

……

田丰来投,刘裕事连办三天宴席,亲自下厨,他的厨艺中规中矩,却让众人赞不绝口。

吕布更弄了两个厨子在旁边学艺。

汉代的烹饪技艺确实原始,便是皇帝,日常饮食也是烤肉蒸肉炖肉这些,蘸料也只有较为原始的酱油,喝的更简单,白开水里加点蜂蜜就是好东西。

茶叶倒是有,但贵族们不喝,主要是草原人和底层百姓喝,喝的是工艺十分粗糙的发酵茶砖。

novel九一。com

刘裕随便折腾点小花样,都能让田丰这些人大开眼界。

三日欢庆结束。

刘裕再次投入内城重建工作中,亲自参与。

田丰看得既佩服,又一言难尽,看了几天,实在忍不住劝道:“主公,亲力亲为是好事,可你肩负著更重要的责任,有不分轻重之嫌,若是因此耽误了正事儿……”

刘裕哈哈大笑:“元皓,在广牧县,说话做事可不能靠猜,你说耽误了正事儿,不能空口无凭,得拿出实证,某何时何地耽误了什么正事,如此才有说服力。”

“这……”

“本都尉懂,你想说这是防患于未然。”

“不错不错,丰确是此意。”

“这点很好,不过本都尉心里有数,”刘裕哈哈大笑:“你只看见本都尉事事亲力亲为,却没看见其中的玄机。”

“哦?”田丰挑眉:“请主公明示。”

“呵呵,本都尉不只是亲力亲为,还在亲力亲为中培养一批能工巧匠以及基层管理人才,他们或许没多少学问,但经验丰富,能正确领悟本都尉意图并执行下去,待这里竣工,他们换个地方,即便没有本都尉带领,他们也能执行同样的任务。”

刘裕越说越得意:“本都尉更以实际行动制定规则、制度与标准,这些东西推广开,威力胜过千军万马。”

田丰听到这,猛地瞪大眼睛。

培养人才?

制定规则、制度与标准?

推广?

这,这……这岂不是等同于律法?

一部好的律法,推广开并且严格执行,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对应到建筑、耕种领域……

嘶——

主公果然好大的野心!

也好奇妙的构思!

这事能干!

而且只有好处!还极多!

这是什么?

这就是治理民生的才干!

而主公展露的才干,称得上震古烁今,能开宗立派,虽然只露了冰山一角,可三言两语间的火光却耀眼之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先人的思路,有先秦诸子之风范。

身体力行,制定标准,再加以推广。

如此,多年以后,辖区内各行各业将全是主公烙印。

这,这……

田丰越想越觉得震撼。

主公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大汉的吗?

等等,主公也姓刘,会不会是……高祖或者世祖后裔?

若真是,则大事可期!

想到激动处,田丰一把抓住刘裕:“主公,您,您是哪位王公血脉?”

刘裕摇摇头:“家中并无族谱,也不曾听父亲提起过,想来与皇室无缘。”

田丰听完,略微有点失望。

刘裕却又笑道:“元皓,血脉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真有需要,本都尉也可以是高祖或者世祖之后,嗯,听说中山靖王子嗣众多,本都尉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谁知真假?待到天下大乱时,只要手握重兵,真的可以是假的,假的也可以是真的。”

田丰很想反驳,但无力反驳。

这是事实。

大汉四百年基业,诞生了不知道多少皇室子孙,真真假假根本无法分辨,真到战乱之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这与他自幼受的教育理念不同。

于是不甘心地追问:“主公从一开始就扬言天下大乱,为何如此肯定?何时会乱?因何而乱?有多乱?”

novel九一。com